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对听众而言,一个乐队最容易被记住的总是主唱。

的确,主唱作为在表演中站在最前面的人,是一个乐队的“门面”,通过人声来与观众产生最直接的交流,往往吸引了最集中的关注。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Mick Jagge、Freddie Mercury

比如Mick Jagger之于The Rolling Stones,Freddie Mercury之于Queen。

但对乐队来说,“灵魂人物”却并不一定是主唱

何谓灵魂人物?即确定乐队的音乐风格、路线,协调各职能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乐队的发起人。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Jimmy Page、Tuomas Holopainen


著名的摇滚乐队Led Zeppelin,其核心领导者就是吉他手Jimmy Page,基本上是他决定了整个乐队的音乐方向。作为《滚石》杂志史上最伟大吉他手的第三位,他担任着乐队大部分录音和表演的音乐制作。

Nightwish的灵魂人物就是键盘手Tuomas Holopainen。他对音乐的强势掌控,使得乐队经历了一次主唱的更换,却依然保持着不俗的音乐质量。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比较近的例子,飞儿乐队,一开始其灵魂人物应该是键盘手也是乐队的组建者陈建宁,但前主唱Faye极具辨识度的嗓音和演绎方式已成为一代人的回忆,因此后期更换主唱的举措引来了不少争议。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成军之前,一个乐队从无到有,最重要的就是划定音乐目标、统领音乐制作的“灵魂人物”。因为有了“灵魂”,乐队才不是“若干位乐手”,而是奔向一个确定前景的整体。

这应当是我们去理解一个乐队时的共识。这种共识开始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乐队向综艺的企划中。

芒果TV上线的乐队综艺《我们的乐队》就通过“乐队发起人”ACE的设置,明确了乐队灵魂人物的作用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节目不是一个个乐手上台表演、随机组队,而是先推出15位ACE作为乐队发起人,由他们按照自己的音乐理念来选择乐队成员,最终通过竞争、角逐,产生10支乐队。

在这个过程中,乐手与ACE是一种“双向选择”——乐手认可ACE的风格路线后选择提出加入,ACE认可乐手的执行能力选择纳入,这个过程就是一种音乐兴趣上的沟通与交流,为之后一起玩音乐打下了基础。

目前从第一期节目看来,ACE候选人的音乐风格路线还是很丰富的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说唱歌手王以太。他的风格应该还是会基于Hip-hop相关的一些曲风,究竟他会用乐队的方式去呈现什么样的后续风格?

电音制作人Corsak胡梦周。之前已经有过一些流行的EDM作品,曾经与Alan Walker、龚琳娜等人合作。他的英文名Corsak是一种产自中国的狐狸,他的音乐风格有着融合主流EDM与一些国风元素的倾向。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比如青年钢琴家叶子。擅长古典钢琴的演奏,希望做一些古典融合流行的现代化尝试。从他提到的2 Cellos等大致能明白,他想做的是一些古典跨界音乐。

比如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吉他手王立鑫。有着绝对音感的优势和学院派的傲气,或许能做出一些融合化的新探索。他身上带着一种更为实验化、探索化的气质。

这些ACE看起来有些许年轻和稚嫩,或许在经验上不及那些成团多年、表演经验丰富的“老炮”,但他们胜在能让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一代关注的音乐类型与丰富的可能性。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手席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比如在“好声音”中演绎《盛夏光年》的陈冰、登上过“歌手”舞台的张天。她们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节目聚焦于一个乐队从无到有再到走向市场,这个完整的过程

三位合伙人,王俊凯、谢霆锋、萧敬腾,头衔分别是市场总监、运营总监和技术总监。这个头衔也很有意思,他们不只是评审、不只是导师,更多地是以一种咨询、服务的姿态,去帮助一个初创的乐队从成立、音乐制作、触达观众几个层面,为他们提供意见、保驾护航。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说起来三位合伙人的选择也很合适。王俊凯作为人气新生代,有着这个时代与受众沟通的市场经验。谢霆锋曾经是热爱摇滚乐的流行歌手,如今管理公司、处理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具备了解音乐和运营人事的能力。而萧敬腾,作为创作人,作为唱将,作为摇滚乐队主唱,他能够从多个维度为乐队的音乐提供必要的指导。

第一期看到的是《我们的乐队》对新乐队的关心

在学院里、素人里,埋藏着很多有才华的乐手,但他们苦于没有一个大的平台去和其他有想法的音乐人面对面沟通,去碰撞出合作的火花。节目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在“乐队”里一起玩音乐,是音乐人最直接的沟通方式。

同样,我们周围也存在着一批有音乐理想、音乐能力的优秀音乐人

,却不知道如何接触到观众的。节目提供了一种探讨的可能性,通过综艺的形式为他们找到听众。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节目想要唤起更多人对乐队的兴趣,鼓励更多新鲜的力量加入到乐队中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一支乐队的灵魂人物一定是主唱吗?


为什么《我们的乐队》要聚焦于乐队的组成和选拔?

《我们的乐队》作为音乐综艺,关注不只是“乐队”群体,更是音乐从创作到制作的一整个过程。

我们过往的“个人选拔”型综艺,选出来的是台前的歌手、表演者。他们要推出完整的音乐作品,依然要大幅度依赖乐手、制作人的把控,否则他们很难实现自己的音乐想法。更多时候,选拔出的个人常常苦等合适的制作资源而不得,最终如昙花一现。

而在《我们的乐队》中,音乐的目标、队员的选拔过程、碰撞灵感的过程都是透明的。对于一个对音乐素养要求相对较高的乐队而言,通过内部彼此之间的切磋与协作,可以独立自主地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这种对外部资源相对较低的依赖,也使得乐队掌握了音乐上的主动权。

这种音乐上的主动权,是乐队的底气和未来。《我们的乐队》让乐队从碎片组成整体,直接面对听众的审视,直接触碰梦想与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