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近代著名的五所軍事學校,培養了哪些軍事人才?

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政府戰敗而告終。為了鞏固統治根基,清政府裁減綠營,開始編練新軍,廣西當局順勢在龍州、南寧、桂林創辦了講武堂、陸軍小學、陸軍幹部學堂、陸軍測繪學校等近代軍事學校。隨著時代更替,這些學校已經蕩然無存, 但它們曾經培養了一批近代軍事人才。

廣西近代著名的五所軍事學校,培養了哪些軍事人才?

講武堂

廣西近代著名的五所軍事學校,培養了哪些軍事人才?

邊防將弁學堂,是廣西最早的軍事學校,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由廣西督辦鄭孝胥蒞邊創辦,堂址設在龍州陳勇烈祠。學生100餘人,一半取軍中識字勇丁,一半取邊防優秀子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把邊防將弁學堂改為邊防陸軍教導團,聘日本原小太郎為總教習。後又改陸軍教導團為陸軍講武堂,蔡鍔任堂長,聘日本太尉13人任教習。學生是巡防營的一小部分軍官,分步、炮、工、輜4個隊。後因辦理不善,外國教習,跋扈恣肆,使講武堂“紊如亂絲”,宣統元年(1909年)初派蔡鍔前往整頓,次年停辦。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南寧也辦過講武堂1所,蔡鍔任總辦。

學兵營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 春,廣西當局開辦龍州學兵營,蔡鍔兼營長。學兵營分4個隊:前隊是榮軍 (陸榮廷所部)的士兵;左隊是濟軍(龍濟光所部)的士兵;右隊是從湖南招考的學生;後隊是從廣西招考的學生。學兵營訓練幾個月即結業停辦。 期間,還辦了桂林學兵營,營長方聲濤。主要是培養軍士。全營有步兵3個連,318人;騎兵1個連, 66人;炮兵1個連,126人;工兵1個連,126人。學員結業後,大部分被分配到廣西陸軍混成協充任班幹。

陸軍小學

廣西近代著名的五所軍事學校,培養了哪些軍事人才?

陸軍小學設在桂林,堂址先是在桂林南門外舊校場的兵棚,後搬到象鼻山旁邊的新建 陸軍小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冬招考第一期學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春開學。此後每年招生1次,每次100名,共招4次,3年畢業後升陸軍中學。李宗仁、李品仙、黃紹竑、夏威、廖磊等新桂系將領均在該校就讀過。

陸軍幹部學堂

廣西近代著名的五所軍事學校,培養了哪些軍事人才?

陸軍幹部學堂設在桂林南門外舊校場,是培養新軍基層幹部的軍官學校。始稱“廣西混成協幹部學堂”,後改稱“廣西陸軍幹部學堂”。直隸於廣西省兵備處。編制有:總辦 (先為莊蘊寬,後為蔡鍔、覃鎏欽) ,總辦下設監督(先為李書城,後為陳之驥、張文通),監督下分步、騎、炮、工、輜5科。共辦了兩期。

陸軍測繪學校

陸軍測繪學校設在南寧。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開辦,蔡鍔任總辦。時為測繪軍 用地圖而辦的技術性學校,學生幾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