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酒杯”剛出土,就被認定為無價之寶,歷史地位無法動搖

不起眼的“酒杯”剛出土,就被認定為無價之寶,歷史地位無法動搖

對於夏朝的存在與否,在考古界和歷史界存在著爭議。在上世紀50年代末,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髮現了偃師二里頭遺址。從此開始,中國人對夏朝的探索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幾十年時間內,經過多次發掘,二里頭文化遺址的考古出現了重大進展。特別是在1975年時,在一處夏代墓葬中,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了一件造型古樸精美的青銅爵。它剛剛出土,就引起了轟動,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也讓考古界歡欣鼓舞,因為它的意義太過重大了。

爵是古代的一種酒器,形制一直沒有發生什麼太多變化,主要就是用來盛放、斟倒和加熱酒,基本上和現在的酒杯作用相當。但在古代,人們對於器物的命名非常講究,差不多外形的東西,稍有變化,名字就大相徑庭。

不起眼的“酒杯”剛出土,就被認定為無價之寶,歷史地位無法動搖

就酒爵而言,它一半是三足的,還有一個叫“流”的槽,是用來倒酒的。與“流”的位置相對應之處,是尖狀的尾部,大部分的酒爵,還應該有個手柄,可以用來讓人握住器物。別小看這種酒器,它在當時的地位僅次於鼎。因為只允許上層貴族使用,所以後來“爵”這個詞,也被引申為爵位。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回到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夏代酒爵之上。它的地位為什麼會那麼重要,為什麼會驚豔了整個考古界呢?這倒不是外形特點有多麼神奇,畢竟後來商朝的酒爵厚重大氣,但它卻是目前為止所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因此,這件文物又被譽為"天下第一爵",我們好好細品一下。

不起眼的“酒杯”剛出土,就被認定為無價之寶,歷史地位無法動搖

但凡看到第一眼,每個人對它的印象絕對是纖細。確實,這件酒爵高為22.5釐米,流尾長為31.3釐米,壁厚為0.1釐米,確實做得非常小巧。它的流非常長,是美妙的流線型,與之對應的尾部也比較瘦窄,兩者形成了巧妙的平衡作用,讓器物重心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三足之間。

不光是流和尾,整件酒爵都是非常細,它細腰、細腹、細足,看上去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公主一般,竟然與現代審美觀非常切合。幾千年前的先民,為什麼要將青銅爵做得如此纖細呢?

不起眼的“酒杯”剛出土,就被認定為無價之寶,歷史地位無法動搖

首先,我們剛才說了,青銅爵的作用就相當於現在的酒杯,所以不能做得太過沉重。畢竟那些養尊處優的貴族,整天不事勞作,要想讓他們喝酒的姿態優美,不失風度,還必須將酒爵做得輕巧一些。

其次,青銅在當時是稀缺的貴金屬。直到周朝時,周天子賞賜大臣,往往也只是幾斤青銅而已。在周朝之前幾百年上千年的夏朝,青銅的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即便是貴族,也要儘可能節省材料,不能隨意揮霍。

不起眼的“酒杯”剛出土,就被認定為無價之寶,歷史地位無法動搖

真的要折服於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術,即便是如此,他們依然將這件青銅爵製作得古樸典雅。看似危而又危的佈置,卻是穩穩當當的。而且,它毫無拖泥帶水嫌疑,一氣呵成,十分優美。

精彩之處,往往放在最後。這件青銅爵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它的腰部,有一排乳釘。小珏幫您數了,一共是五顆。這是整件青銅器之上,唯一的裝飾,也是它的名字由來。這件夏代青銅爵被命名為乳釘紋青銅爵,這五顆乳釘紋也許孕育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不起眼的“酒杯”剛出土,就被認定為無價之寶,歷史地位無法動搖

要知道,我們看到後來的青銅器圖案是異彩紛呈的,包括龍紋、夔龍紋、鳳紋、蟬紋等等。但最早的紋飾,應該就是這種乳釘紋。它不僅僅有著簡單樸素的美感,而且還代表了哺乳、哺育,象徵著子孫昌盛。因此,後來乳釘紋的盛行,與它的內在意義不無關係。看似粗糙的紋飾,其實就是華夏文明之光的起點,它照亮了後人前進的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