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病毒遠點,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人瀕臨絕境的時候,甭管你信什麼,免不了嘴裡喊兩聲上帝保佑、佛祖保佑、觀音菩薩保佑。但人先得自救,然後才能期待其它,如果自己作孽,那就別指望哈利路亞了。

下面這首歌《Better Than A Hallelujah》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孤單的老人整理雜物時無意間發現一封50年前女友寄給他的信,在信中,女友告訴他:“你要當爸爸了!”

老人按照信件的地址開始尋找,然而,他最終找到的,是女友長眠的墓地,與女友合葬的,是未能出生的嬰兒。50年前不曾尋找,50年後深深的夜晚,老人在篝火邊失聲痛哭,於是,有了這首歌——《Better Than A Hallelujah》勝過哈利路亞!

愛自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每個人都知道自由的可貴,都知道酣暢淋漓的生活令人沉醉,很多人為此忘記了危險的可能。

倘若真的遭遇危險呢,我們是不是要喊一聲“哈利路亞”!

倘若我們真的失去親人呢?還是一聲“哈利路亞?”

美國猶太裔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告訴我們,人最為基礎的需求是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然後才是我們心靈的需求。但長久的安寧已經讓許多人一天天變得只想著金字塔尖,忘記了一旦失去根基,塔尖也會坍塌。

離病毒遠點,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莫忘記根基,先讓自己生存

人們沒有真的認識到危險,或者意識到危險,卻認為自己不會是那被感染的少數,而就算是被感染了,也期待自己不是那死去的百分之幾!也有人意識到危險,卻因為要與他人交往,要被人認可等等,繼續與人親密擁抱,繼續握手寒暄,放任危險的存在——說真的,這時刻,我覺得獨立思考和堅持理性客觀是一種勇氣。

據說,當某朋友被問起防範疫情的話題時說:就算上街還可能遇到車禍呢。

我很無語,不知道這位朋友是否想過:有可能遇到車禍,所以會有交通規則,會有安全帶和防撞氣囊,而面對疫情,你有什麼?

離病毒遠點,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2月23日,意大利伊夫雷亞一年一度的“橘子大戰”照常舉行

愛他人: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許多人不放棄自己的酣暢生活,罔顧感染的可能,這種放縱的自由不僅給自己帶來危險,也給他人,尤其是親人帶來危險。

——於是,意大利疫情已爆發,大家還一樣開心地繼續橘子大戰和其它公共活動,然後,意大利的疫情無法遏制。

疫情在大家的快樂和無視之中快速地、無情地傳播,每個人被感染的概率也在不斷提升,疫情曲線也劇烈地向上抬頭。我們親手挖掘著自己的根基,在心靈虛幻的快樂中讓大廈搖搖欲墜。於是,我們自己和親人們罹患災難,如同下圖,我始終無法忘懷的悲劇——

離病毒遠點,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我們無法埋怨國民的非理性行為,畢竟,人之為人,本就有非理性的存在。但是,從政府而言,從媒體而言,從我們自己而言,我們可以多一點理性的聲音,多一點正確的引導,這些聲音其實可以逐漸影響到他人。

——3月13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伊恩·詹森(Ian Johnson)的評論文章《中國為西方贏得了時間,西方卻浪費了它》。

離病毒遠點,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文中比較了自己在中國和倫敦出境和入境時,中英雙方不同的舉措——

北京機場登機時,詹森接受了兩次體溫檢查,填寫了一份出入境健康情況電子申報表。然而,飛機即將抵達倫敦時,空乘人員只向他發放了一張紙質通知,上面寫著“建議您在感到不適時撥打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熱線。”

詹森寫道,“入境(倫敦)時,沒有工作人員對乘客進行體溫檢測,我也沒有填寫任何健康申報。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其中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英國政府將很難追蹤到我們。”抵達倫敦後,詹森選擇立即進行自我隔離。

——很明顯:英國對於疫情有點漫不經心,沒有采取有力的措施防範疫情,而導致的則是疫情的蔓延。所以,這是天災,也是人禍,有因,故有果。

事實上,除了宣佈旅遊禁令之外,歐美已經天然地放棄了防範疫情的第一個階段,所以,疫情的到來是遲早的事情,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更大的問題是,在這之後的許多天,很多國家依然未能採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有效的準備。於是,口罩等各種醫療物資匱乏,醫療設施匱乏。於是,疫情真的到來時各國發布醫療物資出口禁令,於是,瑞士幾次被扣口罩、手套等等。

疫情將帶來什麼,鮑里斯首相告訴我們——

離病毒遠點,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而當首相發言後,英國的百姓們開始覺醒了,請看現在英國的地鐵——空了!

我想說,由此可見,當人們真的意識到危險的時候,什麼需求都會讓位於生存和安全!這也說明,媒體、一國政府,真的可以做到很多。

離病毒遠點,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我們最低層次的需求都不能夠被滿足,請不要奢談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