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生意嗆麼樣?”家中的老人經常這樣問她。

“就那個樣。”這是近幾年小李會給出的回答。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印象中的小李沒有太多業餘時間和娛樂活動,憑著一門手藝和簡單的為人處世贏得了很多熟客和街坊的喜愛。

小李沒什麼事忙的時候還是會守在店子裡,在案板前畫出衣服的雛形,或伏在電機上進行縫製。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隨著年齡增長,我去小李裁縫店的次數越來越少,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忘了帶鑰匙,或是等她關門,一起去買東西。

小李是一個有著33年工齡的裁縫,也是我的媽媽。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20歲開始趕著師傅學做衣服,在解放服裝廠待了幾年。02年無人售票實行,小李從公汽上下來,自己開起了裁縫店。

從小學對面的“雅庭拾趣”開始,搭著賣一些文具、零食,讓小店存活下去多了一份可能。孩子們把小腦袋和手試圖伸出圍欄,接住一袋汽水或一包辣條,獨有一道風景。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如今已經積灰的模特

接下來裁縫店的位置,轉移到了鸚鵡菜場旁帶鋼宿舍外圍一條店鋪上,遠離馬路那一頭的第二家。正對大門,可以看見牆上掛的半身模特身上套著幾套成衣。

左手邊,擺在門外的是水管移動貨架上價位相對低的綿綢,同人半身高的桌子上放著棉絮和枕芯,往來的農民工很多,他們有時候會來買現成的床上用品。

門面內的貨架分為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是用來做床上三件套的布,下面一層,是價位高一些的綿綢。右手邊,上面一層是做襯衣的布;下面一層,是西服料子。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以前做移動貨架的水管

量尺碼、剪布料、縮水、晾乾,用畫粉勾勒出輪廓,大剪刀裁下,再上縫紉機,現在是用電機,完成一件衣服的製作。

定做西褲、床單、被套,打邊,改衣服的大小也是店裡的主營業務。小李說,“我特別擅長做特殊體型的人的衣服,我蠻會畫。”

小李做過一個可以擺在門外立著的牌子,上面寫著“定做服裝,打邊鎖釦,來料加工”。我沒事的時候喜歡把這些字橫豎斜著隨便念,後來這塊牌子被城管收走了,也要不回。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裁縫店裡總是亂糟糟的,小線筒、針、紐扣散佈在店裡的每一個角落。記尺碼的不是專門的筆記本,而是活頁紙放在夾子上固定,用硬紙的傳單作封面。

遇到給小朋友做棉襖的時候,案板上鋪滿棉花,一天下來,圍腰、袖口、頭髮無一倖免,全部粘上了棉花纖維。晚上看白線也會很吃虧,要瞪大眼睛,提起十二分的注意力。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那時候,鸚鵡洲長江大橋還沒有開建,緊挨著菜場的這一串門面熱鬧非凡,總是有不間斷的人流、幹不完的活。

夏天生意尤其好,做綿綢睡衣的人多,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要請小工或者給其他裁縫做。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卷閘門下開放式的門面沒有門簾,自然也沒有空調。外面豔陽高照,裡面是小電扇呼呼地吹,還是不解熱。

“蚊子打湯”,小李喜歡用這個詞來形容夏天的店子,被蚊子咬了痛癢難耐,花露水也不頂用,除了摳,便是忍。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上小學的時候,我的大字本中間裂開了膠,手邊沒有訂書機,縫紉機便派上用場,白線成為訂書釘,也不再掉頁。

再後來,學校發的都是訂書釘訂的本子,也就不需要縫紉機幫忙了。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有時我也會踩一踩縫紉機,當做消遣,把它弄跳線了,就會招來一句罵。吃餃子的時候,醋潑到團線上,被嫌棄。

瑣碎的小事現在想起來,都挺有意思。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我的童年,小李沒什麼時間陪我,放假一般是我爸帶我出放風。家裡沒人的時候我就要待在店子裡,直到關門。

放學後,自覺地伏在案板上寫作業,有同學經過,會打個招呼。門外有電動車的嘀嘀聲、沿街的叫賣聲,屋裡有大人們的熱聊,不過那時的我對這些是免疫的。

寫完作業,晚上再去找這條街上賣芝麻醬和做麵條家的孩子玩,捉迷藏、木頭人、天女散花,騎隔壁店裡送貨用的三輪車,樂此不疲。等到收攤可以回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看到喜歡的圖案想做新衣服的我,要求一定會被駁回。只有恰好遇到可以做成衣服的邊角料,我才會有新的睡衣穿,我總是覺得委屈,但也無奈。

小李對鄰居家的孩子倒是很大方,花樣任選,也不收錢。

我喜歡拿著各種顏色的圓三角畫粉,沒用過的尤佳,在案板表面的厚布、木尺、縫紉機的光滑表面上肆意寫字,或者是畫一些奇怪的圖案。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把自己的身體繞進綿綢,布料邊上會印著它來自哪裡。夏天很熱,像個木乃伊。那些個天馬行空的日子裡,雖然少不了小李的嫌棄,倒是有無拘無束、暢意表達的快樂。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會定期去漢正街打貨,有時會約上週圍的裁縫,有時是獨自前往。看看流行什麼新花樣,或是去找客人要的圖案,可以直接賣的枕套、被套。

她出門的時候通常是五六點,我還在睡夢中就聽見開門關門聲。

打完貨回程,小李捨不得叫車,離公交車站又遠,把繩子吊在肩上,讓前後的重量差不多,拖著裝滿貨的超大號袋子擠上公交。如果是放暑假,回來的時候是早上八點多,她還會記得給我帶早點。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為了掙更多的錢,小李必須抓住每一個夏天、每一個掙錢的機會,忍耐高溫,一件接一件衣服地做。

她每天晚上十一點多才到家,回家後會先在空調房裡坐一下,看會兒電視,再去休息。

養家餬口四個字雖然簡單,背後卻是說不完的日日夜夜和勤勤懇懇。“以後賺了錢要好好報答你媽”,這樣的話聽在心裡,也學會了跟小李一樣不對生活妥協。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有貨比三家,在別家定做過轉頭回來選擇小李店子的,留下一句,“才是巧板眼咧,別人都做不好。”

小李回憶道,“05年做一個胖奶奶的襯衣,擔心得幾天晚上都睡不好,生怕來扯皮。後來她穿去吃酒,別人都誇她的衣服好看。”也有“裹筋”的顧客,取了衣服嫌不好,又折返。

小李現在倒是看得很開,“這種東西不能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來拿沙發坐墊的大哥說,“滿意滿意,做得好不愁沒人來”

有人通過大眾點評上的3星找到了小李的裁縫店,是經營網店的女孩想來批量改衣服,“沒星的不敢去。”

小李和我說起自己的店子在網上收穫好評,為她帶來生意的時候,特別開心。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進店的中老年人居多,裁縫店也成為了她們聚會的地方,來改衣服或定做。“小李”、“紅霞”一來二去叫得熱鬧,熟絡後他們也會幫小李擇菜、看店,湊巧經過的時候會進來聊會兒天。

小時候的我討人喜歡,來店裡的奶奶們喜歡塞糖給我,徐福記、阿爾卑斯、曼妥思、德芙都是童年蛀牙的罪魁禍首。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原來鸚鵡菜場熱鬧的街道

鸚鵡洲長江大橋早已通車,小李的店子又搬回到小學旁。門口有幾個板凳,接小孩的家長會在這裡等候,稍作停留,一些街坊也喜歡把快遞放到這裡。

幫鄰居貼的租房信息用夾子掛在了門口,排漬電話也被記錄在牆上,防止夏季的暴雨來臨無法疏通。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右邊的門面以前是“雅庭拾趣”

電商的火熱,給定做衣服的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裁縫店的生意大不如前。有時一天下來,接到兩個打邊的活,顧客聽完價格立馬轉身離開。

房租、水電、社保醫保,小李需要自己承擔。日常中的小李是吝嗇的,但在我的補課花銷上,小李倒毫不吝嗇,跟我學習相關的事就是她的“刀刃”。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長大後的我偶爾也會幫忙看店,店內擺設變化不大,新增了大吊扇。坐在板凳上,看到新的花布料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一定要去摸一摸。

碰到熟人來,會聽到一句,“好久沒看見你了,長得不認識了。”

沒有從前人來人往的光景,在這一方安靜的天地裡,時間悄悄地過,我“上岸”了,小李不需要再操很多心,生活滿是平淡和溫存。

每次去看家家,會帶幾件做好的新衣服,雖然家家說不需要,小李還是堅持。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像《早餐中國》裡,每個老闆都有自己的單曲循環,小李喜歡打開收音機,聽電臺節目裡那些幫別人分析情感問題的專家或是點歌節目。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店子附近加上小李一共有三個裁縫,她們會在夏天的夜裡會約著去江灘走走,聊些家長裡短。或是一起去花鳥市場和傢俱店,給家裡添置點物件。

碰到鄰居的子女結婚,買房裝修借錢,小李向來是盡己所能,不要借條,也不催著別人還。有時小李不想做飯,今天是旁邊的按摩店、棋牌室,明天是樓上的街坊,大家輪著送來飯菜,分量不多,足夠填飽肚子,甚至能改善下伙食。

在外面打拼的世界裡,人際關係很複雜,到了小李這裡,就是一句話,“我這個人蠻遼撇。”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同時期的裁縫們有的迴歸家庭,帶起外甥,徹底和這個職業說再見了。小李沒想過什麼時候退休,只是說,“就先這麼做下去吧。”

在變幻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也是最好的朋友。

『 better 專屬福利 』

裁縫店定製斜挎布袋包 x3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設計圖 by鼠標畫手阿武

/

新朋友長按下方二維碼

添加"better桑"

福利獲取方式見朋友圈

老朋友可直接勾搭better君、better醬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加better桑為好友

text | 陳亞婷

photo | SANTA

#歲月偷了你的什麼?#

點擊文末右下角留言

-

END

·

一個00後的相親奇遇記

·

better飯局 | 不出書的時候,呂露在幹什麼

小李裁縫店裡的歲月神偷

喜歡今天的推送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