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五月一號到四號,日本小原流花道名師石井穗豐,將在漢口壹方舉辦個展《笑·微笑》。這是今年今年開幕的第一場小原流個人花藝展。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出於對小原流的好奇,我們趕在個展開幕前,來到由她指導成立的武漢花穗小原流學會,參與了一堂每週日舉行的花道體驗課。

教室在光谷大道上的益合美術館一樓,木製拉門旁,是幅寫著“小原流教室”的掛畫。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往內走,一張粗腿的長方形木桌佔據了大半空間,長邊各五名學員對坐,短邊靠窗處則是老師講課的位置。老師對面和左手邊的牆上,依次掛著五幅花鳥畫,上面用娟秀的毛筆字寫著《愛蓮說》的名句,和周圍擺放的幾盆插花相映成趣。

雖是花道體驗課,開始卻是香道。

這並不突兀, 香道在中國古時有著悠久歷史。早在先秦時期,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隨身佩戴香囊和插香草的習慣。及至宋代,生活富足,“焚香、點茶、掛畫、插花”進一步成為宋人生活四藝,在四般閒事中,追求精神上的閒適。這也是我們今天這堂課的追求。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香道老師教我們如何在家中製作一道簡單的篆香。篆香與如今常見的寺廟香不同,是一種將香灰鋪於爐底,再用香篆把香粉拓印其上的燒香方式。根據香篆上篆文形狀的不同,又可分為雲紋、蓮花紋、如意紋、卍字紋等。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當然我們第一次接觸香道,練習時沒有使用相對昂貴的香粉,而是特製的白色香灰。在一張練習卡上,用金屬勺和鏟子,將香灰平穩地填滿香篆的雲紋,把多餘的移到空白處,“深吸一口氣”,再垂直提起香篆。

聽起來簡單,看老師做也簡單,但在最後一步,手腕輕微地抖動都會產生巨大影響,輕則篆文斷裂,重則形體垮掉——那個畫面彷彿權遊裡北境長城倒塌——

我失敗了三次,最後在時間截止前,依靠攝影師的幫助才完成了練習。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香道之後,我們在高級茶藝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沖泡了一服武夷山金駿眉。和宋人生活四藝,以及日本茶道中的點茶不同,不使用茶筅,一壺,一蓋碗,一公道杯,三茶杯,構成整個流程的基本結構。這是中國茶文化的特色,可惜時間有限,淺嘗輒止。

一小時香與茶的體驗令我精神舒緩,對接下來的花道也更為期待,因為在我此前的認知裡,花道離茶道的層次還有一段距離,和插花可以劃等號——所謂花道,就是如何插出好看之花的技藝。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但武漢花穗小原流學會正部長、四級家元教授在修的米雪老師,改變了我的直男看法。

她首先介紹了小原流。它由小原雲心於明治末年創立,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曆史,獨創了盛花、花意匠等現代花形,是當今日本三大花道流派之一。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米雪老師

為了讓學員系統地掌握設計理念,小原流有嚴格的課程和升級制度,只有達到一定等級,才能學習更復雜的花形。

從初等科、本科、師範科一期、師範科二期到具備教人資格的準教授,需要學習七十二堂課——米雪老師在修的四級家元,要一百二十三堂課以上——才能由最簡單的花意匠,逐步掌握瓶花,盛花,花奏,花舞,再往上,是屬於教授級別的琳派調、文人調和造型插花。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這是一門不亞於香道和茶道的深奧藝術,在進行初等科的第一堂課,上手完成一件花意匠直立式作品時,我就感受到了。

小原流的重點在於表現出自然的意境,因此它的一枝一葉,和山水畫的筆法有共通之處,狀似寫意,實則嚴謹。

像本次教授的花意匠直立式,負責確立花形的主枝,長度約為花器的兩倍,與主枝共同構建花形的副枝是主枝的一半,而供人品鑑、花材中最好看的客枝,長度則是主枝的三分之一。

主、副、客三者間有固定的夾角範圍,構成整幅作品的骨架,之後根據個人審美,可以加入協調枝裝飾。我的主枝和副枝都是鳶尾葉,客枝和協調枝則是三枝粉色的海洋之心。它們屬於花道中的草本,拋去代表的含義不談,在創作中比木本簡單,適合初學者。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我選了最長的鳶尾葉當主枝,它有種厚實的感覺,看起來不會輕易因為折騰而倒塌,比劃好長度後把它剪斷,底端用大拇指和食指蜷起,再用沾過水的特製膠帶捆住。這樣底部就是一個圓柱,對草本來說,插在固定用的劍山上可以隨意調整,不用擔心被金屬尖端扎壞而立不起來。真是驚人的智慧。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劍山

在我比劃主枝擺放的位置時,旁邊負責指導的輪子老師一直問,“你確定要這麼插嗎?”這讓我不得不尷尬地反覆拔起來。我這個初學者理解的美,在輪子老師眼裡是不符合規範的。

我其餘枝條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一會是“最好留多一點,長了比短了好”,一會是“你確定要這個角度?”再後來輪子老師有些著急,乾脆直接上手調整。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這只是入門的花意匠,對花材的位置、長度、角度和姿態就有如此複雜的限制,我不禁猜想,這背後代表怎樣的含義?

我知道花道強調利用花的自然形態,結合空間、花器,表達創作者自身的情感。它是創作者對時間、自然、生命的思考。花會凋謝,然而霎時永恆,在插花完成的瞬間,花的姿態和人的情感達成“一期一會”的相遇,於是此時此景此人此情,有了“無我無物方能自在”的禪意。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我的花意匠

然而我的插花並不能向輪子老師傳遞我的情感,這讓我對輪子老師和米雪老師的先生,小原流研究院助教授——只有五十人——石井穗豐,多了一層敬畏。

石井先生早在15年就來過武漢,受邀為園博園花藝展做示範表演。她驚訝於武漢這麼大一個城市,居然很少有人知道小原流,於是此後多次攜弟子來漢,參與學習研討會。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石井先生作品

在她的指導下,如今有四百多名學員,一百多名會員——考過初等科,還有八名老師。米雪老師預計今年六七月將升級為小原流支部,這會是中國中部地區第一個支部。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本次石井先生將個展主題定為《笑·微笑》,一方面是她愛笑,另一方面是因為笑容“極具感染力,是門無聲的語言,舞曲的小調,綻放的小花”,共十四件作品,涵蓋小原流的絕大多數花形,有難度極高的文人調和琳派調作品。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石井先生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初學者的我,插花時只需要考慮角度、位置和花的姿態,但石井先生會把插花當成一種裝置藝術,而裝置的對象即是空間。如何根據空間特色來進行插花創作,也是本次個展的核心。

石井先生在武漢考察之後,把個展地點選在壹方一樓,武漢天地展示中心。這裡有歐洲頂級工藝的玻璃磚牆,歐洲原裝進口傢俱,現代結構與中式基調結合的設計美學,與小原流的創作相吻合,激發了石井老師的設計靈感。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本次將使用的對節白蠟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馬口窯

她將使用湖北特產的馬口窯做花器,對節白蠟做花材,也將從日本帶來馬醉木,燕子花,鳴子百合,黑蝶,利休草,藤子百合。這會是一場美學盛宴。

在武漢,我們體驗過形形色色的生活美學,看各式各樣的展,親歷不同的浪漫,在中式或者異域的藝術裡徜徉。

很多人傾向於將美學上升到哲學的角度,認為美學就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虛無空洞的概念。其實。但在一些推崇“生活美學”的空間,他們會從“生活”切入,將“美”落實到生活的具象,就能讓“美”遠離理論,更“接地氣”一些。

作為花藝展《笑·微笑》的策展方的武漢天地雲廷,堅持構建生活美學和空間美學,探討高端家居生態,打造高品質生活,讓生活溫度與美學體驗無間交融,近期將開放二期180-260㎡戶型,面朝江灘公園,盡享世界上最長的帶狀濱江空間。

其實一句話就能形容:它的前綴叫武漢天地。

這是藝術生活的販賣區,彙集所有禪意與仙氣,也傳遞關於美的千萬種可能。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生花小原流|石井穗豐|先生作品展

● 展覽時間:

2019年5月1日-2019年5月4日

● 開幕時間:

2019年5月1日 14:30

● 展覽地點:

中山大道1515號壹方購物中心1F

武漢天地展示中心

*溫馨提示:本次活動免費對外開放


text | 王博璨

photo | SANTA /受訪者供圖

#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想體驗這樣的花藝課嗎?#

-

END

我,一個鋼鐵直男,去上了一堂花藝課

喜歡今天的推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