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記載:“他(板垣徵四郎)從皮包裡又拿出了《滿蒙人民宣言書》以及五色的“滿洲國國旗”,放到我面前的茶几上。我氣得肺都要炸了。我的手顫抖著把那堆東西推了一下,問道:‘這是個什麼國家?難道這是大清帝國嗎?’我的聲音變了調。板垣照樣地不緊不慢地回答:‘自然,這不是大清帝國的復辟,這是一個新國家,東北行政委員會通過決議,一致推戴閣下為新國家的元首,就是執政。’”

溥儀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從大清國皇帝到“偽滿洲國皇帝”


《清史稿》中記載:“帝沖齡嗣服,監國攝政,軍國機務,悉由處分,大事並白太后取進止。大變既起,遽謝政權,天下為公,永存優待,遂開千古未有之奇。”


這便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人生有多次的大起大落。


溥儀年僅3歲時便被迫登基,而後有經歷了三次登基和三次退位。


但作為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即便是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被迫退位,也註定了他此後的人生無法平穩。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東北三省,並且為了掩蓋其侵略戰爭的本質,關東軍又秘密將溥儀從天津偷運到了大連。於1932年時扶植溥儀上臺,並建立了“偽滿洲國”,開始了不倫不類的“執政”。


溥儀也成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東北人民的嘴大幫兇。因為在1934年3月,溥儀正式登基,稱“偽滿洲國皇帝”,並改年號為“康德”。


彼時,日本還以幫助清朝“復國”的名義,在佔領中國東北之後還在東北吉林長春修建了一座宮殿,這便是溥儀的“皇宮”。

溥儀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儘管溥儀再次當上了“皇帝”,但他卻也得不到皇帝應該享受到的自由和權利。在對外宣佈和決議上,都是日本說了算,溥儀不過是一個發言人,說到底只是一個傀儡而已。


在日本人身上,溥儀還體會到了他一生最輝煌卻也最恥辱的一刻。

溥儀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最輝煌卻也最“恥辱”的一刻

那是1935年的4月,當時的日本裕仁天皇召見了“偽滿皇帝”溥儀,並且要求他訪問日本。


當時的日本為了宣傳“日滿親善”,還專門在溥儀乘船抵達日本後,為溥儀安排了最高的接待規格:裕仁天皇親自到場迎接以及100架戰鬥機從天空低空飛過。


這既讓溥儀大為驚歎和激動,一時間認為日本是真心實意對待自己,且稱得上溥儀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候。


但事實上,溥儀的這次日本之行卻是充滿了陰謀的。


這次出訪乃是日本關東軍安排溥儀“登基”之前邊已經確定了的,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其一是為了讓溥儀感謝日本對偽滿的“仗義援助”以及日本對“滿洲國”實施帝制的支持。二則是日本天皇派為了推進“日滿親善”的一個示範,使得能夠利用溥儀進一步鞏固對於東北人民的殖民統治。


在訪問日本期間,溥儀當時一身軍裝,腰間還掛著軍刀,與日本裕仁天皇同坐一架馬車檢閱了日本的儀仗隊,溥儀可謂是得意洋洋。


但是天皇還帶溥儀參觀了很多地方,其中包括了一同為甲午戰爭期間戰死的日軍燒香祭拜。此時溥儀在日本人身上得到的“尊崇”已然是大打折扣了,但他還是為了巴結日本幫自己“復國”而照做。

據記載,在從日本回來後,日本方面還未溥儀準備了一份“禮物”,但誰也而這份禮物到底是什麼。

也正為這份“禮物”,溥儀在回國後哭了一個晚上,還認為自己對不起愛新覺羅家族的列祖列宗。

溥儀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偽滿洲國垮臺,帝王夢終破滅

事實證明,溥儀妄圖通過日本扶持來達到自己復國的目的不過空想罷了。

偽滿洲國雖然標榜以“王道樂土,五族協和”的建國方針,但其軍事、政治與經濟在實際上都是由日本控制,是日本實質上的殖民統治。

當時除了中華民國外,連同英國、美國等四十個國家在內,都聲稱滿洲國是日本扶持的政權,絕對不予以承認。

溥儀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後來,在抗日戰爭中,我國取得了完全勝利,日本慘敗。

在1945年8月11日,溥儀接到了日本人的指令“撤離”。並且在日本投降後,溥儀企圖乘坐飛機去日本,卻被蘇聯軍隊抓獲。但因為溥儀的特殊身份,蘇聯方面並沒有為難溥儀,只是將其軟禁起來,至此偽滿洲國也就垮臺了。

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蘇聯政府將溥儀轉交新中國政府,並進行了多年的改造。在1959年被特赦後,溥儀才開始了新的生活。


小結

最終的歷史也證明了溥儀對日本的依賴,不過是他自己給自己編織的一個幻想罷了。時代潮流所趨,大清帝國的滅亡是必然的,復辟帝制是無法符合時代的潮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