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经典:《论语》“学而”第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分钟读经典:《论语》“学而”第1.15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富有却谦虚好礼。”

子贡又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孔子又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子贡,之前出现过,就是端木赐,所以在这段对话里称呼他赐。

这一章节,是子贡向老师孔子问了一个问题,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但是很有志气,不巴结,不谄媚,不摧眉折腰事权贵,而有钱的时候,不骄傲,做到这一点怎么样?

我们看,一个人贫穷的时候能够安贫乐道,不去违心的阿谀奉承别人,富裕了,也不会觉得自己处处高人一等,不会趾高气昂的看不起人,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浮躁的社会,人心思变,所有人都把有钱当成成功的标志,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也看这个人是不是比自己有钱。

有钱人说什么都有道理,而没有钱,你说什么都没道理。所以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所以孔子回答说,做到这样可以了。

但是,孔子立即补充说,却不如贫穷却能够乐于道,富贵却谦虚有礼。

贫穷的人,能够不谄媚就已经够了不起了,但是还不如那些虽然在贫穷中,却依然坚持对道的探索。而富贵如果懂得礼,那就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