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近日,李湘的女兒Angela再因“胖”上熱搜。

因為本身膚色不白,玫紅色衣服又顯黑,視頻裡的王詩齡略顯土氣。

李湘是富養女兒的典型,因為天價衣服、天價學校甚至天價日常飲食,頻頻被網友質疑“炫富”。

還有網友說:“花這麼多錢,也沒看到孩子多好看啊,還這麼胖,像個小土妞。”

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但其實每一次Angela上熱搜,都狠狠地打了某些網友的臉。

視頻裡的她,雖然不瘦也不白,但自信、大方。

作為一個孩子,時常遭受網絡暴力,卻依舊陽光開朗。


有人吐槽她上學費要20萬一年的國際學校時,她已經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掌握了騎馬、高爾夫等社交技能;


有人吐槽她不可愛、不夠潮時,她已經學會了彈鋼琴、滑冰、國際象棋,甚至在國外走秀,氣場全開;


她的畫作多次獲獎,繼承了著名畫家爺爺的良好基因。


而這樣的王詩齡,才10歲。


這都得益於李湘的教育。

參加時尚秀,只為開闊孩子的眼界;培養孩子的特長,是因為孩子喜歡,也讓孩子未來有更多選擇。

給予女兒豐厚的物質條件同時,她也不忘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信的好品質。


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早在《爸爸去哪兒》中,5歲的Angela就會幫忙做家務、幹農活,一點也沒有嬌小姐的架子。

哪怕是面對女孩子最不能忍受的被別人說胖,她的臉上也依然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一張自信陽光的臉,讓孩子閃閃發光。

最好的教育,不僅僅是物質上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一個孩子的最好的樣子,莫過於:眼裡有光、嘴角有笑、樂觀豁達、自信自強。

孩子教得好不好,看看他的臉就知道。


01

保護孩子的自尊

給孩子一張自信陽光的臉


在《拜託了冰箱》裡,有一期李湘和女兒Angela的節目。

何炅問李湘:“一般會因為什麼事情批評Angela?”

李湘回答說:“我們不在公開場合說她不好,給她一點面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說過:


“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當眾出孩子的醜,是殺手鐧。”

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在外當孩子的保護傘,在內當孩子的避風港。

懂得“內部教育”的家長是聰明的。

在外斥對孩子,只能讓孩子痛哭,面子受挫,不會有任何實質效果。

只有關上門,真誠地告訴孩子:“我們是一家人,你的錯誤,有家人和你一起解決。”

才能給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讓他內心充滿陽光和溫暖。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就等於給了孩子一張自信、陽光的臉,給了他做出積極向上行為的可能。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更要多鼓勵孩子。

一個資深心理學家說:


“成為一個自尊自信的人,至少需要2000次肯定。假設每天給孩子一個鼓勵的微笑,需要6年才能如願。”

所以,不要吝嗇你的鼓勵,給孩子多一點肯定。

02

拯救孩子的“玻璃心”

給孩子一張堅強從容的臉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南通有一個12歲的女孩,因不堪作業壓力,跳樓身亡。

遺書中,“我恨你們”四個醒目的大字,刺痛了父母的心。


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而近年來,學生自殺的案例也在逐步增加,隨手一搜,“學生跳樓”這樣的新聞不勝枚舉。

孩子的極端心理,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話題。

不想上學、被責怪、發生爭吵、被嘲笑……

這些在成年人看來,匪夷所思的自殺理由,卻真實地反映了孩子的狀態:抗壓能力弱,還沒進入社會,就已經面臨重重困境。


抗壓能力弱的孩子,臉上寫滿了“我不行”、“我不敢”。


難以接受批評、迴避競爭、不願表達,久而久之,變得愈發懦弱。


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梁啟超先生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同時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他一生給孩子們寫了400多封家書,培養了3個院士,其餘6子女也都是各領域專家。


他曾在給孩子的家書中寫道:“我有極通達、極健強、極偉大的人生觀,無論何種境遇,常常是樂觀的。”


在育兒中,他堅信教給孩子樹立通達、強健的人生觀,比教育他們學識更重要。


有一次,粱啟超因為被誤診,切掉了一隻健康的腎。

他笑著給孩子們寫信:“有頂好消息報告你們,我自出了醫院以來,真養得大好而特好,一點藥都沒有吃……”

遭遇不幸,他依舊樂觀,並將這種正面情緒傳遞給子女。


讓孩子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幫助他們戰勝困難,增強抗壓能力,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環節。


讓孩子展露一張堅毅、從容的臉,面對困難有迎難而上的勇氣,面對失敗能觸底反彈。

逆境中不會消沉,挫折中不會退縮。

這樣的教育,一定是真正“為了孩子”。


03

多看孩子的臉

才能走進孩子的心


孩子的臉,就像一面鏡子。

他的情緒都照應在臉上,優秀的家長,會及時捕捉到孩子臉上的信息,貼近孩子的內心。


《小歡喜》中的季楊楊,因為父母一直不在身邊,和父母疏離,很叛逆。

桀驁不馴,是他的臉。

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季楊楊的父母,注意到了他臉上透露的信息。

於是,工作繁忙的季區長帶著兒子一起去玩卡丁車,去兒子喜歡的地方,給兒子加油助威。

還會以知心大叔的身份,和孩子在網上聯絡,走進孩子的內心。

到最後,那張冰山一樣的臉,終於被融化,和父母在一起,露出了本該屬於孩子的笑容。

多看孩子的臉,才能瞭解孩子的心。

而瞭解孩子,是接近孩子世界的第一步。


豆瓣上曾有一個“父母皆禍害”小組。

一群孩子在網上發帖:“我爸媽每天規定我穿什麼、幾點出門回家、不讓我選擇朋友,甚至寫作業都不讓我鎖房門。”

小組內還出現了“詛咒父母”的帖子,甚至還有人表現出了暴力傾向、自殺等狀況。


截止該組被“雪藏”,小組已有10萬成員。

中國的父母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了你好”,卻從來不問“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觀察孩子的臉,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在孩子心裡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最可怕的教育是,你盡心竭力,卻只感動了自己。

04


很多人說,這是個“看臉的社會”。

孩子擁有一張怎樣的臉,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好壞。

孩子“臉”的背後,是孩子自身的情緒、成長,更是父母的用心。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是否尊重孩子的內心,是否教會他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看看他的臉,一切都明瞭。

不要忽略了孩子的臉龐,願孩子臉上永遠洋溢著快樂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