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唐代才子聚集,詩人眾多,有“鏽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還有“一生事白描”的白居易。但並不是所有的詩人都像他們兩位才子一樣,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著成名篇,就像詩人孟郊就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孟郊,字東野,是苦吟詩人的代表,他的詩過分講究推敲,整個詩歌風格悲冷清峻,所以也和同類型的賈島一同被蘇軾稱之為“郊寒島瘦”。同時他的詩歌種類都還豐富多彩,各自都有不同的韻味,最被人熟知的就是《遊子吟》和《登科後》兩首。

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一、一生經歷熔鑄成不同詩歌類型

孟郊和唐代很多不得志的詩人一樣,在他的詩中也可以看到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揭露,如在《徵婦怨》(良人昨日去)中“君淚濡羅巾,妾淚滿路塵。”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寫出了夫妻離別時的情景,這樣的情景在當時的官宦家庭是極為常見的。又如在《灞上輕薄行》中的“相逢灞滻間,親戚不相顧。”一句話就將一個趨炎附勢的社會顯露無疑,在滻水之濱,即便是親戚相見也不打招呼,雖然自己鄙視這種風氣,但是又不得不跟著時代的腳步向前,此時孟郊的內心是矛盾的,於是他又寫下《長安羈旅行》“十日一理髮,每梳飛旅塵。”滿頭的灰塵只能十天梳一次,每次梳頭的時候就塵土飛揚,寫出了孟郊當年趕考的辛苦,隱約中流露出了孟郊對當時社會狀況的無可奈何,深刻地寫出了當時社會上的一些官員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做法。

又如在《長安道》中,孟郊寫下“高閣何人家?笙簧正喧吸。”那座飄出陣陣歌曲聲的高樓是誰家的?此句暗含著孟郊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控訴,“胡風激秦樹,賤子風中泣。”看孤苦無依的孟郊感到心中難受時只能一個人在風中哭泣,寫出了他的落魄與孤寂,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

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孟郊的父親孟庭玢是一位小吏,所以孟郊從小就過著清苦貧寒的日子,因為家境不好,再加上父親做官的影響,所以孟郊從小就立志要做一位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的好官。可是命運並沒有因此而眷顧他。孟郊的做官之路可以說是非常的坎坷,他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重用,他在這段時期內創作了很多詩歌,《遊子吟》就是在這段時期所創作的,一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把自己對母親的讚美寫的是淋漓盡致看似是在寫母親對他的的愛與偉大,其實是在寫他自己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一句就可以看出,母親在一針一線的為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衣服,只是為了更加結實,其實母親何嘗不希望兒子能早點回到家中呢?用一件極為平常的事就將母親對作者的愛寫了出來,正是這樣一個細緻入微的動作,雖然沒有用任何的修飾,但是這種手法卻表現的是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同時孟郊還寫了《歸信吟》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眷戀,一句“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就很好地表達了這種感情,用眼淚和著墨寫下一封家書,借給遠在萬里之外的母親,這淚水既是考試失敗的懊悔也是前途無望的失落,還有對母親的慚愧。當信寄出的時候孟郊對母親的思念也一同飛到了遠方,他歌頌母親的美德,體貼母親的感受,從某種角度思考這種感情尤為珍貴。

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當然,孟郊雖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關心國家大事的心情,就像《殺氣不在邊》中“殺氣不在邊,凜然中國秋。道險不在山。”詩人做此詩時正是“建中之亂”,看到邊境的戰事詩人不禁有感而發,再聯繫以自己的人生經歷便寫出了這首詩。“萬物無少色,兆人皆老憂。”年輕的孟郊因為國家戰事一夜之間就烏絲變白髮了,生動地寫出了作者的愛國之情,同時也發出了渴望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政治訴求。又像《羽林行》中描寫了一位“揮鞭決白馬,走出黃河凌。”的羽林英雄在“朔雪寒斷指”的寒冷天氣中義無反顧的與敵人作戰的情景,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希望像這些戰士一樣為了國家能夠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國盡忠。

政治上不得意,孟郊的心裡也是非常的鬱悶,於是他便經常欣賞美景用以排解自己,在這過程中也是寫下了很多的詩句。如《巫山曲》中“巴江上峽重複重,陽臺碧峭十二峰。”一句寫的最好,巴東三峽的山巒重重疊疊,陽臺山旁就是碧綠的十二峰。詩人用一個“重又重”很好地寫出了舟上旅人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並且親眼看到了著名的巫山十二峰,短短的一句話就將所看之景描寫了出來,還在景色描寫之中融入了神話故事,足見詩人作詩的水平之高。又如《洛橋晚望》一詩中“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枝頭葉子都已落盡的榆樹柳樹掩映著高高的樓閣,在皎潔月光的映襯下一眼就看到了遠處嵩山上的雪。在這寂靜的夜晚,只有詩人獨自欣賞著美景,看似淒涼落寞,實則是寄予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再配以“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的街景,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明月照積雪”的壯麗景象,月光和這山彷彿就連在了一起,頓時把這世界也映襯的可愛了幾分,,展現出了一個高遠的境界。

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孟郊還曾寫過表相思之情的詩,如《怨詩》中“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一句最好,他用女人的角度寫詩,用堅決的語氣表達了堅貞不屈的志氣。孟郊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似乎是要和前人比一比誰寫的更好,所以這首詩非常的有奇思妙想,就連韓愈也稱讚他的詩句是“鉤章棘句,掐擢胃腎。”

二、孟郊詩歌的特點

(一)語言樸素

孟郊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樸素,他的詩多采用白描的手法,但是每次讀他的詩都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語言淡雅卻不失平庸。比如《古別離》中“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一句臨近分別的時候牽著衣服問:你這次到什麼地方去?雖然只是在寫離別時的情景,但是詩人依然用簡樸的語言寫出了這曠世之情,一般情況下臨行前都會交待去哪裡,“郞今到何處?”這一句明顯問的多餘,但這是這巧妙的安排寫出了女主人公對丈夫的依依不捨之情。“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一句引用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典故,讓人知道女子心中的痛苦,詩人用這種迴環婉轉的寫法生動的寫出了女子說話的關鍵,從憂慮不安之中透露出女主人公的堅貞和隱忍,耐人尋味。

又如孟郊在《登科後》中所作“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以前困苦的生活不值得一提,看現在已經金榜題名,心中已經不再鬱悶,騎著馬奔跑在這漫天的春光裡,不知不覺就看完了這長安城裡的景色。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孟郊剛剛進士及第,因為之前努力了很長時間,一個“得意”足見他心中非常的喜悅,活靈活現的表達了詩人心花怒放之感。這是他的真實感受,而“一日看盡長安花”則是一種誇張的寫法,心中高興自然覺得腳下生風,詩人並不注重對景物的描寫,此時所看中的正是心裡的那種“得意”之感,如此讀來,便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二)歌頌母親

孟郊一生窮困潦倒,即使是在當官的時候也是過得非常清貧,但是他的母親卻始終沒有對他失望,這讓他非常感動,於是他寫下了很多歌頌母親的詩篇。如《遊子吟》一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將這平凡而偉大的母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我這像小草一樣微弱的孝心怎能能夠報答像春暉一樣的母親的恩情呢?此句運用了通俗的比興,再配以形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一片赤誠,就連大詩人蘇軾在讀到孟郊歌頌母親的詩句的時候也發出了“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的感慨,由此可見孟郊報恩之情感人至深。

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孟郊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正是他坎坷的命運和仕途才造就了他這樣的詩歌風格,同時也造就了一位彪炳史冊的曠世奇才,他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渾濁黑暗的時代但是孟郊卻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他就想周敦頤所說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這樣一個時代還能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這實在是我們的一位人生榜樣,這同樣也是在其實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