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法國電影《女人的一生》,改編自莫泊桑小說《一生》,原著我是在初中時候看的,描寫了沒落貴族少女讓娜,從驚喜、失望、絕望再到燃起希望的生活故事。

區別於我們常見的法式浪漫主義,這部電影的基調側重於真實,幻想和浪漫更多隻存在於女主前期對於未來的憧憬中。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雖然電影部分細節刻畫並沒有原著那麼精緻,但結合小說,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莫泊桑筆下的法國鄉村,女性所面臨的危機。

這種危機來自於,她們周圍不同身份人的刻板觀念,在追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女主找到了生存的平衡點:“人生既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好,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

迫不得已接受丈夫婚前婚後的兩副面孔

影片的主人公名叫珍妮,少女時期的她,單純美好,如同所有渴望愛情的小女生一樣,白馬和王子是她以為的命中註定。

珍妮的命中註定是一個叫朱利安的男人,他風度翩翩、熱情體貼,即使沒有那麼富有,即使是“倒插門”,但他的才華也足以掩蓋他的不足。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像所有新婚的情侶一樣,男孩把美演繹得滴水不露,女孩把善維護得淋漓盡致。他們有過一段幸福的生活。

青草旁,湖水邊,大樹下,幸福的璧人相擁著彼此的輪廓,眼神中倒映著對方的光芒,珍妮在這一瞬間,覺得自己幻想中的愛情生活達到了飽和。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但幻想畢竟是虛而不實的,珍妮發現丈夫和女僕私會,還有了一個孩子。一向彬彬有禮的丈夫,居然還提出要把懷孕的女僕攆出家門。

畫面切換到了一個灰暗的鏡頭裡,還是他們曾經依偎的湖邊,但只有珍妮一個人,她裹著圍巾,任由風分割她被踐踏過的靈魂。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擁有後的面目全非,是最可怕的,這個時候的珍妮是軟弱的。從小在父母呵護下長大的她,不具備一絲一毫的決策能力。

側面反映出,珍妮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如同是虛幻主義者精心打造的牢籠,脫離了現實中可能會出現的壓力,成長過程中基本上沒有獲得處事應變的能力。

這樣的結果,是來自家庭的悲哀,也是來自那個時代的缺陷。

神父和珍妮的父母都勸導她原諒朱利安,神父說,自己即將離開這個教區,這種醜事對他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失敗,這非常痛苦,而人都是在寬恕中得到救贖的。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珍妮的母親也認同神父的觀點,這也為下段埋下了伏筆。

自始至終,沒有人關心過珍妮的感受和想法,他們一直在引導珍妮走到他們所期望的結果中去。

不管是妥協還是服從,珍妮原本可能還具備的反抗意識,在異形的文化中逐漸瓦解。雖然生活看起來風平浪靜,珍妮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機械的原諒其實只是一種逃避的掩蓋。

嘗試反抗周圍世界的坍塌,卻墜入生活的深淵

母親去世後,珍妮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母親和情人的往來書信。還沒從傷心中走出來的她,再一次受到了暴擊。

她意識到,同樣作為女人的母親,為什麼可以雲淡風輕地勸她選擇原諒,因為忠誠的意義早就被踩在腳下。

珍妮瘋狂地把這些書信扔到了火焰之中,彷彿想通過最激烈地方式把自己的羞恥感燃燒殆盡,她映在燭火上的側臉,是那個時代女性最孤獨、最絕望的縮影。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就被原諒的朱利安,似乎把拈花惹草當做了他應得的權力,最終被他私會女子的丈夫開槍射殺。

珍妮悲慘反覆的婚姻生活就這樣終止了,拼命追愛,卻一直被愛所捨棄的她,把自己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兒子身上。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被溺愛、被滿足,讓她的兒子保羅變成了一個只會伸手要錢的無良少年,母子的溝通只限於金錢的往來。由於珍妮的縱容和從不拒絕,保羅把自己的貪婪當成了天經地義。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珍妮最後賣掉了自己的祖屋,給兒子寫了一封信,“親愛的保羅,我什麼都沒了,我曾經多麼信任、依靠你,你曾經是我的一切,但現在不是了……”

這是珍妮作為母親的最後反抗,可保羅畢竟是她唯一的牽掛,當日子又轉到保羅來信的某一天時,珍妮再一次喪失理智,想傾盡所有的錢去幫助他,救贖他。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但金錢只能讓保羅越來越迷失,滿足一個人錯誤的慾望,和獵殺無異。

珍妮每一次受到生活衝擊時,都曾經一個人靜靜地思考,可無論是反抗還是接受,她都沒能理智地做出決定,教育、環境、甚至於境遇,讓她成為一個自我意識越來越弱的可憐人。

錯與對都不是最重要的,苦難幾乎成為了那個時代女性生活的必經之路。

涅槃重生後的豁達,是自我救贖中的看透

影片的最後,暖陽下,女僕帶著保羅的女兒駕車而歸,告訴珍妮,保羅過幾天也會回來。抱著孩子的珍妮,如同抱著新的希望,女僕在珍妮耳邊輕聲說到,“生活永遠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好或者壞。”

莫泊桑的《一生》:拋開法式浪漫主義後的女性真實生活

原著裡,對於女主後期的心情轉變有很大篇幅的描寫,當女主老去的時候,她再也不想依存於任何人生活,把握自己才是真正的救贖。

這部電影時長不足兩個小時,但莫泊桑在撰寫原著時,前前後後用了五年的時間,作者不同階段的心境,讓他筆下的女主在各個時期都十分豐滿。

無論是對男權的批判,還是對人性的惋惜,這篇小說都完成了莫泊桑所追求的藝術境界,“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和本性的自然”。

讀者一邊感嘆現實無情,一邊被女主一次又一次的涅槃所吸引。生活可能會在你覺得走投無路的時候給你希望,而這一切也是源於你自己的覺醒。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疑問,請及時和我聯繫,十分感謝。

【作者:楊小球 有溫度、有熱度、渴望被關注的影視劇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