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之死

公元549年四月的臺城,一片死寂,春天走不進這座孤城。蕭衍閉目而坐,等待屬於自己的審判日。


梁武帝蕭衍之死

侯景來了,帶著他的羯族兵甲,提著帶血的利刀,推開了蕭衍的內室門。蕭衍坐於榻上,睜開了眼,靜靜看著侯景這個戰爭魔獸。兩人目光對視,侯景竟然感覺到了一種冷,這種冷來自於王氣、霸氣、佛氣的混合,來自於對生死的一種悟透。侯景竟然感覺到了一種心慌。一個已經到了末日的帝王,竟然有如此的一種威懾。

“你是誰?”

“你來幹什麼?”

塌上的蕭衍一字一句問他。侯景竟不能答,半生的殺戮,一切的理想和目標,就是這位瘦如枯柴的老人坐的位置嗎?侯景頭上有汗,侯景手中出汗,幾乎不能握刀。他一生直面過各種各樣的角色,葛榮、爾朱榮、高歡、宇文泰,每一個都是叱吒風雲的角色。但只有眼前的這個對手,才會讓他覺得不可戰勝。

雖然他已經是勝利者。侯景有想逃的衝動,但他還是緩緩向蕭衍鞠了一躬,帶兵退了出來,為蕭衍關上室門。蕭衍閉上目,重新繼續著他的精神之旅。

政權、江山,自蕭衍起,至蕭衍終,從別人的手中奪來,又被別人所奪,又有什麼遺憾呢?心中是佛,還是權?蕭衍掙扎了幾十年,他坐在帝王的寶座上時,覺得自己是禪坐的僧;而他靜坐禪堂,卻是心繫江山的帝王。如今他再也不用選擇和掙脫了。兵敗,王朝的淪喪,於別人,是失敗;於蕭衍,是解脫。

蕭衍,字叔達,祖上系漢開國宰相蕭何(可信度不高),其父蕭順之是南齊皇帝蕭道成的族弟,蕭順之歷任侍中、衛尉、太子詹事、領軍將軍、丹陽尹。作為南齊皇族成員,蕭順之仕途一直很順暢,晚年卻接了一個很要命的任務,齊武帝蕭賾懷疑自己的兒子巴東王蕭子響叛亂,讓蕭順之平叛。

叛亂是平息了,蕭子響也被蕭順之所殺,可是蕭賾並沒有給他什麼獎勵,一見他就想起自己死去的兒子,反而冷落了蕭順之。蕭順之知道自己當了冤大頭,有苦難言,不久就鬱鬱而終。蕭衍也因為父親之死,而對蕭齊政權埋下怨恨的種子。

蕭衍的仕途生涯是從做衛軍將軍王儉的東閣祭酒(參謀)開始,後升遷為隨王蕭子隆王府諮議參軍。其父死後一度賦閒在家,後為蕭子良所用。蕭子良不久死去,蕭衍又投靠了齊武帝蕭賾的侄子,當時的輔命大臣蕭鸞。齊武帝蕭賾死後,蕭齊皇族開始了不斷的內訌。公元494年,蕭鸞廢殺蕭賾指定的繼承人蕭昭業,立昭業弟蕭昭文為帝,很快又殺蕭昭文,自立為帝。

作為蕭鸞的心腹,蕭衍在政變中立下了大功。蕭鸞上臺後,蕭衍被封為黃門侍郎、建陽縣男,采邑三百戶,得以重用,成為蕭鸞的重臣。蕭鸞剛乾了四年就死了。其子蕭寶卷荒淫殘暴,上臺後四處殘殺宗室近臣,朝臣人人自危,叛亂不斷。蕭衍的兄長豫州刺史蕭懿剛剛為朝廷平叛有功,被升為尚書令沒兩天,就被蕭寶卷給殺了。

蕭寶卷殺了蕭懿,害怕時任雍州剌史的蕭衍為兄報仇,準備先下手,命巴西太守劉山陽率兵征伐蕭衍。而蕭衍羽翼已豐,聯絡荊州長史蕭穎胃,攻殺劉山陽。於公元501年三月在江陵立蕭鸞第八子蕭寶融為帝,蕭衍親率大軍進伐蕭寶卷,於十二月攻佔建康,殺蕭寶卷。

公元502年四月,蕭寶融“禪讓”帝位於蕭衍。蕭衍改國號為梁,史稱蕭梁,蕭衍是為梁武帝。蕭衍的第一位上司王儉當初很賞識這位下屬,曾斷言蕭衍三十歲內一定能做到侍中的位置,他估計得太保守了,蕭衍在三十八歲的時候就當上了皇帝。而且一當就是四十八年。

這四十八年,是南北雙方衝突比較少的四十八年,一方面是北魏日益衰敗,後又分裂為東、西魏,已無力南侵;二是蕭衍勤於政事,勸課農桑,減免賦稅,倡導文化,國力較強。而蕭衍本人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文武全才,在馬上是能征善戰的將軍,坐於文案前,則是一名學者。“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更是“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佔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

如果說蕭衍的缺點,只有二個,當然,如果這兩個缺點放在一個普通人身上,或許都算憂點。一是愛護子女親屬,二是痴迷佛教。

蕭衍當皇帝后,有鑑於宋、齊兩朝都亡於宗族內亂,蕭衍很注意協調宗室諸王的關係,盡力安撫包容蕭姓王族子弟。然而這種包容變成了縱容,蕭姓王族貪贓枉法,奢侈腐糜,上演著一出又一出荒誕的鬧劇,他的親戚子女們給他的回饋總是讓他很受傷。

他的兒子蕭綜,總是懷疑自己是齊東昏侯蕭寶融的野種(其母為蕭寶融的妃子)。蕭衍給他的愛並不足以讓他打消這個念頭,整日盤旋的念頭讓蕭綜神經兮兮,經“滴血認親”後把蕭衍看作殺父仇人,投奔了北魏。後來蕭綜死在了北魏。蕭衍也幹了一次盜墓活動,把蕭綜的屍骨從北方搬出來,運回南方,以皇子之禮葬之。

兒子添亂,女兒也沒閒著,大女兒蕭玉姚和自己的親叔叔蕭宏玩起了亂倫之戀,不能自拔,竟然起了殺死自己老爸以讓情人登位之心。後來事敗,蕭衍替兩人瞞了下來,沒有追究。

護短歸護短,可蕭衍也是人,兒女們這樣對他,他也很受傷。傷心蕭衍的後半生,開始將對江山、學術、子女、女人的熱情全部轉移到了佛教的痴迷中去了。在他看來,只有佛才不會欺騙他,只有佛才不會讓他傷心。

佛卻讓蕭梁王朝很傷心。蕭梁王朝從此失去了一個勤政的皇帝,蕭梁王朝大量的財富被用於寺院的興建,寺僧們佔領著大量的土地,當著唸經不納稅的地主。大量的青壯年出家,軍隊戰爭力大大削弱,蕭衍本人自己就先後三次出家。王公大臣們每次都得花上大把的銀子,才能將蕭皇帝贖回來。蕭梁時代的寺院堪比黑店。每日從臺城王宮裡傳出來的陣陣經誦並不能掩蓋這個帝國後期的危機。

誰是壓垮蕭梁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侯景。

梁武帝蕭衍之死

侯景

侯景,字方景,懷朔鎮羯人,流氓出身,是高歡少時的狐朋狗友,後來參軍成為六鎮戍兵。六鎮人民起義,侯景不能閒著,參加了杜洛周、鮮于修的義軍。侯景很能打仗,有勇有謀,很快成為義軍的重要將領。後來葛榮成為義軍領袖後,侯景選擇投靠北魏權臣爾朱榮,在滏口之戰中作為先鋒,生擒葛榮立下大功,此戰後因功升任定州刺史。爾朱榮死後,高歡崛起,侯景又毫不猶豫地投向了舊時好友的陣營,幫高歡對付舊主爾朱氏。在東魏,侯景是高歡最為倚重的大將,擁兵十萬,鎮守河南達十多年,多次在與西魏、蕭梁的戰爭中立下戰功,是東魏權力與威名僅次於高歡的人物。

高歡在,侯景很老實,政治上不敢有什麼小動作;高歡病危,侯景坐不住了,對於東魏的接班人高澄,侯景並不放在眼裡,直言高澄小兒不值得他效忠。高歡也知道自己死後兒子壓不住侯景這等人物,於是召其入朝,以圖除之。侯景的鼻子很靈敏,聞到了東魏高層飄來的危險,於是起兵反叛。

侯景最初的想法是投靠西魏宇文泰,可宇文泰對當初一起從六鎮出來的這哥們太瞭解不過了,表面雖然答應,可受降如臨敵,處處防範。侯景看西魏人沒什麼誠意,於是想到投靠南朝蕭梁。

本來年過八十、天天吃齋唸佛的蕭衍早已無北上之心,侯景的投誠又讓他起了爭霸之念。雖然很多朝臣認為侯景是狼子野心,是如呂布般反覆無常的小人,不可與之合作,蕭衍不聽。

公元547年,蕭衍派司州刺史羊鴉仁等將率兵三萬,入河南,接納侯景獻降河南之地,任侯景為河南王。蕭衍同時派其侄貞陽侯蕭淵明率軍十萬從壽陽直趨彭城,企圖和侯景互為犄角,大舉北伐。

但蕭氏子弟實在是不堪入流的草包。在彭城,蕭淵明大醉未醒,就被東魏大將慕容紹宗所敗,損兵數萬,蕭淵明被俘。慕容紹宗趁勝調頭進攻侯景,在渦水(今安徽蒙城)與侯景大戰,雙方交戰一月有餘,難分高下。侯景後來糧盡,所率北方士卒又不願南渡,不少叛離投魏。侯景四萬餘軍潰散,侯景僅率800餘騎奔壽陽。在壽陽,兵敗的侯景重新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對此蕭衍不但毫不防範,還給予侯景物資上的支持。

而東魏大敗蕭梁收復河南失地後,積極與蕭衍講和,以離間蕭衍與侯景的關係。東魏甚至很大度地表示,可以釋放被俘的蕭淵明。蕭衍一聽對方這麼有誠意,能放自己的侄子,很激動,不顧群臣的反對,與東魏議和通好。

侯景知道雙方和好之日,就是自己末日到來之時,再次先下手為強,於公元548年八月在壽陽起兵叛梁。侯景久處河南,對南梁內部情況瞭如指掌,此次叛亂,策反了司州刺史羊鴉仁,並擁立賀臨王蕭正德為帝,激化南梁內部矛盾。而蕭梁高層卻大多認為侯景難成氣候,沒有予以充分重視。

侯景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先發制人,率領一支八千餘人的部隊,快速通過淮南,攻佔歷陽,在採石渡江,直逼建康。十二月,當侯景兵臨建康城下,蕭衍才急了,急令京城文武分守各地,各方鎮派兵救援。但此時,京師的部隊已經混亂,毫無戰鬥力。建康很快被侯景拿下。蕭衍困守臺城(蕭梁王城)。

侯景的兵力和經營了幾十年的南梁政權來說,懸殊其實相當大,就算後來蕭衍困守臺城,兵亦有三萬餘,百姓十萬。而侯景困圍臺城後,各方勤王之師陸續趕到建康,號稱百萬,實際算起來有三十萬之眾。

然而所謂的勤王之師,各懷鬼胎,一看二慢三通過,沒有誰願意與侯景的虎狼之師硬碰硬。有的部隊更是以勤王為名來建康打秋風,四處縱兵搶掠。主將整日把酒歌會,不是來參加戰爭的,是來參加宴會的,沒有人真正把困在臺城的老爺子的安危當回事。

臺宮堅固,侯景不能攻下,城中糧盡,侯景部隊的糧食也已不足。侯景心生一計,遣使與蕭衍議和。蕭衍同意議和,勤王部隊看到議和,大多散去,侯景趁機拿下東府城糧倉。有了糧也有了力氣,侯景再度攻城。

公元549年三月十二日,被圍困了一百三十餘天后,臺城終於被攻破。梁武帝蕭衍被侯景困於宮室,餓死,時年八十六歲。

侯景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自掌大權,各路援軍或散或降。侯景的萬餘兵力,就直接搗毀了蕭梁的政權。隨後,侯景分兵攻佔了富庶的三吳地區,勢力達到了頂點。

而蕭梁藩鎮四處火併,南方開始了一片混戰。直到公元551年,歷時四年的侯景之亂方被陳霸先、王僧辯所平,侯景戰敗被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