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创到无痕,腹腔镜手术的前世今生:外科医生拿着柳叶刀的手

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和手段,手术仍是治疗恶性结直肠肿瘤的主要方式。传统开腹手术自20世纪开始据今年已有百年历史,其手术方式成熟,切除范围标准化。腹腔镜手术自1991年开展至今已逾20 年,其发展迅速,已逐步广大临床医师们的认可。

从微创到无痕,腹腔镜手术的前世今生:外科医生拿着柳叶刀的手

美国NCCN指南指出,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操作的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手术已纳入治疗结肠癌的手术方式。英国NICE亦明确推荐,将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手术作为结直肠癌病例可选的手术方案。腹腔镜手术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普及率约50%以上。在我国,2009 年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也已制定了《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标准》,其中亦纳入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作为治疗的标准方案之一。

1.前世:微创

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有时会质疑腹腔镜手术能否根治病灶。实际上,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只是手术入路不同,其手术切除范围是一致的。开放手术治疗方法需要在腹部打开一个20~25 cm的切口,然后进行肠段的切除,淋巴结的清扫,再进行消化道重建,由于切口大,病人的创伤也相对较大;而腹腔镜手术只需打开4~5个小孔(直径约0.5~1.0 cm)和取标本的切口(一般5~8 cm)就可以了,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速度快等优点。

减少手术创伤是外科医生一直追求的目标,得益于技术器械的进步,相继出现了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此外,还发展了内镜与腔镜联合应用的微创手术、3D腹腔镜手术。新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手术更加精细、微创。这些技术各有千秋,虽然都可达到手术的根治,但始终无法避免腹壁存在可以取出标本的切口。

2.今生:无痕

从微创到无痕,腹腔镜手术的前世今生:外科医生拿着柳叶刀的手

随着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发展,外科才真正经历"微创"到"无痕"的突破。但是,由于NOTES手术受器械平台和手术难度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大范围的推广。得益于NOTES手术理念的冲击和对手术入路的微创的追求,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应运而生,巧妙结合NOTES手术的无痕理念,同时兼顾腹腔镜平台良好的操作优势,微创效果与NOTES相近,目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笔者所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经完成腹壁无切口取标本322例,在近期疗效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并发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并无区别。

近日,在王贵玉主任带领下完成了多原发右半结肠、直肠癌的腹腔镜下NOTES切除手术。原本可能需要开腹30~40 cm切口的手术,现在无腹壁辅助切口即可完成,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

从微创到无痕,腹腔镜手术的前世今生:外科医生拿着柳叶刀的手

近年来,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直肠癌领域研究的热点,taTME是经肛门自下向上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广义上将是NOTES手术的一种,在肿瘤根治的前提下达到腹壁无痕的效果。由于与传统TME手术相比,整个操作过程是反向的,而且操作开始需要从骶前突破进入腹腔后建立气腹,手术先从狭小的空间开始,需要非常熟悉的解剖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因此整个过程难度较大。和大多数NOSES手术一样,taTME手术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证明其安全性。

每种手术方式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把握,不可一味的追求某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其原则都与传统开放手术一致,保证肿瘤外科操作原则,保证其根治性,并且能保证患者安全。无论哪种手术方式都应该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期、文化程度、BMI指数、年龄、术者的技术经验等多种因素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合病人的手术方式。医生的考虑始终是从疾病和患者的角度出发,所以患者及家属大可不必过度纠结术式的选择,与医生多沟通即可轻松确定手术方案。

从微创到无痕,腹腔镜手术的前世今生:外科医生拿着柳叶刀的手

王贵玉 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