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农合涨了!如果今年交不起,断缴一段时间有什么后果?

最近,多地公布了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多数地区都将缴费标准由2019年的220元提高到了250元,青海地区的个人缴费标准甚至到了314元!

不少老百姓表示,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年年上涨,一个三口之家都要缴费将近1000块了,这个标准为什么要年年上涨?到底还该不该继续交钱呢?

为什么缴费标准年年上涨?

2003年政策刚实行的时候,费用仅为10元/年,之后逐年增加,20元、50元、130元、150元,2018年涨到了180元/人,2019年更是涨到了220元/人……很多朋友不懂,医保为啥年年涨呢?这不是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吗?也没见有多大的作用啊?

1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医疗成本增加,医疗费用也在增加,所以医保费用也在增加支出。一方面支出在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还不增加医保基金的收入,那么医保基金迟早要崩盘,到时候大家都没法用医保。

2筹资标准政府负担大头

城乡居民医保是一种社会保险,它不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免费派发的社会福利,咱们个人也是有义务来缴费的,如果个人的责任体现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医保钱是国家给的,不花钱就亏了”的错觉,从而导致医保基金的浪费。

国家在完善城乡居民门诊保障政策的同时,还不断加大财政对居民医保的投入,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13至2018年每年分别为280元、320元、380元、420元、450元、490元,2019年财政补助已经达到520元,是2009年的6.5倍。筹资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制度保障能力,为做好门诊保障,将保障范围进一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供了有力支持。

3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待遇就能上的去

随着城乡医保的并轨,按照“缴费就低不就高,待遇就高不就低,目录就宽不就窄”的原则,报销不再分城里人和乡下人,原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民众享受的医保用药范围成倍增长,报销比例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2020年新农合涨了!如果今年交不起,断缴一段时间有什么后果?

实在交不起了,可以这几年不交,以后有钱再交吗?

确实,现在新农合上缴的钱,已经比它刚出来的时候高了几十倍!

很多农村朋友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所以就有退缩的想法,想近几年先不交,过几年经济状况好转了再继续交,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其实,你想要新农合断交几年是可以的,收费的人也不会要求你必须交费,这是一个纯自愿的行为。

但是,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如果像这样停交几年年,过几年继续交的话,还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和一些麻烦的。

2020年新农合涨了!如果今年交不起,断缴一段时间有什么后果?

断交新农合,将有哪些麻烦?

1.一年只交一次,过了这村没这店

众所周知,新农合是在每年的固定期限里缴费的,生效日期也就是从下一年的1月1日开始。如果不在规定期限内缴费的话,等于说就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再想交的话就要等到第二年了。那么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在这一年里,家里有人遇到什么意外的话,或者是突然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在治病的资金上又遇到了问题,这时候再想着如果可以靠着新农合去报销,可就来不及了。

2.以户为单位,后续变更麻烦多

新农合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缴纳的,每一户的每一个人也只能交一份新农合保险,但是如果中途断交了,再次续交的时候就要进行身份互换,也就是说原来的户主已经不能做户主了,必须去派出所变更一下,户口变更好了还要去县农合局变更医保卡,来来回回几趟下来,精力、时间、金钱,甭提多麻烦了。

2020年新农合涨了!如果今年交不起,断缴一段时间有什么后果?

其实对于新农合缴费上涨的问题,我们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

新农合参加的人越多,由农民缴费和国家财政补贴两个渠道而来的资金池越充足,而新农合资金池越充足,越有利于提高对农民看病的各项保障,直接体现在提高医疗费报销比例,和报销畅通程度等方面。反之,则有可能影响农民住院后医疗费用的报销。所以,新农合虽然属于自愿参保形式,但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农民个人层面考虑,坚持参加新农合才是正确的选择。新农合参保率越高,越有利于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和健全,才能更切身的保障我们自身的利益呀!

你交了多少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