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疫情期間閒來無事,又重溫了一遍黑澤明大師的經典作品,即便對劇情已有所瞭解,還是忍不住發出瞠目結舌之嘆。

真的,經典就是不過時。你說母女(《秋光奏鳴曲》)、姐妹(《沉默》、《哭泣與耳語》)、夫妻(《婚姻場景》)、家族(《芬妮與亞歷山大》)、死亡(《野草莓》)、信仰(《處女之泉》、《第七封印》、《冬之光》),這些屢見不鮮的題材,怎麼到了大師手裡,全都翻騰成不怕火煉的真金極品呢?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形上之影

想想黑澤明(1910~1998)也離開人世22載了。沒看過也一定聽過大名鼎鼎的《羅生門》。本片在1951年成為首部在威尼斯影展拿下金獅獎的亞洲電影,隔年更在奧斯卡榮獲最佳外語片,

不僅開拓了東方電影通向國際的大門,也讓西方多開一扇認識亞洲文化的窗戶。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羅生門》,1950。

雖說大多數人記得的是它通過多人對一個事件的不同描述,表達出相互揭穿、人人為己、不可盡信的涵義。但那神采燦爛的樹林外景,樹下小寐的盜賊(三船敏郎)被一陣風吹過醒來,睜目恰見一名女子騎馬經過:

微風、樹影、汗粒、刺眼的陽光、飄動的面紗,神乎其技又不慍不火地勾勒出慾望的輪廓,更叫我著迷。

《生之慾》也是心頭愛之一。身罹絕症的公務員(志村喬)疲於奔命,在生命盡頭劃下不足為外人道、實則發人深省的句點。乍看也是個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八股的故事,

黑澤明卻以力透紙背的勁道,把人性與體制講得入木三分,堪稱他時裝電影的顛峰。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生之慾》,1952。

古裝片裡最傑出的應為《七武士》。描述不堪山賊威脅的山村農民找武士來保護村落、齊心抵抗。影片以三個多小時的巨大篇幅,呈現出巴洛克式的華麗手法。

不僅人物立體、各擅勝場,動作場面調度得精彩萬分,就連文戲都大有看頭。光是橫亙在年輕武士與村姑之間的那把火,就兼具了時間、慾望、阻撓等多重意象。

誰說只有文學才有“賦比興”?黑澤明光用一把火就能道盡現實與形上的不同層次,卻又面面俱到,為電影語言作了極佳腳註。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七武士,1954。

大師風範

除此之外,《天國與地獄》、《紅鬍子》堪稱文學改編典範,《蜘蛛巢城》更是東方新詮“莎劇”的先鋒。所以無需太驚訝《戰國英豪》、《大鏢客》、《椿三十郎》會成為西方電影模仿效法的活水源頭。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影武者》,1980。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喬治盧卡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馬丁斯科塞斯等大導演都對黑澤明奉若神明,甚至在他八〇年代遇到困難時,義不容辭奔走效力。

無論是《影武者》或《亂》,氣勢及高度都不只是寶刀未老足以形容,前者拿下了戛納影展金棕櫚獎,後者則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八十年代最佳外語片。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亂》,1985。

但大銀幕真的才是他的魔法畫布,從一撮柴火到千軍萬馬,可細膩可豪氣的掌控力,20年後也難有比肩者。電影院,還是有它難以取代的魅力,尤其是大師作品,相得益彰。

武士人生

1910年3月23日黑澤明出生於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18歲中學畢業時,他瘋狂地愛上繪畫,並立志成為一位畫家。

少年時代影響他最深的是年長他四歲的兄長丙午,全因當年其兄在神田電影皇宮擔任默片解說員的關係,年幼的黑澤明常混入場內,他才有機會看到來自歐美的不同類型電影。

1936年,黑澤明以助理導演和攝影的身份受聘於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公司的前身),並跟隨大導演山本嘉次郎邊做邊學習導演及編劇技巧。黑澤明做了7年的助理導演後,於1943年間,33歲的他終於有機會開拍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並且獲得日本國內影評人一致讚賞。從此,黑澤明便踏上了長達60多年的導演生涯,共拍攝了31部電影。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1990 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導演喬治盧卡斯聯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將終身成就獎頒授予黑澤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臺上說:“黑澤明是我電影創作上的啟蒙老師,他更堪稱是電影史上的莎士比亞。”

在全場觀眾站立致敬及掌聲雷動下,黑澤明站在臺上竟謙卑地說:“電影是美妙的,但要抓著其中的真諦卻非常困難,在電影領域中,我永遠是個學習者和探索者。”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武士人生

黑澤明是一位充滿睿智的武士,而電影便是跟隨他一生的利劍,他常揮動這把利劍在孤獨而純粹的一生中,自信而堅強地直抵人性的善與惡,詮釋著孤獨而勇敢,堅定而容忍的武士之心。

黑澤明的一生猶如一個武士般的執著,自信並堅毅不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