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商州》,

八年裡,是二千九百二十萬的鄉愁,他的魂魄已經化成了一直雕鷹,向著商州的山地撲去。

《商州》是賈平凹的第一步長篇小說,以劉成和珍子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在講述他們跌宕起伏,艱難曲折的愛情經歷的同時,用大量的筆墨穿插描繪出商州各地的地域地理,風土人情,歷史習俗,展現了80年代初期安靜,美好,民風淳樸的鄉村生活,展現出賈平凹對於家鄉了特殊情感。

初讀《商州》時是被劉成和珍子的悽美的愛情故事所吸引,可當再次讀起之時,才書中理解到作者描繪商州的地域風情之中都包含著對家鄉的特殊感情。

年少時都渴望自己擁有一雙翅膀,飛出家鄉這個禁錮我們的“牢籠”,可當我們擁有了小時候羨慕的年紀之後才發現,“區區一個城市,這麼點生活,這麼多文人,猶如一個杯子裡裝一把黃土,卻養百十條蚯蚓,豈不是你要吃了我,我要吃了你?”

這個時候才真正感同身受的理解了:“走的路越多,越喜歡宅著,見到人越多,越喜歡孩子。”

書中開篇的商州後生年少之時,因繼母的長期刁難壓迫在十九歲時憑藉著自己能文能武的技藝而走出了商州,到了省城。

三年學習,五年工作,隨著後生見識的增多,思想的成熟,與之俱來的還有厭煩,對於城市生活的厭煩,時不時腦子裡橫翻出商州土地的野情野味的童年,從而開始了尋根之旅。

書中的後生又何嘗不是我們的縮影,終其一生都想要脫離最初的標籤,可是到後來才發現,這個標籤原來就是我們最珍貴的東西。

“他不曾到隔壁家去串門,甚至不知那家人姓甚名誰,因為人家也不曾到他家來走動,亦不知道他姓趙錢還是孫李。”

高樓大廈,燈火闌珊,八年時間,卻不曾聽聞鄰居姓名,聽起來誇張,卻也真實。

賈平凹老師在書開篇就已經將城市之中人與人的相處方式描寫的真真切切,他筆下的後生最終鼓起勇氣去尋找那個自己日思夜想的商州。

後生發現原來商州竟然遠不止小時候所認識的那麼渺小狹窄,這個落後的村鎮竟然蘊藏著現代人剛好缺少的平靜安逸。

世界原來竟像一個偌大的牛的百葉,一輪太陽就在那褶皺裡跳躍,而我們就在強烈的陽光下努力奔跑,時而仰頭。

賈平凹《商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