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和事佬”

商洛市商州區有一個商州區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調委會里,有一個商州“和事佬”。“和事佬”叫谷慶敏,今年66歲,是遠近聞名的調解能手、“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他在實踐中探索出的“八法調解經”在全區推廣。

11月5日中午,天下著小雨,記者慕名去採訪谷慶敏。在調解室見到谷慶敏,只見他滿頭白髮、精神矍鑠、嗓門洪亮。他剛妥善處理了一樁“拉鋸”9天的民事調解案子,可仍雙目炯炯有神,看不出一絲倦意。記者看到辦公室牆上掛著谷慶敏的自畫像,上面寫著“商州和事佬”五個字。

谷慶敏是商州區黨校原校長,2013年退休後,閒不下來的他被組織安排到商州區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繼續發揮餘熱,主要工作是受理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或者其他社會組織之間有關人身、財產權益以及其他日常生活方面的民間糾紛。谷慶敏是個熱心腸,年輕時就喜歡幫身邊人處理矛盾糾紛,但真正從事這一行了,才發現光會說還不行,必須熟知法律政策,在此基礎上,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勸說,促使他們互相諒解、平等協商,最終自願達成協議。

為了儘快入行,60多歲的谷慶敏購買了很多法律書籍自學,經常看法治節目,還學會了上網查詢疑難問題,掌握了大量法律知識,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且創立了法情並用法、真情打動法、表揚激勵法、排憂解難法、闡明利害法、借用外力法、迂迴謙讓法、以柔克剛法等“調解八法”。家庭矛盾、鄰里不和、工傷糾紛等這些常見的社會問題,在谷慶敏這裡總能迎刃而解,群眾親切地稱他為商州“和事佬”、民間“清官”。

提及“調解八法”,谷慶敏拿著一份印著“調解八法”內容的宣傳冊,如數家珍。他掰著指頭,笑呵呵地解釋說,比如真情打動法,調解矛盾糾紛,可以先用“背靠背”調解法,調解人員分別做當事人的工作,待雙方當事人的情緒穩定、意見接近時,再把當事人叫到一起面對面做工作,促使雙方當事人相互謙讓、心平氣和地進行協商,使糾紛得到圓滿解決;表揚激勵調解法,對當事人的優點和長處及時表揚鼓勵,縮短當事人之間的距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活他們的自信心和正面的興奮情緒,堵住可能反覆的退路,從而使調解成功率得到提高;排憂解難調解法,有些矛盾糾紛發生,是因為當事人在生產生活中確實存在一定實際困難,對於這類糾紛可以通過深入細緻調查,找出癥結所在,切實幫助其解決困難,困難解決了,矛盾糾紛也就化解了;闡明利害調解法,調解過程中,要對雙方當事人說明利害關係,反覆講清楚調解到什麼程度、可能帶來的後果,讓其權衡利弊,達到相互退讓、握手言和的目的……

別小看這“調解八法”,在人民調解工作中,“調解八法”派上了大用場,發揮出了大作用。

今年9月13日,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馮家村的任鴻儒在怡翠園小吃城做裝修工程,開工當天就從腳手架上摔下死亡。經查,僱工事主朱炳明,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真武鎮朱樓村人,他是從商洛藥廠原職工張生有手中分包來的工程,第一天就死了人,感覺冤枉、想不開,加之對方要140萬元,心理負擔很重。面對這種情況,谷慶敏把張生有找來,張生有深明大義,願意和朱炳明共同承擔賠償責任,最後一共賠付28.2萬元,雙方握手言和。朱炳明十分感動,送來一個大匾,上書“真情調解糾紛為民排憂解愁”。谷慶敏說:“這幾年,我和調委會的同事們先後調處矛盾糾紛29件,其中死亡糾紛23件、醫療糾紛3件、其他3件,涉及賠償金額417萬元,還配合鎮村調委會調解疑難糾紛幾十起。賠償協議都是100%兌現,不留後遺症,沒有積案,為政府領導減少麻煩,為涉事群眾解了憂愁,群眾滿意。”

“每次調解經歷的喜怒哀樂落差都很大,我在接手的第一晚睡不著,處理完結的第一晚也睡不著,前者是操心煎熬,後者是激動欣喜。作為人民調解員,我要掌握法律法規知識,要有感情,要有公心,要有責任心,處理矛盾糾紛就要依法依理,一碗水端平,讓雙方當事人心服口服。”谷慶敏說,他發自內心喜歡這個工作,只要有人找他說事就很開心。因為工作認真出色,今年5月,他被司法部評選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

谷慶敏既是金牌調解能手,又是法治文化宣傳高手。他根據這幾年積累的調解經驗,編了一段119句833字的名為《怎麼當好調解員》的快板。谷慶敏拍起雙手當快板,當場給記者作表演:“怎樣當好調解員,抓住看聽想說斷。法律法規是根本,政策公德挺在先。為民分憂解困難,保得一方常平安……”(本報記者 黃保山 李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