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高喊“假的,全是假的”的武漢小區,後來怎麼樣了?


據說視頻拍攝地是在武漢某小區,視頻中,一摞摞的物資堆積如山,還有一個武漢口音的人聲稱這是“愛心,家家都有”。


按理說,疫情期間,各小區物資集中運送實屬正常,為何這個小區會格外引人注意呢?


這還得從一場“打假”說起。


01

- 業主“打假”-


3月5日上午,上級前往武漢青山區翠園社區某小區考察。


儘管許多人家窗前的新年燈籠還未摘下,但疫情之下的小區早已沒有往常的熱鬧。人們躲在家裡不敢外出,只能透過窗戶遠遠地看著一群人在另一群人的簇擁下視察工作。


突然,有居民從自家的窗戶向指導組隔空喊話, “假的,全是假的!”


這一聲吼叫就像一根燃起的引線,把其他住戶也“炸”了出來,頓時間,小區內那呼喊聲此起彼伏,言辭激烈,情緒激昂。


到底什麼是假的?


據業主介紹,上級視察時,物業一改往日的散漫變得格外“勤快”,比如把平日都不打掃的垃圾桶全部換上乾淨垃圾袋,比如開放平時封鎖的地下車庫讓業主全部把車停進地下,再比如平日送菜不到位,當日卻安排志願者假裝送菜…..


那個高喊“假的,全是假的”的武漢小區,後來怎麼樣了?

物業可能也沒想到,自己苦心營造的祥和氛圍就這樣被打破。他們以為不讓業主下樓就能遮掩過去,但他們低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滔天的怒聲響徹小區,也自然被領導全部聽到,被鏡頭全部捕捉。


聞此吶喊,領導當即要求省市領導深入瞭解情況。並指出,群眾有情緒很正常,這提醒我們,社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還存在短板,不要掩飾矛盾,要實事求是,明確問題出在哪裡,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絕不能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之後,隨著打“假”視頻在網上的瘋傳,該小區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很快,在雙重“壓力”下,武漢市派人對社區的3000多戶居民逐一上門調查,瞭解具體訴求後著手解決。


很快,網上有視頻和消息傳出,該小區因為這件事免了全小區2020年的物業費、停車費,兩天內每戶免費發放豬肉5斤、魚一條、雞蛋100個,青菜5斤,東北大米5公斤等多種物資。


那個高喊“假的,全是假的”的武漢小區,後來怎麼樣了?


02

-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當然,網上傳出的物業費、停車費全年免費的說法或許過於誇張,但該小區因為高喊“假的”獲得廣泛關注和照顧,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因此這次“打假”也被人稱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這說法頗有點諷刺的味道。


但我們要看到,該小區的“哭”,不是誇大委屈、撒潑打滾的“哭”,而是基於事實、源於真相的“哭”。


那個高喊“假的,全是假的”的武漢小區,後來怎麼樣了?

此次新冠疫情肆虐,全國各地的老百姓都深受其害,尤其是武漢居民以及封城期間滯留武漢的外地人,城市封閉,交通停擺,生活極其不便。很多遵守政策、隔離在家的人,基本生活只能依靠基層社區和物業來保障。


在這艱難時期,領導前來視察,就是為了看看基層有沒有把民生工作做到位,瞭解普通居民的生活狀態,及時知曉其中困難並加以解決。


在這個最需要真實的時刻,物業為了粉飾太平,弄虛作假,“擺拍”美好,不但會影響領導的判斷,耽誤問題的解決時機,還會讓老百姓頂著“安定”的表象,繼續過著並不“安定”的生活。


如果沒有那一聲聲的高喊,領導又怎會知道老百姓的真實情況?如果居民一味地隱忍和配合,那麼最終陷入泥沼的,還不是他們自己?


所以,敢於揭露真相,敢於高喊“假的”,其實是居民們的一種自救方式。


當然,也是對造假之人的警告。


自此之後,那麼習慣作假或者想要作假的人,心中才會有忌憚,因為他們不知道,再做假時會不會有人高呼“打假”, 會不會反抗?


03

- 不會“哭”的孩子怎麼辦-


不過平心而論,這種“哭”著要“奶”的方式雖然管用,但未免過於無奈,過於心酸·。因為保證居民生活正常,本就是相關人員職責所在,若職責盡得好,居民根本沒有“哭”的必要。


而且就算居民“哭”出來,相關人員不反思,不檢討,不實事求是,問題依然存在,甚至可能還會愈演愈烈,向另一個極端發展。


就拿這個小區來說,如今居民“哭”聲震天,響徹全國,相關人員頭頂兩座大山(上級指示和輿論壓力),為了保住職位,平息怒火,極有可能作出矯枉過正的情況,比如將一些不該吃的(不屬於居民優先配置的)、不能吃的(本就不是實際需要的)、吃不下的(遠超居民所需的)全都投餵過來。


如此一來,會“哭”的孩子倒是不鬧了(甚至吃得肚飽臉圓,撐都撐不下),那不會“哭”的孩子又怎麼辦?


那個高喊“假的,全是假的”的武漢小區,後來怎麼樣了?


瞭解,該小區在當地算是中高檔小區,其小區環境和享受的服務並不算差,因而才能被選作被視察的小區之一,倘若連他們都“吃”不飽,要“哭”著打假,那其它普通小區的情況可能會更糟。(即便他們想要效仿,但領導走不進他們的區域範圍,又如何能夠聽到他們的呼聲?又怎能瞭解他們的真實困境?)


如今,當事小區的物資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而那些沒有機會發聲的小區是不是還在吃著高價菜、買著捆綁的套餐、用著劣質的物資呢?是不是隻能靠著“網上發帖”博得少許關注,或者忍氣吞聲等待解封的來臨呢?


那個高喊“假的,全是假的”的武漢小區,後來怎麼樣了?



這場疫情就像一塊照妖鏡,照出了各種人情冷暖和妖魔鬼怪。光怪陸離的魔幻現實裡,我們不能只被表象迷惑。

我們不光要看到會“哭”的人,更要將眼光放得寬一點,遠一些,看看是不是還有想發聲卻被捂住嘴的人,看一看是不是還有被表象掩蓋住的地方。

期望那些展現在公眾面前的和諧與關心,不是應付敷衍的錦上花,而是實實在在的雪中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