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未曾看過韓劇的我一直把它壓在箱底,直到這個冬天我才發現這部劇的幀幀溫暖,而這份溫暖大概就是它那足以打動人的可貴之處了。這部劇打造了一個烏托邦似的衚衕,裡面沒有兇惡戾氣,沒有醜惡嘴臉,有的只是溫暖人心的人情和親情。在1988年那個沒有網絡也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首爾道峰區雙門洞住著這麼幾戶人家,這正是平凡家庭的真實寫照,從他們中你總能找到屬於你自己家庭的影子。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第一集開場,媽媽們在門前呼喚孩子們吃飯的場景,真的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時候,一樣被媽媽喊著吃飯的我。

1988年,在那個沒有網絡,也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我們的18歲,自認為是在時代的最前沿,歷史上最先開始穿拖鞋式運動鞋,甚至搭配一身牛仔時裝,還攜帶隨身聽,聽著申海轍的歌……”“雖然有冷戰,但內心火熱;雖不富裕,但卻有段內心溫暖的歲月。”相互之間永遠保持著合適的距離、尊重以及無處不在的關心。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有的人看上去有明顯缺陷,實際上有另一面的美好,脾氣暴躁的寶拉其實是個軟心腸,不善言辭的阿澤其實什麼都懂,屌絲之王娃娃魚其實是個做生意的好手。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雙門洞裡父母,是冒著大雨尋找女兒的寶拉媽媽;是專門去買蛋糕向女兒道歉的德善爸爸;是為了做手術的兒子深夜痛哭的狗煥母親;劇裡的每一對父母,都曾打溼觀眾手裡的紙巾。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雙門洞的友情,是少年們的上學路上的嬉笑怒罵,也是成年人不露聲色的互相扶持。

大人們的友情,讓平凡的生活有了色彩。孩子們的友情,則點亮了整整一個青春。劇裡的每個少年,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默默地守護著他們珍視的友誼。就比如阿澤,在衚衕外,人人都將阿澤奉為天才和神話。只有回到衚衕,他才能變成一個可以脆弱的小不點。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劇裡的五戶人家,分開來,有的貧窮、有的富裕、有的殘缺,可合在一起,卻變成了圓滿的一家人。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件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牛奶麵包會過期,保鮮紙會過期,友情也會過期。

人越是長大,生活就越是給我們做減法,減去一些理想,減去一些朋友。或許這才是我們喜愛《請回答1988》的原因吧。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想把一些我認為很棒很棒的臺詞分享給大家:

1、“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2、“或許家人最不懂,但懂不懂有什麼可重要的呢,最終,消除隔閡的,不是無所不知的腦袋,而是手拉手,堅決不放手的那顆心,歸根到底是家人,別說是英雄,哪怕是英雄他爺爺,最後那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邊。”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3、“出了家門從外面世界所受的傷害,各自在生活中留下的傷疤,甚至把家人留給我們的傷痕撫摸的最後一個安慰,歸根到底是家人。”

4、“貧窮有什麼罪啊 ,長得醜才有罪呢。”

5、“大人們只是在忍,只是在忙著大人們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堅強來承擔年齡的重擔,大人們,也會疼。”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6、“只要能讓媽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料理王,再難吃的便當,吞下去就是了。陷在幸福的錯覺中,沒必要急忙說出真相,偶爾,錯覺反而讓人更幸福。”

7、“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嬌罷了。只是適應了環境做懂事的孩子,適應了別人錯把他當成大人的眼神。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8、“沒有再比我的房間更討厭更簡陋的地方了,但是討厭和簡陋的另一種說法,可能是熟悉和舒適。一起度過漫長歲月再熟悉不過的我的所有,和讓我舒適的人,才能真正瞭解我,擁抱我,安撫我。”

如果有部劇可以一直演下去,希望是《請回答19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