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緒左右了我們的生活


別讓情緒左右了我們的生活

01

在第六季《奇葩說》1V1的battle中,大王提到了一個詞:“情緒自由”,她說這是她新學的高級詞彙,這也是我從她那兒學到的全新概念。

何謂情緒自由呢?好奇地去度娘問了一下:在成長過程中,看破別人的喜怒其實與你無關,即使被討厭,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自由運轉,別人的情緒也不會打擊到你的自信。

加一點自己的理解,一個人能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被情緒控制和左右,不受他人情緒的影響,一種身心輕鬆的自由狀態,這是我理想中的情緒自由狀態。

看上去似乎很難,其實只要改變對情緒的錯誤認知,情緒自由的狀態也並非遙不可及。而任何一種改變,都是從接納開始的,接納是改變的起點。

別讓情緒左右了我們的生活


02

一直以為,一個有教養、行為得體的人,要懂得隱藏自己的悲傷與憤怒,因為主觀上認為這些都是不好的情緒,會影響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現實中也的確如此,除了高興之外,很多人會把悲傷、恐懼、憤怒這類情緒貼上壞的標籤,甚至由此斷言這個人在性格上存在缺陷。所以,我們習慣了隱藏,習慣了隱忍。除了隱藏和隱忍,還有另一類人,習慣了毫不控制。

情緒得不到恰當的疏解和釋放,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內耗,深受其害的最終還是自己。

而所有這些,都源於我們對情緒在認知上存在偏差。

情緒,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

無論積極消極、正向負向,其背後都隱藏著未被滿足的需求,都有它獨特的功能和意義,沒有好壞之別。

比如開心快樂,是積極正向的情緒,是非常愉快、滿足的感受。那悲傷呢?除了能說明一個人正處於傷心難過中,還能有什麼?

常聽人說悲傷需要被看見,傷心難過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一味地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會覺得被整個世界遺棄了。

如果有人看見了我們的悲傷,就會有貼心的問候,有溫暖的擁抱,或者只是簡單的陪伴,你也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我不再是孤單一人。

情緒也是關係中的信號燈,我們不僅要識破它的表象,還要尋找它背後隱藏的需求,滿足需求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比如戀愛中的女孩子,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傷心難過,而對方卻一臉茫然,不明所以,這點芝麻綠豆大的事兒有必要這麼生氣嗎!

真是因為這件事本身生氣嗎?不是的。她只是想看到你對她的在乎、對她的關心。而你傻傻的直男表現,在她看來就是沒把她放在心上,對她一點也不在意。這才是引發她情緒的真正原因。

別讓情緒左右了我們的生活


03

很喜歡《頭腦特工隊》這部專門講情緒的電影,每一種情緒在人的生命歷程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小女孩萊莉剛出生時,快樂是唯一的情緒。隨著她的長大,悲傷、憤怒、恐懼、吃驚等情緒相繼出現,成長的過程,充滿了豐富的情緒體驗。

在搬家前,一切都非常順利。誰知,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她陷入從未有過的無序狀態。

為了爸爸的工作,她離開熟悉的家、熟悉的校園,離開心愛的冰球隊和親密的小夥伴,本來對新家和新學校的興奮與期待又被頻發的意外狀況影響。

她內心的孤獨、失落與悲傷沒有及時被爸爸媽媽看到,爸爸在餐桌上的怒吼又火上澆油般激起了她的憤怒,讓她最終做出離家出走的決定。

在她走下樓梯偷偷拿走媽媽銀行卡的那一刻,對情緒的感知已經麻木。

直到坐上遠離這座陌生城市的客車,望著車窗外逐漸遠去的街道,悲傷才又重新回到她的大腦,她跑下客車,回到了爸爸媽媽的身旁。

在推開家門的那一刻,迎接她的是爸爸媽媽關切的眼神和溫暖的懷抱。

萊莉用悲傷向他們發出了一個求救信號,告訴他們,我的生活出現了問題,我需要你們的幫助。

別讓情緒左右了我們的生活


04

悲傷如此,恐懼如此,憤怒也是如此。每一種情緒背後都隱藏著未被滿足的需求,對情緒多一份認知與瞭解,對生活也就多了一份覺察。

我在發脾氣了,我在憤怒了,我傷心了,我覺得委屈,我非常難過,我的心空落落的......

把主語換成“我”,去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減少對外攻擊的傾向,尋找情緒背後真正的需求。

尤其在親密關係的交往中,舍掉“都是因為你我才如何如何”的句式,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美好的改變才會慢慢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