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据说最美的一段是在河南。

说起太行山,就想到学生时代读过的《愚公移山》。愚公住在山的北面,他不仅想去洛阳,还打算把路修到湖北去——一个梦想远方的文艺老汉。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巍巍八百里太行,自北而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衔秦岭,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也是中国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的天然一跃。如此美妙之地,岂可不涉足探访?

分水苑景区位于林虑山北部向东分支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凹腰处,原名“坟头岭”,由于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故改名为“分水岭”。

分水苑是一园林式景区。步入景区,阴雨绵绵仍遮挡不住景区内林荫茂密和鲜花灿烂,令人心旷神怡。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纪念馆主展厅建于红旗渠一干渠外缓坡之上,为半地下建筑,整体形态犹如舞动的红色飘带、似灵动的渠水。

该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改变缺水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修建好的那天,林县万头攒动,在红旗渠留影合照,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

修渠时用过的工具都是自己打造的,如今都完好地保存在纪念馆,作为对那段虽然艰难但却豪气干云岁月的见证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纪念馆里还有国家领导人视察红旗渠留影、

出纪念馆,沿着红旗渠水道前往分水苑。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一座座纪念碑,铭刻着对前人功绩的纪念与赞美。

红旗渠总干渠在分水闸处分为三条干渠,依山远行,深入林州腹地,润泽着林州54万良田。

该建筑长6.5米、高12米、宽13.5米,闸底高程454.44米,海拔低于渠首进水闸底10.31米。闸房上空高擎郭沫若先生撰写的“红旗渠”三个大字,是红旗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结束分水苑的游览,前往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的“青年洞”。一路向北,莽莽太行山是如画风景的底色。

青年洞景区位于分水苑北15公里处,豫、晋、冀三省交汇处。从停车场走向游客中心,一条“红飘带”长廊天桥,其状宛如一条红色长龙显现眼前。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走上长廊天桥俯瞰,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独特的峡谷风光——络丝潭。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走过长廊天桥便到达红旗渠青年洞景区。

景区入口便是百级直直的石阶,一鼓作气攀登,直接到达红旗渠的外渠岸上。

立定后稍喘口气,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太行山的半腰处有一道平整的步道,宽仅一步,如长龙卧山,随山勢蜿蜒千里,不见首尾。

步道两边有栏杆,右侧是绿色渠水,左侧是万丈深渊。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望着潺潺而流的渠水,真是难以想像——一个个血肉之躯,竟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这坚硬的石山上,开凿出这样工整的渠道?太行山间的“浊漳河”穿山而过,没有通道,水怎能穿过去呢?

堤上的雕塑是工程建设的真实写照。盆面测量法、农用小推车推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界碑:每个公社、每个村所修建的渠段,都要用自己的村名树碑刻石,叫做责任碑,负责到永远。这是他们以自己世世代代的乡土之名作出的最诚实的承诺。

沿堤道盘旋而上,绿荫葱茏,凉风习习,若不看向左侧悬崖,还以为是行走在城市里的某个公园内。

一段曲折的上行路,太行山石露出刀切状般犬牙交错的层理。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这样的下行道,看看都觉的腿有点发软。

想当年,林县人民在太行山腰劈开这样一条渠是何等艰辛,从崖壁上留下的敲打痕迹,似乎可以看到修渠民工当时的坚定与沉稳。

军号声声,号令千军。向大自然开战就是一场战争,需要千军万马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军号嘹亮,在太行山上回荡,指挥着数十里工地上的民工进退有序、行动一致,凝结成一个强大的兵团,与太行山博弈。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地处林县最南部的临淇公社属于红旗渠非受益地区,为了修建“红旗渠”这个大局,临淇公社的民工舍小家为大家,承担起凿通“团结洞”的任务。该隧洞长26米、高5米、宽6.3米。临淇公社民工不怕挫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团结之花结出了“团结洞”之果实。

“老炮”也叫烧炮,因这里的岩石属于石英砂岩,石质非常坚硬,锤子砸下去只有一个小白点,修渠民工就决定在这里放“老炮”。他们先找准炮眼位置,打成了直径为1米多、纵深10米余的老炮眼,再装上炸药1000余公斤进行爆破,就这样半座山应声倒下。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壁雕《太行回声》:铁锤叮当,钢钎铿锵,打破了太行山亿万年的寂寞;炮声隆隆,无坚不摧,撕裂了干渴的旧山川。林县人民以渠线为弦,以炮声为鼓,用铁锤钢钎弹奏了一曲重整山河的英雄交响乐章,时代的强音在太行群峰间回响。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太行影像——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修渠工地上10年间持续不断地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于想象的、人们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缔造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

鹰嘴崖是红旗渠通过的一段崖壁,书有“鹰嘴山”三字。举目仰视,上突下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南岸。这里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时,民工腰系绳索、凌空除险的地段。

河南之行,人工天河——红旗渠

一线天,长50余米,宽只有0.4米,仅容一人单身独行,遇到体壮身宽者尚需侧身吸肚才能通过。红旗渠一线天造形奇特,真谓天下一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