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不知从何时起,对大多数人来说,春节最大的意义成了终于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待两三天,完全从工作中脱离出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的日子。自然那些为节日特设的传统项目,哪怕有丁点儿“耗血”的可能,都很难引发兴趣,逛庙会就是其中之一。

庙会的雏形其实源自古代中国最重大的活动——祭祀。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每逢年节,就会聚集在一起,追思祖先的祖先以及众神,仪式期间还伴以音乐演奏、杂耍游行等“春晚”节目……

不过,我们见怪不怪的庙会,却引起了一位名叫范华的法国人类学家的兴趣,他连续20年参加华北地区最大庙会——妙峰山庙会,并将历年庙会的景象,制作成纪录片《妙峰山庙会——四百年的历史》。 在历史上,范华不是第一个拍摄妙峰山庙会的“歪果仁”,早在1927年,美国社会学家甘博就拍摄了最早的妙峰山庙会影像。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除了庙会,甘博还拍摄了其他题材,用摄像机记录了19世纪初的中国。除了甘博,这个时期在中国进行拍摄的外国人还有很多,比如当时的法国驻云南昆明总领事方苏雅,他所拍摄的内容包括军事训练,街头摆摊艺人,甚至官员之间的外交礼仪等等,非常丰富。后来,中国导演也开始进行拍摄,从被看者成为拍摄者,这些作品成为最早的中国民族志纪录片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提到民族志纪录片,也许有人会说,那些与我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没什么意思,况且大多数人就是抱着猎奇的心态看看吧,又有什么意义?

确实,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尤其对于人类学家来说,“猎奇”是他们最大的动力,但站在“人类”的立场上,也是他们永远的出发点。就像影视人类学家朱靖江所解释的,人类学通过对“他者”的研究,发现文化的多样性,也更好地发现自己。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朱靖江

“通过对‘他者’的研究,一方面我们发现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说,人类学的研究让人类的文明多一条退路——当主流文明出现问题,发生崩溃时,也许我们会在其他文明方式中找到可能的选择;

另一方面,人类学更强调的通过对“他者”的研究来理解自我。我们发现了那么多差异后,才会发现我们的文化、社会不是唯一,也不是中心,它只是万千社会、文化中的一种,理解他人,才能更好理解自我。”

——朱靖江

“他者”是什么呢?就是其他人或者其他的文化。在早期的人类学中,西方的人类学家会去研究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非西方社会的文化;而中国的人类学家以前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少数民族。

民族志纪录片,一方面正是这些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则成为我们今天得以回看的文化记忆。

看完这些中国民族志纪录片,才知道什么叫“中国之大”,很多民俗节庆,即便你去过这个地方,也不见得刚好能碰上。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比如,“骂社火”是流传在河南某地的传统节庆活动:两个平时关系很好的村子,在特定节日期间,会到对方村子里互相嘲笑,互相挑事儿,而且两个村子的人都觉得,如果没听到对方的骂,这一年就没过好;

在云南一个“花腰傣”聚居的村子,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风俗叫“月亮姑娘”:某些月份,当月亮变大变圆的时候,当地的女性就会出来,被月亮里的精灵“附体”,她们会丧失意识,开始对歌,跳舞,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当她们清醒后,自己干过什么却完全不知道;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还有传统的蒙古族萨满,离开草原走进现代都市,在祖先曾踏足过的地方为祖先祝祷,为了增强法力,求一根狮子或者老虎的鬃毛,于是前往八达岭野生动物园……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这些影片的导演,往往在拍摄地一呆就是几年、十几年,正如朱靖江在试图解释民族志纪录片与其他纪录片的区别时,有一个角度是,民族志纪录片往往更侧重于深入的,长期的对某一地方或某一群体的文化进行比较深度的记录。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去年在院线上映过的《大河唱》,制作团队在甘肃、宁夏等偏僻的村镇,持续拍摄七百多天,在朱靖江看来,这部影片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院线纪录片当中,“最为自觉遵循人类学影像创作方法和文化价值观的一部”。

“在拍摄者与拍摄对象之间,始终保持着平等的视角,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可剥夺的尊严。”

——朱靖江

不过,影片去年在院线公映时排期寥寥,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是,公映当天,导演们没有在影院站台,反而“送戏下乡”,开着面包车到山沟里给民间艺人们放片子去了。用朱靖江的话来说:这很“人类学”。

如果说银幕、田野似乎仍然与我们有距离,随着新媒体平台的集体爆发,在21世纪,影像文化开始从精英走向大众。一些短视频团体出品了极具话题性的创作,引发全网讨论,比如Aha拍摄的“河北易县奶奶庙”。

视频是新时代的文本”,在快手、在抖音、在B站,越来越多人开始直接把影像作为一种讲述和表达的工具,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可能越来越少借助文字、书本,更多通过影像直接交流。

“每一个人都是作者,每一个人都是观众”,朱靖江认为,这是“人类学纪录片创作和研究的一次非常深刻的转型”。

而无疑,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这样一场“影像变革”之中,这个春节,不妨走进影视人类学的田野,发现“影像中的中国”。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小课主讲人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朱靖江,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专注于影视人类学的教学、研究和影像创作。

订阅课程你将收获什么?

◎ 一部可以观看的全息中国民族志;

◎ 一场穿越百年的中国记忆影像之旅;

◎ 一次与人类学家并肩而行的田野考察。

01 在野与守望

——影视人类学与民族志纪录片入门介绍

何为人类学?

何为影视人类学?

何为民族志纪录片?

02 “被看” 与 “看”

——20世纪“全息民族志”的中国印象

二十世纪三部曲:从“他人”记录的“他者”到百花齐放

西方作者镜头下的中国vs中国作者自己的创作

03 只有记录才能留住——21世纪民族志纪录片之学者篇

河南“骂社火”:你不骂我一顿,这一年没法过了

花腰傣“月亮姑娘”:当月亮又大又圆时……

04 把摄像机埋在土里——21世纪民族志纪录片之独立纪录导演篇

蒙古萨满进京:动物园寻狮子鬃毛加强法力

大兴安岭木帮:真实的“光头强”活得咋样

05 走出象牙塔,搬上大银幕——21世纪民族志纪录片之院线电影篇

网红款:你不可能不知道的“民族志纪录片”

《喜马拉雅天梯》《大河唱》《我在故宫修文物》《二十二》

06 每个人都是作者,每个人都是观众——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可能的未来

乡村之眼:不是镜头捕捉的人,是手持摄像机者

快手、抖音、B站:草根崛起也能爆发学术力量?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影像中的中国

(中读VIP用户可免费领取)

这个春节,不如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