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行測答題技巧:樸素邏輯需要把握的3個思路

樸素邏輯是汕頭公務員行測考試的一個重點題型,這種題目往往給大家的信息很多,測查的就是大家對於信息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準確把握信息的能力,很多考生都覺得這類題目很難,很耗時間,正確率較低。那麼究竟怎樣能夠較快地解出樸素邏輯題目呢,下面中公教育帶大家來看一下在做樸素邏輯題目時要具備的一些邏輯思維。

大家面對這樣的題目時,要學會準確把握這幾個點的信息:

第一點,找確定性信息

第二點,找關聯性信息

第三點,找數量性對應關係

這幾點具體如何把握,中公教育通過一道題目來看一下:

梅蘭竹菊是張老漢的四個女兒。有一次,某客人問起四姐妹的年齡,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說:“蘭比竹小。”蘭說:“我比梅小。”竹說:“蘭不是三姐。”菊說:“我是大姐。”憨厚的張老漢在旁邊補充到:“大女兒和三女兒撒謊呢,二女兒和小女兒說的對。”

問題:據此,按年齡從大到小的順序,可以判斷四姐妹依次為:

A. 梅蘭竹菊 B. 梅蘭菊竹

C. 蘭菊梅竹 D. 菊蘭梅竹

拿到一道這樣的題目,大家在做題的過程中,要優先去看到:

第一點:確定性的信息。就是張老漢的話,根據張老漢的話,是能夠確定四個女兒誰說真話,誰說假話的。

第二點:去找跟確定性信息相關的信息。根據張老漢的話得到大女兒和三女兒撒謊,我們就可以去找跟大女兒和三女兒相關的信息,找到了竹和菊兩個人說的話,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對比一下那一句話更容易判定真假。

竹說的是關於另外一個人的,提到了蘭,我們不好判定蘭是不是老三,也不好確定竹說的真假。

所以我們可以從菊說的話入手,菊說的是她自己,只有一個人,更好判定。既然大女兒說謊,那也就意味著不管誰是大女兒都不可能說自己是大姐,所以現在菊說:“我是大姐”說明菊肯定不是大姐,也就意味著菊說了假話。

第三點:根據數量性的對應關係,說假話的只有大女兒和三女兒,現在菊不是大女兒,菊還說了假話,說明菊肯定是三女兒。

得到正確答案B選項。

這種樸素邏輯題目,大家需要把握這樣的一個邏輯思維,加上對於題乾的理解能力,可以提高大家做這類題目的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