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書法,為什麼被稱為所有朝代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西晉草書名家輩出,最為著名的是衛門書家,索靖和陸機。西晉時衛氏一門在北方地位顯赫,對東晉北朝書家都有重要影響。衛門書家開派宗師是衛覬,他官至尚書令,與尚書郎索靖同在尚書檯,俱善草書,有時“一臺二妙”之譽,衛瓘的書法諸體並善而,妙在草書,他寫的草書,“採張芝草法,取父書參之,更為草稿”。

西晉書法,為什麼被稱為所有朝代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張懷瓘《書斷》中說:“時議放手流便過索,而法則不如之。常雲,我得伯英之筋,恆得其骨,靖得其肉。”可見其草書重筋骨之美。衛瓘的書跡,南朝王僧虔曾收藏一卷,後獻與齊高帝,北宋初刻的《淳化閣帖》中載有其《頓首州民貼》,文曰:“頓首。州民衛瓘惶恐死罪。中闕著敬,望想想懷。在外累年,始爾得還,情甚踴躍。旦至州里,上須節度。明日乃入奉說,欣承福祚。

自白不具。瓘惶恐死罪死罪。”衛瓘此書,橫筆欹斜,左高右低,並非“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乀”筆作內斂狀並非翻波若飛,隱顯楷書筆意,縱觀是作,體態流麗,瀟灑飄逸,其書法被南朝羊欣命為“草稿”。

西晉書法,為什麼被稱為所有朝代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西晉名家的草書,尺牘墨跡,只有陸機《平復帖》保存下來。陸機此帖,向為世所寶,董其昌跋曰:“蓋右軍以前,元常以後,唯存此數行,為希代寶”。明張醜雲:“雲間陳仲醇謂其書極似索靖筆得”。《清河書畫舫》又云:《平復帖》最奇古,與索幼安《出師頌》齊。

惜剝觸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筆法圓渾正如太羹玄酒,斷非中古人所能下手。是帖九行,寫於麻紙之上,墨色微綠,以松煙墨書寫,《宣和書譜》稱此帖為章草體,索幼安在《真跡目錄》中雲:“《平復帖》為西晉名賢手跡,且章草奇偉……

西晉書法,為什麼被稱為所有朝代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楊守敬說《平復帖》系“突穎勁豪解書”,“無一筆姿女君氣,亦云一氣粗獷氣,所以為高”。這些都說明了陸機草書古樸質拙,草法略為不規,但見意趣,而師復帖字體則存隸意,介於章草,今草之同,是草書演化過程中的典型作品。

西晉書法的繁榮狀況,為東晉書壇的大興而奠點了堅實的基礎,自西晉後,迎來了中國書法史上最為繁華燦爛的一幕:“東晉二王”的偉大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