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是你到了廈門才知道的呢?

用戶9461608615489


1,廈門為什麼叫“廈門”?關於這個地名由來,至今仍然眾說紛紜。誰也說服不了誰。

2,廈門島的岸線曾經是曲曲折折的,不斷地填海造地之後,如今從地圖上來看,廈門島已成一個球形。很多地方原來在海里。會展中心一帶曾在海里;老城區有個浮嶼地名,那裡也曾經在海里;篔簹湖,曾經是篔簹港。

3,廈門到金門,最近的地方只有1800米(角嶼到馬山)。在環島路上溜達,手機網絡有時會自動轉換為臺灣那邊的移動網絡。

4,環島路,並不環島。

5,東渡,在廈門島西岸

6,珍珠灣和珍珠無關,是“曾厝垵”的轉音。

7,SM,是商場。

8,土筍凍,對於有些人來說,好像看起來很可怕。別怕,很好吃。

9,很多人,也許是多數人,來廈門、鼓浪嶼,並不是為了體驗廈門、體驗鼓浪嶼,而是為了體驗奶茶。

10,廈門曾經是一個小城市,但如果現在還認為廈門是小城市,那就是一種錯覺。實際上,按照建成區的面積排名,廈門在福建為最大城市,在全國也排名前列。比如,一般來說,多數人都會感覺長沙大於廈門吧,但按照建成區排名,長沙其實在廈門之後。

11,沙坡尾已成網紅,那麼沙坡頭呢?在寧夏?以前廈門真的有個沙坡頭,不過,這個地名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城市改造的時候,就消失了。當時,在民族路、大學路和堤岸工程的建設中,原有的沙坡頭漁港因設施陳舊、面積狹小遭到廢棄,並被填埋。

12,廈門房價很高,然而,倒退一百年,廈門的房價如何呢?1930年代——還排名全國第二呢?只能說,這真是一個奇葩現象。

13,外來人口占比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其次是廈門。此外,在廈門戶籍人口中,尤其是在城區,“新廈門人”佔了絕大多數。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現象11存在。

14,基於13,所以,廈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移民城市。所以,在包容度這方面,廈門和深圳,很是相似。當然,廈門人——出門旅遊超過五天,就開始唸叨“還是廈門好”——的廈門人,沒有深圳人那麼拼。這個城市,廈門人自己住著,感覺舒服,很多人來了,也感覺,挺舒服的。比如,網上有個上海老哥感慨:

15,從表面上看起來,廈門是一個咖啡文化很發達的城市,有非官方數據稱:廈門是人均咖啡館最多的城市,或許的確如此。實際上,廈門茶風更濃,不過,大家一般都是在家裡、公司裡喝茶。

16,成都有壩壩茶,其實廈門也有。金榜公園有露天茶座,成都的朋友來了之後,說:“這就是廈門壩壩茶嘛。”

17,暫且不論咖啡館密度,廈門大概是人均公園最多的城市。還有很多地方,比如環島路、比如杏林灣沿岸,都有大片的綠地等公共空間,雖無公園之名,但有公園之實。這樣的公共空間很多,應該是讓廈門刷出宜居度的一大原因。

18,廈門有什麼優勢?——廈門沒什麼優勢。創業環境不如北京、杭州,教育水平不如武漢、南京,自然山水不比桂林、拉薩,城建水平不如上海,醫療水平在省內大概也是不如福州……廈門很有優勢。廈門的優勢在於,這是一個各方面比較均衡的城市。是的,論單項,總有很多城市強於廈門,甚至碾軋廈門;但是,如果尋找一個兼具經濟不錯、教育不錯、氣候舒服空氣也比較乾淨等特點的城市。這樣的城市,很少,廈門恰恰是一個。

19,常用的一句形容閩南人的話是“愛拼才會贏”,但是,若是我們把廈門看做一個人,把泉州看做另一個人,那麼,一個常見的現象是,泉州負責“拼”,廈門負責“贏”。比如,很多泉州企業的總部,到廈門了。哎,這一點,讓許多泉州人民,感到憤憤不平。孩子長大了,就成廈門的了。

20,以前,真的只有島內才是“廈門”,島內的人出去辦事,比如去了同安,同安那邊會說“你們廈門……”,現在,跨島發展讓島外很多地方前景可觀,不過,速度還是有點慢。比如,廈門的集美新城、成都的天府新區,幾乎同時起步,但是速度可是大不一樣。

21,有些路名,屬於工程名,非正式名稱,比如“市府大道”,它在地圖上並不存在,然而廈門人都很清楚,市府大道在哪裡。

22,廈門的“根”,其實在龍海。明末,月港(今龍海境內)崛起,為東方大港,興盛一時,但由於月港作為港口的條件不佳等原因,月港貿易轉移到了廈門港,令廈門做為一個貿易城市一躍而起。之前,雖有“廈門城”,即中左所所城,但那只是一個要塞,就和鎮海衛、高浦城(今廈門杏林境內)一樣,與“城市”無關。

23,廈門是華僑文化最為顯著的城市,其他城市,如廣州、泉州、福州等,雖然也都是僑鄉,但也都有著更為深厚的主流歷史,華僑文化只是支脈,但廈門,幾乎完全是由華僑之力而轉型為一個現代城市,如中山路等騎樓老街、鼓浪嶼上的老別墅,再如廈大、集大、雙十中學……幾乎皆出自華僑之力。

24,一個歷史梗——“葡萄牙”誕生在廈門。為什麼?“葡萄牙”的原文是Portugal,音譯當為“葡萄乾”嘛!為何是“牙”不是“幹”,哇嘎哩貢,你用廈門話念一下?明末,來華傳教士利瑪竇曾把Portugal翻譯為“波爾杜葛爾”,以官話發音來說,這個翻譯很準確。晚清,來廈傳教士雅裨理協助“正眼看世界”的徐繼畬創作《瀛寰志略》,由於雅裨理講的中國話是廈門話而非官話,“Portugal”的音譯,即成了“葡萄牙”。徐繼畬採用了雅裨理的翻譯,也將“波爾杜葛爾”一併附於書中。久之,“波爾杜葛爾”因佶屈聱牙,漸被國人摒棄,“葡萄牙”琅琅上口,很自然地沿用了下來。


廈門故事島


在廣東汕頭呆了7年,被朋友叫過來廈門,那時第一次知道醫保社保概念,原來在廈門上班可以交醫保社保小孩上學可以在廈門上,小孩也有醫保社保。要知道汕頭到現在沒有一家公司給外來工交醫保社保的。上市公司都沒有,只有給一些汕頭本地的交。造成外來工子女無法在汕頭上學,要上學可以要交6萬塊寄讀費,因為現在不允許有寄讀費,就搞了個變相的叫做“自願贊助汕頭老人協會”金額6萬元。我很慶幸朋友叫我過來這個美麗城市廈門,我很慶幸小孩可以不交一分錢在廈門上公立學校。


煙雨山神廟


廈門管旅遊的領導智商堪憂,就一個名片景點鼓浪嶼管的都不如村裡的景點,上島屁大點的距離船票要35一50,位置好方便的碼頭讓本地人專用,外來的客人趕到又偏又遠又不方便的碼頭,有這樣待客的嗎?上島船和黑車一樣。繞遠道不方便還多收15元。賣票的大廳一大排售票機不收現金不支持支付寶和微信,用了兩個大家都不知道的支付軟件。沒人用,擺設奇葩。島上一碗牛肉麵要46元5個小丸子要15比美大機場。一個雕像還圍上收費。能不去還是別去了,真的坑,大坑。


紳士6304


到了廈門我才知道,廈門沒有我想想的好,更沒有電視上宣傳的那麼好,城市倒是很乾淨,就是沒有什麼景點可看,一個鼓浪嶼讓我非常失望,海水也不是藍的,甚至有沒有處理的生活汙水就直接排入大海,雖然是好地方,但我不知道會去第二次。


天山紅旗


說說我為什麼來廈門吧。我也是工薪階層,來廈門定居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直到09年因為次貸危機才讓我有機會在廈門買房定居,賣掉泉州的房子,換到廈門。廈門給我的感覺是,和諧、包容、美麗、清新。廈門是獨特的,當大家都唯GDP事從時,廈門幾十年如一日,堅定的走綠色發展道路,重文化,重民生環境,重服務,拒絕汙染。肯能很多人要說廈門房價這麼高,還重民生嗎。但我要說的是,我09年買房時,島內要買房取得戶口,需要150平以上才有戶口,光這一項檔了多少人落戶。另外廈門也是全國第一個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這在廈門這種小城市來說是不易的。我想,廈門要是放開限制,加大土地供應,廈門人口翻倍,GDP翻倍也不是不可能的。也正因為它的堅持,才有了今天獨特的廈門,一個在廈門生活後,不易適應其它地方的城市(當然前提是沒有很大的經濟壓力)。


美麗中國歡迎你


到了廈門才知道我大深圳是這麼好


_右_左_


在廈門呆了一年吧,在沙坡尾咖啡店工作。以前以為廈門咖啡店很多,咖啡師很牛,然而並不是這樣。以前以為在廈門很容易找女朋友,然而並沒有。廈門值得懷念的就是吃的,其他的沒啥的。


擼貓或者被貓擼


發現廈門是座名不副實的城市,太失望了


用戶403892619159


如果是想在廈門發展,結婚生小孩也在廈門讀書。那就注意教育問題。還有廈門的房價肯定會要人命。再者廈門沒什麼輕工業大公司,對個人發展晉升比較不利。適合旅遊行業發展。

總體來講只合適過度,不適合長居久住


帆船36406551


廈門,不適合買房定居的城市。。。 大家理解的廈門,以為是很小,就只有那個小島,但實際是廈門島四周的大陸區域,幾乎都是廈門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