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疼痛的認識和治療變化,中西醫結合豐富治療方法


肩關節疼痛的認識和治療變化,中西醫結合豐富治療方法

對於肩關節疼痛的認識和治療在近二十年裡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因為時代的變遷,尤其是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會使疼痛譜發生變化。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肩關節的疾病主要是骨折和脫位,以及肩周炎。當時由於對肩關節解剖結構認識的膚淺,核磁共振沒有普及,大眾體育健身不普及,人們的身體素質,尤其是骨骼肌肉的強度比現在要強,因此當時並沒有認識和發現肩峰撞擊症,肩袖損傷, 盂唇損傷等疾病。現在隨著時代的變遷,上述疾病逐漸細化,診療手段也增加了手術、關節穿刺、康復等手段。中醫骨傷科醫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敏銳的發現了疾病譜的變化,與時俱進,調整治療思路,在原有的正骨手法基礎上,迅速接受了現代化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不墨守成規,將肩關節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再一次豐富起來。

肩關節解剖的認識,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主要是肱骨頭鄰近的骨骼解剖。而現在對於肩關節細分為五個關節:第一肩關節是盂肱關節,有肱骨頭、盂唇和肱二頭肌長頭腱;第二肩關節是肩峰下關節,對於肩峰形態的研究現在非常深入,肩峰骨質對於其下方肩袖的磨損,是慢性肩痛的第一原因;第三肩關節是肩鎖關節;第四肩關節是肩胛胸壁關節;第五肩關節是胸鎖關節,這種解剖認識上的深化,直接導致了診斷的細化。

核磁共振對於肩關節疾病的診斷作用是X線無法替代的,尤其是對肩袖、盂唇、肱二頭肌等軟組織的損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原來很多的長期慢性肩痛,一直按照肩周炎治療,最終經核磁診斷為肩袖的斷裂而手術治療痊癒。

現代社會的變化有兩個方面。其一是人們由於整體的工作生活強度的下降導致整個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尤其是長期伏案工作,沒有體力活動的人群,這種退化更為明顯,表現在肩關節主要是肩袖和肱骨頭軟骨的退變導致的肩痛。而另一方面, 大家的健身意識增強後,各種體育運動,如羽毛球,廣場舞等過度活動肩關節的運動項目導致了肩關節的損傷和疼痛的增加,這時候如何既鍛鍊了肩關節,又預防運動損傷,是個需要科普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