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7個賣課微信群,終於明白所謂的社群運營是什麼?

為了買課,我加了7個賣課社群,數據分析3個、寫作2個和育兒2個。發現了賣課社群的

基本運營套路

每日分享(早安雞湯、新聞速遞、知識tip)+專家大佬分享互動(免費/9.9-39.9低價體驗課,勾起求知慾)+紅包轟炸(小恩小惠,拿人手軟)+作業打卡(全勤獎勵)+限時限額優惠(再不搶來不及的緊迫感)。

#社群運營#

一、社群用戶來源合作公眾號和各類課程平臺

1)軟文製造焦慮,別怕,我們帶你飛!

通過合作公眾號和各類課程平臺上傳試用課宣傳造勢,軟文製造焦慮,這次我們帶給你機會讓你改變。順勢推出N天訓練營/價值XXX元/XXG資料免費送。

所謂的訓練營,宣傳海報大多是這樣的:

市面上虛高的價格,不實用的課程。

我們誠意打造業界最良心的高品質課程,讓你XX天/月轉崗成功/入職大廠/成為行業精英!心動不如行動,早鳥價X9.9,後續每增加100人,價格漲100!!!

訓練營課程價格一般集中在0/9.9/19.9/29.9/39.9。所謂的訓練營就是一套免費的體驗課。正因為這才一頓午飯錢的付費,也讓運營轉化效率更高。雖然價格不貴,但人天生就對花了錢的東西更在意。

2)加小助理拉你進群交流學習

課程報名或資料獲取需要加助教,進群。進群后給你甩一堆百度網盤鏈接,這種是最low的,大概感覺就是網上搜集了一堆垃圾來糊弄我,沒有誠意。

二、社群組建完畢,請開始你們的表演吧!

能讓社群活起來有轉化才是好運營

1)不定時紅包轟炸,動動小手把群置頂吧!

群成員增加20人紅包來一波,討論專業問題超過30分鐘紅包來一波,報名正式課程紅包來一波,助教心情好來一波…

加了7個賣課微信群,終於明白所謂的社群運營是什麼?

2)發佈課程計劃,打卡任務,課前預熱!

自我介紹,類似宣誓模板。大傢伙都是有追求有信念的人,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營造學習氛圍。小白加熱心網友互動起來,潛伏在群裡的隱蔽助教動起來,你懂的!熱心網友紅包獎勵發起來。

3)敲黑板,專家分享上課啦!

課後進群答疑互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內容淺嘗輒止,讓你總想探探究竟。那麼告訴你這是體驗課,時間有限,只能大概梳理脈絡。如果想深入學習,可以私下找助教了解正式課。沒錯,就是這麼低調,這樣才能讓你感到群裡沒有一片片的廣告刷屏,良心啊!

4)學習任務打卡,全勤獎等你拿

助教每天點對點提醒你要學習啦,服務就是這麼貼心!

5)課程結束的前兩天,轉化的關鍵時機

群內重要公告,廣告時間到!

鑑於大家對我們的正式課程很感興趣,我們請老師來詳細講講我們的課程吧。另外重磅好消息我們還申請了20個限時優惠名額,先到先得!有報名正式課程的,助教會紅包走一波。

大家都很踴躍啊!我要報!我要報!助教寶寶私聊。。

群裡不定時優惠名額倒計時

文案如下:

已有如下n位報名正式課程**** ,紅包來一波,其他要報的同學抓緊咯!

優惠名額僅剩最後x位,想報的夥伴抓緊咯!

如果名額報完,會改成‘’鑑於大家報名太過熱情,我們又申請了10個名額‘’。

我初步估算最後100人的群轉化20個人左右,不知道里面是否有水分。不過這轉化率看著真的誘人啊。

6)畢業總結,填問卷發紅包

大家幫可愛的助教老師填個問卷唄,根據填寫人數發紅包哦。一分鐘的問卷還是很多人填,這對後期的運營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三、都是社群運營,為什麼轉化率千差萬別?

對照看下下面幾個案例,有沒有中招

好了,我們再來看下幾個實際案例

1) 單個群的人數不能太多,建議最多不超過200

人太多助教無法兼顧,機器人效果比真人差太多了。可以在一期課程結束後,群內短時間內沒有轉化可能,用機器人進行後續日常維護。

2) 管理員自娛自樂要不得

管理員一個人勤勤懇懇發早安分享,上課提醒。沒有交流互動的群,遲早會淪為廣告拼購群。交流互動的氛圍是可以造起來的。沒有轉化,建再多的群都沒用。還不如踏踏實實經營好少數幾個群。

3) 體驗課一定要收費

雖然體驗課對於平臺來說成本非常低。但是收費可以幫你過濾無效的用戶,社群用戶質量會大大提高,轉化效率也高。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對的地方。

4) 給社群設置經營有效期

  • 引導到新群對群用戶進行過濾,活躍用戶引導到新群,篩選高價值用戶,進行針對性服務。
  • 到期放棄經營,也可以眾包給活躍粉絲

體驗課程結束後一週沒有轉化的群基本可以放棄經營,這群用戶再轉化可能很小。反正助教已經加了每個人,只要你想,朋友圈偶爾也可以發個廣告的。或者發展幾個核心粉絲,給予一定的福利,讓他們來經營。

注意啦:本文特指的是賣課類的社群,非會員核心粉絲運營群。這類群的目的就是要轉化為付費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