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完美關係》中看“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由黃軒和佟麗婭主演的《完美關係》正在熱播,到目前為止,《完美關係》呈現出來的關係,都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戀人關係,不完美的夫妻關係,不完美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正如我們生活的世界,處處充滿了不完美。劇中人物性格及故事情節引發高度關注,關於職場、關於出軌渣男、關於原生家庭,觀眾熱議話題不斷,頻頻上榜微博熱搜。這其中談論最為熱烈的,就是關於原生家庭對於孩子性格的塑造及個人成長的影響。

從《完美關係》中看“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男主角衛哲有一個缺席的父親,從小對他不管不顧,還有一個“熱情盲目”“愛情是天”反覆不斷離婚結婚離婚結婚的母親。由於從小經歷和見證了父母婚姻的不幸,致使他對愛情和婚姻持懷疑態度,沒有辦法跟異性維持親密關係,極其牴觸異性肢體接觸,還患有嚴重的急性焦慮症,時不時地需要接受心理治療,併成為一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他看起來非常強大,其實內心一直住著一個脆弱的孩子。

第十九集中,衛哲失控焦慮症發作,起因就是他在悉尼,親眼目睹約翰的妻子面目猙獰地對她幼小無助的女兒惡語相向:“我真是受夠你了,又把盤子給我打了!你跟你那個沒用的爸爸是一樣的!”“我養不了你了,你找政府去養你,你去啊你!你給我走!”“我求求你了,你也走吧!”我真的快被你累死了”“你看看你身上這吃的喝的,哪樣不需要錢?我們家沒錢了,你知道嗎?!”

從《完美關係》中看“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從《完美關係》中看“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小女孩絕望地承受著媽媽的垃圾情緒和語言暴力,這一幕幕觸發了衛哲內心的脆弱和痛點,致使他想起一直刻意迴避的痛苦不堪的童年記憶。是的,正如衛哲質問的,憑什麼要讓一個孩子承受這些原本不該由他承受的?明明是大人無能,處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卻讓孩子整天處在被打罵的成長環境裡,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做父母?父母該是孩子最親最愛的人,為什麼生活中會有這麼多人遭受的最大傷害恰恰是來自於父母?

劇中還有一個深受原生家庭傷害的人——江達琳的閨蜜邦尼,因為極具代表性,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有類似的角色,像《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她們都有一個重男輕女的媽媽,一個永遠被偏愛溺愛又不成器的弟弟,一個永遠像吸血鬼一樣不斷壓榨她們的原生家庭。

從《完美關係》中看“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邦尼也一樣,從小被忽視,為了能夠爭取上學機會為了能夠賺得學費受盡了苦累,拼盡了全力擺脫自己那個一直想逃離的家,痛恨別人叫她“馬邦尼”,努力活得光鮮亮麗,努力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給自己打造出一個自我保護的美麗外殼,因此外殼被打碎的時候才會崩潰難堪,歇斯底里。

家庭環境是孩子出生後接觸和生活的第一個環境,它對於孩子的影響既直接又深刻。家庭環境不止對一個人的性格塑造有著很大影響,還對一個人的品性的形成和才能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糟糕的家庭關係,緊張的夫妻關係,經常爭吵打鬧的生活環境,在破壞孩子安全感、幸福感的同時,還會導致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他們會忍不住想:都是我不好,是我不夠聽話,都是我的錯,才讓媽媽/爸爸生氣,他們的痛苦都是我造成的,如果沒有我就好了……這樣陷入自責和自我否定的漩渦,長大後也會有很低的自我價值感,自卑,自尊心容易受挫,甚至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

從《完美關係》中看“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曾經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著有《人性的研究》《自卑與生活》《自卑與超越》等知名作品,他曾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至理名言:“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很多在糟糕的家庭關係中長大的孩子,傾盡一生都在治癒自己童年時期受到的傷害。而在愛中成長的孩子,更容易成為一個內心溫暖的人,會回報給這個世界更多的愛。

從《完美關係》中看“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重視家庭環境的影響力,如果想要孩子成長為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陽光的人,首先我們要從“拒絕語言暴力,好好說話”開始,努力為他們的成長打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讓家成為避風的港灣,讓家成為堅實的堡壘,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一個良性溝通的榜樣。

其次,在一個健康的家庭關係中,永遠是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正如之前流行的一句話: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古語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才能齊家,夫妻作為家庭關係中的成年人,要時常自省,不做情緒的奴隸,不讓孩子成為自己糟糕情緒的“垃圾桶”,要有直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擔當,這樣孩子才會成為一個懂得愛自己也有能力愛別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