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上的守護者(文,韓紅)

——新冠病毒防控見聞隨想

正值萬家團圓,喜迎新春佳節之際,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

正陪著97歲高齡的老父親準備包餃子的我,接到疾控所關於疫情防控值班和旅客列車消毒命令,立刻繃緊神經,意識到疫情的嚴峻,遂即丟下手中的麵糰,離開老父親家,直奔防疫一線。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這個舉足輕重的作用自不必言說。疫情期間,大動脈的責任更加重大啊!鐵路先行,不僅僅體現在交通強國上,疫情防控,鐵路這個大動脈也當仁不讓,不甘落後啊!

就在我們鐵路防疫人員給站車指導疫情消毒幾天後,我看到各個住宅小區都安排了疫情防控人員。我意識到他們守護的只是幾百或是幾千人的小區,而作為鐵路防疫工作者的我和我的同事們守護的則是涉及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人的安危。搞好鐵路疫情防控工作,不只是全國鐵路人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它關乎千家萬戶和鐵路職工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生命安全。

我和我的同事們能做的是要我們值班期間指導消毒過的車站沒有一個旅客帶病毒進站上車;是要我們指導消過毒的旅客列車上沒有旅客和我們的乘務人員染上病毒。疾控人員包保各單位,要努力做到的是不發生疫情借鐵路傳播;不發生鐵路單位疫情流行;不發生職工群體隔離留觀事件……

大動脈上的守護者(文,韓紅)


在值班和車上指導消毒期間,我往返於家、單位、指導消毒的車站和旅客列車上,我看到聽到的一幕幕真實場景將永久地定格在我心裡,成為我日後永遠值得珍藏和回憶的記憶……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情況越緊急,形勢越嚴峻,共產黨員越要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一線,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到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堅強的黨組織,哪裡就有衝鋒的共產黨員。

我看到疾控所交流群裡所領導們一大早發出的一個又一個疫情防控措施通知,就想起自己前一天晚上8點多準備上車消毒前,看到領導辦公室的燈依然亮著,無疑那個時候領導們又在夜以繼日,運籌帷幄,超前預想,積極謀劃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各種措施。是啊!正是他們和像他們一樣的領導幹部,為大動脈的安全暢通,築起了一座座防控疫情、守護安全的堅強堡壘,成為幹部職工的“主心骨”。而鮮為人知的是,此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是我們呼鐵疾控所繼鼠疫疫情解除沒過多少天后,所領導帶領廣大幹部職工投入的又一場沒有硝煙的緊張戰鬥……

大動脈上的守護者(文,韓紅)


我聽到去年身體欠安至今尚未完全康復的包頭分所所長郭來有,除夕夜顧不上吃頓年夜飯,親自接送急需的醫療防護用品。為的是保障前線防疫戰士的生命安全。在疫情面前,這位黨員領導幹部,完全將自己有恙的身體和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彰顯了“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黨員本色。

我聽到病媒生物監測科主任楊豪,大年初一晚10時許,身先士卒,帶領科里人員趙興立,李曉春,李岸澤等,全副武裝,前去動車所給D5047次車底徹底消毒,而這列車上有發熱人員剛剛被地方疾控中心接走。近4個多小時的消毒工作結束後,他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裡已是深夜2點多。您可知道,這位老主任,親歷過非典,今年臨近退休又趕上新冠病毒肆虐,他不推不諉,老當益壯,以疫情當前,捨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為自己的人生履歷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聽到負責審核彙總集團公司各疫情包保單位報表工作的趙永東,在包保責任群裡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回覆著包保人員的各種提問。下午3點多我和她通話時得知她還沒顧上吃午飯,我的心彷彿被扎似的疼,不禁潸然淚下。本打算為她送飯,卻被婉拒。她將集團公司61個單位的報表審核彙總完,精疲力盡地回到單身宿舍已是夜晚11點多了,而這一天恰恰是正月十五團圓日。可這樣的團圓日,她卻不能回包頭陪伴母親。正所謂:疫情期度佳節,守崗為樂,團圓日不團圓,志在防疫。

一時間,同事們在群裡紛紛為這位身材弱小卻有責任擔當的小姑娘點贊加油道辛苦,更有甚者悄悄給她拍了照,真實地記錄了她工作時的模樣,照片上還附著“工作認真負責,電話手機呼叫不停,我學習的榜樣,加油!”、“這孩子真能幹,很棒”等字樣。瞬間的定格,成為印刻在我和同事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記憶……是啊!有哪位同事不佩服她對工作的履職盡責,嚴格審核把關?又有哪個做父母的看著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的這位姑娘為了報表的準確無誤和及時上報,一直堅守崗位,廢寢忘食地工作而不心疼不動容呢?

我看到辦公室的老同事、退役軍人武友,疫情期間每天晚上7點半到11點半左右,全副武裝,不辭辛苦,堅持不懈地開車接送為動車所動車消毒的同事和恆諾人員,沒有絲毫怨言。他說自己2003年經歷過非典,今年就要退休了,又趕上了新冠病毒疫情,在這個非常時期,能為疫情防控盡點微薄之力,站好最後一班崗,退休後回憶起這些事來,也不枉自己是一名疾控人,更不枉自己曾經是一名軍人。是啊!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而這名普通的老黨員、老同事,就是發揚了這種優良作風,不忘軍人和共產黨員的本色,用他的行動詮釋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使命擔當。

我看到每當我晚上近11點上車消完毒,怯怯地走在只有我一個人的小地道里,迎面射來的那一束我所熟悉的燈光時,我便不再害怕,那是先生特意為我打開的車燈,為的是給我驅逐黑暗,照亮我回家的路……

大動脈上的守護者(文,韓紅)


是的,心中有愛就是最好的初心,心中有責就是最大的擔當。疫情期間,我們是大動脈上的堅守者和守護者。無數個鐵路工作者和我一樣,都意識到責任的重大,都在盡著自己的責任。而家人們則成為我們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最堅強的後盾。有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我們才能更加踏踏實實地、義無反顧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不僅僅看到了我們衛生防疫人員的鐵肩擔道義,我也看到了被抽調負責具體消毒工作的恆諾人員,他們上車消毒,並未因為只是一個小門把手就放過,也不曾因為廁所門沒打開就繞過,而是主動要求列車員打開廁所和乘務室的門,恨不得把每個角落都噴灑到位,不敢有絲毫虛假和懈怠,還時不時地提醒乘務人員做好自我防護……就這樣給一個車底10幾節車廂消毒下來,他們早已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可剛剛走出出站口不遠,看到地方防控人員為下車的旅客登記信息,他們又毫不猶豫地給這些工作人員的桌椅周圍開始消毒……我在想:難道他們不知道此時已是晚上10點半多了嗎?難道他們真的是鋼打鐵鑄的嗎?難道他們真的不害怕嗎?

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他們自己都還處於危險中,卻忘不了去關心素昧平生毫不相干的其他人。此刻,我真正體會到了對工作的負責,就是對生命的負責,這才是真正的人間之大愛啊!

雖然我負責指導他們消毒,但是因為彼此全副武裝,直到現在都不識廬山真面目。也許疫情結束後,我們依然只是路人,但他們的言行卻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我心裡,必將永遠激勵著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們中好多人也和我們許多的防疫人員一樣,從消毒那天開始就已經沒回過家了。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都擔心自己稍有不慎將病毒帶給家人,可在這本該是萬家團圓共度新春佳節的日子裡,距家甚至只有幾百步之遙的逆行者們,也只能反覆地演繹著大禹治水的故事,堅守著自己的崗位,而對家人別樣的思念卻從未曾停止過……

太多太多的感人場景,無不令人一次次淚目。大家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勇敢地扛起肩上那大動脈的責任,舍小家,顧大家,重保障,顧大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要關頭,化身為最美的“逆行者”,為大動脈,為大中國的平安聚力前行,夙興夜寐,忘我奉獻。

大動脈上的守護者(文,韓紅)


眼睛向內看到我們鐵路幹部職工勇挑責任的同時,外部的人和事也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在車站,我看到旅客們似乎比平時更加自覺了,主動伸出胳膊配合客運人員測量體溫,這是以前很難看到的。以前,感覺旅客和我們的車站服務人員似乎是敵對關係。那時旅客過安檢,常常處於被動被檢狀態。我曾看到聽到過有的旅客面露不滿神色,嘴裡嘟嘟囔囔,嫌我們的客運安檢人員太麻煩,認為有什麼可檢查的?現在卻變成了默契關係……所有這些,讓我看到了全民素質的提高,也看到了面對疫情時彼此都主動承擔起的責任……

我深深地體會到,特別在疫情當下,大動脈的安全,靠的正是全路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紮緊籬笆,嚴防死守,萬眾一心不畏難,眾志成城齊抗疫,我們才能打贏疫情阻擊戰,早日與親人朋友再團聚。

盡收眼底的這一切,讓我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只盼著疫情早點兒結束,小區儘快開放,所有的交通都解封,大動脈依然暢通,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是的,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明媚的春天就在眼前。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與全路、全國人民一起在叢中笑!


大動脈上的守護者(文,韓紅)


韓紅,出生於內蒙古,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工程師,喜讀書善思考,於淡雅的文字中行走、優美的旋律中謳歌。代表作有《五代人的百年鐵路夢》、《父親的生活品質》、《永遠跳蕩的激情》、《他為奔騰的大黑河樹碑》、《臘八蒜香飄》、《擁你入心》、《只盼時光慢些行》、《最難駕馭的唯有人的思想》、《感悟在父母和兒孫間》、《父親的建國70週年紀念章》、《宅在家中的沉思》——評王利田佳作《敬畏自然》等散文和詩歌,作品散見於《今日頭條》、《鐵馬》、《內蒙古鐵道報》、《北方新報》、《北國風光》、《幽谷喬木》、《蝶舞霓裳詩書畫》、《中華文藝》等各類報刊雜誌和文學藝術平臺,榮獲《中華文藝》“當代精英杯”全國文學大賽一等獎和盛世經典當代散文領軍人物,有的作品被收入書刊出版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