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恢復堂食,許留山因欠租被清盤,全國新增餐企下滑超六成

導讀:一週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2241字;需6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01

最前沿

1.

海底撈恢復營業,消費者仍保持克制

3月11日,海底撈在微博宣佈,3月12日起海底撈火鍋在15個城市,首批85家門店將恢復營業,提供堂食。

其中,首批恢復門店堂食的城市中包括成都、杭州、佛山、海口、南京、廈門等地,北上廣深均不在列。

根據這份營業門店表,記者走訪了杭州市多家海底撈門店,所有門店營業時間從原本的24小時縮短到10小時,即10點營業,22點歇業。

其中,湖濱銀泰店由於排風扇問題首日要等到下午五點才能營業。

還未開業的海底撈慶春路店店員告訴我們,現已營業的門店處於試營業狀態,未開的門店預計在3月17日試營業。

和社交平臺上網友們直呼“太想念海底撈了”的熱情相比,恢復堂食第一天的海底撈顯得有些冷清。

海底撈恢復堂食,許留山因欠租被清盤,全國新增餐企下滑超六成

杭州城西銀泰海底撈店員告訴我們:“今天是海底撈疫情後恢復營業的第一天,公司除了微博也沒有多做宣傳,估計客人們還不知道,今天應該不需要排隊了,晚飯時間點客人會再多一點。”

當天11點30分,這家門店僅僅接待了6張小桌和1張中桌。

目前,所有門店入場均需消費者出示健康碼並測體溫、噴灑消毒液、登記姓名和身份證號。

2月,海底撈江蘇常州一家海底撈門店傳出曾有確診病例用餐,此次再次開放堂食的海底撈對防疫工作格外謹慎。

讀sir點評:海底撈恢復營業,至少給投資者們吃了顆定心丸。

2.

疫情下的星巴克:單店銷售銳減78%,季度銷售額砍一半!

近日,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發佈公告表示,在中國大陸的2月同店銷售比去年同期銳減78%;

受此影響,星巴克預估中國門市第二季度銷售額或將“對半砍”(星巴克財年從每年9月底-10月初開始計算)。

據CNN報導,在疫情爆發之前,星巴克原本預估中國門市Q2銷售額將會增長3%,但1月下旬疫情開始爆發,星巴克被迫暫時關閉了一些門店。

加上營業時間縮短,客流量銳減等因素,星巴克現在預估中國門店第二季度銷售額將會減少50%,至4-4.3億美元。


銷售干擾加上門市暫停營業期間持續支薪,預估將使該公司的每股盈餘減少15至18美分。

海底撈恢復堂食,許留山因欠租被清盤,全國新增餐企下滑超六成

但星巴克CEO強森(Kevin Johnson)和CFO格里斯麥(Patrick Grismer)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依然表示,這些財務影響是暫時的,對星巴克品牌的實力,以及對星巴克在中國業務的長期盈利和增長潛力充滿信心。

本季度業績的大幅下滑,也可能讓星巴克推遲在中國開設門店的腳步。

星巴克表示,基於疫情擾亂營建活動,今年度的部分開店計劃可能延到明年。

此前,星巴克一直將中國大陸視為美國以外的關鍵市場,並以每15小時開設一家新分店的速度擴張。

讀sir點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02

最沉重

1.

香港老字號甜品店許留山欠租被起訴,去年至少12間店鋪結業

據香港媒體報道,被多名業主追討店租的香港甜品品牌“許留山”,本週三再遭權記玩具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清盤。根據香港司法機構的網頁顯示,案件已排期6月3日處理。

據報道,許留山在今年1月曾指出,過去數月已關閉10餘間門店,主要集中在旅遊區和個別住宅區。

海底撈恢復堂食,許留山因欠租被清盤,全國新增餐企下滑超六成

許留山表示,公司業務受“修例風波”巨大沖擊,來港遊客急劇減少,導致其傳統旅遊區門店業務減少六至七成。

除被清盤申請,許留山位於藍田匯景廣場的分店再遭業主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收回店鋪,以及追討去年10月開始拖欠的逾19萬元租金。

許留山是香港一間連鎖甜品店,專門售賣甜湯、甜品和小食,以芒果為主要材料,深受遊客和香港市民的喜愛。

讀sir點評:“修例風波”+疫情影響,香港餐飲行業的未來岌岌可危。

2.

全國新增餐飲企業同比下滑超六成,湖北僅新增3家

12日,天眼查公佈數據顯示,2020年2月1日-3月12日,全國新增餐飲企業僅53129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4.9%(2019年2月1日-3月12日,全國新增餐飲企業151352家)。

分地域來看,新增的餐飲企業主要集中在貴州、廣東、四川、福建和山東。

其中,疫情中心的湖北省,餐飲業基本停擺,在此期間僅增加了3家餐飲企業,而去年同期則新增了3810家。

讀sir點評:都說2019年難,沒想到2020對餐飲來說,更艱難。

3.

漲價0.5元,河南兩燒餅店老闆涉嫌串通漲價被立案查處

2020年3月2日,河南省孟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規範指導食品餐飲行業復工復產和日常市場巡查中,相繼發現城區及周邊多家燒餅店同時出現了大幅漲價現象。

執法人員當即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起涉嫌串通漲價的違法行為。

該局物價檢查所和有關轄區市場監管所馬上分頭行動,順藤摸瓜,展開調查。初步查明,這是一起涉嫌串通漲價的違法行為。

2019年末,河陽辦緱村商業大街喬依喬燒餅店店主喬某軍和會昌辦龍首街張華油酥燒餅店店主郭某霞,以經營的燒餅利潤低為由意欲單獨漲價,又怕遭到消費者和業內同行的抵制,於是商定鼓動整個燒餅行業普遍漲價。

以喬、郭二人為發起人,喬某軍為群主,召集39家燒餅店店主建起了“孟州燒餅”微信群,鼓動串通從2020年元月1日起,將普通燒餅由單價1元漲至1.5元,油酥燒餅由1.5元漲到2元,並委託專人制作漲價告示牌分發到各家燒餅店。

在他們的操縱下,孟州市城區及周邊的燒餅店從年初至今同步上調價格。

在燒餅原材料、人工、水電等成本沒有出現明顯上漲的情況下,兩種燒餅的漲幅分別高達50%和33%,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強烈不滿。

喬某軍、郭某霞的行為,違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14條第1款“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之規定,涉嫌構成串通漲價、擾亂市場價格秩序、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目前,孟州市市場監管局正依法對此案進行進一步調查處理。

網友評價:“(打擊)聯合漲價涉嫌操縱市場這一點沒問題,但麻煩監管一下房租”、“不光要看有沒有漲價,還要看漲價是否合理,如果原材料都漲了,你不能要求商家賠錢賺吆喝吧?”……

讀sir點評:消費者有消費者的難處,商家也有商家的難處,世間本無雙全法。


素材來源:界面新聞、快消、看看新聞、澎湃新聞、中國消費者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