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近日,許留山香港門店因拖欠房租,被業主告上法庭。隨即傳出“許留山倒閉”的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引網友熱議。就連他們自己也調侃自己,稱這是許留山60年以來最火的一次。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3月13日,許留山中國官方微博終於回應:一切如常。香港地區只是個別門店關店,目前大陸地區的許留山門店已陸續恢復堂食和外賣經營業務。從一度輝煌,到如今頻頻關店,許留山難道只是中國香港餐飲界的特例嗎?

許留山香港門店欠薪遭起訴珍寶海鮮舫被迫關門

據媒體報道,3月11日,許留山位於香港粉嶺名都商場的分店被業主狀告至香港高等法院,稱該店自去年8月起至今年1月拖欠租金、冷氣費及管理費等共計約52.1萬港元。同時,許留山位於香港藍田匯景商場的分店也被指拖欠了近19萬港元的租金,遭業主上訴至香港高院。還有消息指出,許留山在過去一年至少有12家香港分店結業。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消息曝光後,引起一陣熱議。“許留山”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2004年進入內地市場,在內地市場,許留山定位高端,具有較高知名度。

雖然內地門店已經在陸續開業,但作為發源地的香港地區多家門店卻慘遭倒閉,也是甚為可惜。但實際上,這段日子一些香港知名餐飲品牌在香港地區的門店倒閉還有很多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曾出現在《食神》、《無間道 2》等經典港片的取景地的珍寶海鮮舫不僅是香港的城市地標,更是中國香港旅遊業的知名景點,它曾接待過無數不同領域的知名人士,其中就包括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湯姆克魯斯、周潤發、鞏俐等,它曾被稱為“富豪食堂”。如今卻只能暫停營業,解僱所有員工,何時能重新開業甚至能否重新開業都尚未可知。

香港餐飲這是怎麼了,真的是疫情打到了這個城市嗎?

疫情成為壓倒香港餐飲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疫情開始前,香港餐飲業就已經損失非常嚴重了。

香港是一個靠旅遊業收入為主的城市,伴隨著旅遊興起的一定會是餐飲業。從各個社交平臺中就可以看出,搜索旅遊攻略,裡面一定會包含美食打卡攻略,他們是相輔相成的。

因去年香港暴亂,使香港餐飲業發生第一次動盪。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19年香港全年的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1,125億港元,與2018年全年比較,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5.9%及8.0%。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這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跌幅。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為了緩解香港餐飲業的慘淡,一些香港知名人士進行救援,比如李嘉誠基金會捐款10億港元“應急錢”支持餐飲業,但仍未挽回整個餐飲業頹勢。

在之前的影響還未完全過去後,疫情又來了,對於已經遭受暴力活動影響超過半年的香港餐飲,最新的疫情,無疑令其雪上加霜。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很多打工仔被迫放“無薪假”,門店營業額不到平時的一半。據悉,香港目前從事餐飲服務活動業人士的失業率上升至6.1%,已經超過近6年來最高位。

香港某媒體預計,香港2020全年行業生意跌幅很可能介乎10%至15%,總體損失能達到100億元至150億元。

疫情過後,香港餐飲業會有望回暖嗎?

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復工,像甘肅、河南等地區已經開始恢復堂食,其他地區也開始陸續恢復營業。

其實在疫情期間,很多內地餐飲品牌也是用外賣來進行自救,努力挽回營業額,減少損失。這也是讓他們可以平穩渡過疫情期的原因之一。活下來之後,恢復營業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但是這一條路,在香港地區確是不通的,香港的外賣市場發展和收益都追不上內地1%,原因有2點:

移動支付是外賣發展的最大助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移動支付已成為中國人消費的習慣。外賣也趕上了這股東風,利用線上下單支付,並且內地外賣App功能比較完整,版面簡單易用,不但能顯示送餐員準確位置及送貨路線等,每份外賣亦有遲到保險、遲到退款等對顧客的保障,令顧客更安心使用服務。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而這些對香港用戶來說是聞所未聞的。香港地區普遍還在使用紙幣支付或者是信用卡,這也限制了香港地區外賣的發展,並且也沒有完整的APP進行支撐。

香港人力成本高,配送困難

在香港,從事餐廳配送服務的薪金比其他服務行業的更高一點,人力成本的提升,盈利的減少,外賣公司亦不敢輕易擴大服務範圍,所以暫時只在有限的地區提供服務。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並且香港的道路比國內的狹窄多,且地形較不平坦,外賣車手配送非常困難,加上香港塞車的情況也頗為常見,有時食物沒有一兩個小時也是送不去的。與此相比,內地外賣配送時間平均能在半小時內送達。

其實此前香港重災區的餐飲店已經被鬧得慘不忍睹。比如昔日入夜後人山人海的銅鑼灣,晚市時間食肆冷清。市面行人稀疏,四成餐廳也提早關門;仍有開業的食店,座上客也只得一半。而在疫情來到後,仍舊堅持開業的門店不足兩成,甚至多家門店終於堅持不下去宣佈倒閉。

香港餐飲銷售額大幅度縮水,生意比金融危機時還差,這是怎麼了?

想要回暖,最先要做的,就是努力活下去。這對大陸地區的餐飲店來說很容易,但對於香港地區部分中小餐飲門店來說,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被迫倒閉的很多。但如果可以熬過這段時間,還是有望逐漸恢復營業的。

總結

當災難再次襲來,本就臨近崩潰的香港餐飲業再次遭受疫情打擊,究竟何時能復甦目前暫未得知。但是香港外來人口眾多,包括打工、旅遊等等,是有足夠的餐飲業發展空間,待疫情過去,香港政局穩定,恢復也是指日可待了。

-今日互動-

你認為香港餐飲什麼時候才可以回暖呢?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