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

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

前段時間昊童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一個很有趣兒的帖子,說是戊戌變法的時候康有為和梁啟超有一個與光緒帝面對面交談的機會。但尷尬的是二人都說廣東話,而光緒帝說北京話,結果雙方交流起來哪叫一個費勁。最終,光緒帝將本來要賜給二人的四品官給降成了六品官(這是讀者上看到了)。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當然,這種一看就是個笑話,如果光緒真的因為交流不便而隨意處置大臣,那他也就不可能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明君(清史上是這麼說的)的記載。不過既然說到這兒了那昊童也就言歸正傳,古代是沒有普通話的,而中國又這麼大,那皇帝是如何與天南海北的大臣溝通呢?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估計對這個搞笑的歷史小知識感興趣的老哥應該挺多的,所以下面就是昊童整理的一些關於此事兒的記載

都說官話

古代確實沒有普通話,但古代有“官話”這個特殊的存在。所謂“官話”就是指當官之人說的話,而古代王朝的核心基本上都是以首都為準,所以這個“官話”又指一個王朝的首都方言(不能要求古代也創造出統一的語言)。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唐朝以前,我國的經濟及文化重心都在長安,洛陽兩地,因此唐朝以前的“官話”是以長安方言和洛陽方言為主。這塊兒昊童有必要提一下,古代王朝(以唐朝之前為例)的創造者即開國之君可能並非這兩個地方的人,但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開國之君的那一代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只有一代人,他們建立一個王朝後必然會搬到這兩個地方。可一旦搬過來他們的語言必定是要發生改變的,因為他們每天接觸的人和事兒都在告訴他們,如果再說老家的方言是肯定不行的。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如果各位老哥理解不了昊童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明朝時期,朱元璋,朱棣這父子二人在下聖旨及和滿朝文武說話時很少說朕,也很少說那些比較官方的發言(兩個人都是馬背上過來的)。相比於此,他們更喜歡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去說,誰讓他們是皇帝呢(這點很多電影電視劇裡都有,不相信的老哥也可以去看明史或其他民間記載)。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但是自明仁宗朱高熾(朱棣的兒子)開始,這種事兒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從小生活在王府或皇宮裡,他們接觸的人都是文化人,所以自然而然的會學習比較官方的說話方式(一個道理)。

唐朝以前的“官話”前文提到了,都是長安,洛陽的當地話(也可以理解為陝西話與河南話),而宋朝時期的“官話”則是河南方言與浙江方言(北宋首都是開封,南宋首都是杭州)。到了元朝及以後相信各位老哥應該都知道,那就是北京話。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雅音和正音書館

前文提到的“官話”昊童覺得自己自己沒說清楚,其實在此之前我國曆史上還有一個類似普通話的存在,那就是雅音。雅音是最晚出現在春秋初期的一種周朝官方用語,之所以說他是官方用語,是因為雅音是當時周朝強制推行的(周朝會定期為各諸侯國培訓雅音),而且民間講學及入朝為官都是要懂且會寫雅音的。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年孔子講學時說的用的就都是雅音,其中十三經中《爾雅》一書的雅字就是指雅音。因為昊童對這段歷史不太清楚,所以我依稀記得雅音似乎是隨著朝代的變遷而變化的。原諒昊童對這塊確實不太清楚,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或指出,謝謝。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正音書館是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與廣東二地專門設立的書院,原因是這兩個地方的方言實在太重了,而且與清朝“官話”格格不入。下面這段史料是雍正帝所說的原話,大家可以看看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事,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判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工曉乎?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正音書館設立後雍正規定,福建與廣東二地的讀書人凡是沒有改正自己發音的,都不能參加科舉。而且貌似還說,如果當地官員八年內沒有改正的,就罷官奪職,不過這個是聽說的,我也不太清楚真假(收效不大,雍正在時有用,雍正死後就成了擺設)。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文章到這兒也就快結束了,但昊童還想在多嘴幾句。1903年下半年,由清朝重臣張之洞及張百熙二人所制定的《學務綱要》正式刊發,此書主要是規定全國各地學堂的辦學宗旨。裡面著重指出

中國民間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語,辦事動多扞格,茲擬官音統一天下語言,故自師範以及高等小學堂,均於中國文一科內附於官話一門。其練習官話,各學堂皆以用《聖諭廣訓直解》一書為準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口音又不一樣,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溝通呢

由此可見,普通話的推廣最早可以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另外,早在1909年時清政府官員江謙便提出了,將“官話”定為國語並大力推廣的提議。

文章最後,古代確實沒有普通話,但是有“官話”及雅音。所以即使各地口音都不一樣也不用擔心,因為大臣想要和皇帝溝通就必須得學習“官話”且做到熟能生巧,不然別說和皇帝溝通了,就是能不能見到皇帝都是個問題。

歷年今日:1161年3月11日,歷史上首次出現紙幣,交子;1904年3月11日,《東方雜誌》正式刊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