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國際油價創3年新低!OPEC計劃流產 為啥俄羅斯反對減產呢

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盟國(合稱OPEC+)在維也納的會議,並未達成減產共識,俄羅斯拒絕OPEC擴大減產150萬桶原油提案。

這個週末,對於廣大的車友來說,有一個利好消息,就是國際油價暴跌,創下3年以來的歷史最低。但能不能讓車友享受到這個福利,還要看發改委給不給了。

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盟國(合稱OPEC+)在維也納的會議,並未達成減產共識,俄羅斯拒絕OPEC擴大減產150萬桶原油提案。

最終導致國際油價遭空前暴擊,截至週末收盤,美國原油暴跌4.62美元,收盤在每桶41.28美元,創2014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為2016年8月以來新低;英國布倫特原油重挫9.4%,收在每桶45.27美元,創2017年6月以來新低。

IHS Markit 能源市場分析師 Marshall Steeves說,目前為止,OPEC+盟國已分道揚鑣,因為俄國能源部長表示,產油國自4月1日起可自行生產原油。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談判破裂,原油市場出現另一重大風險,就是現有每日減產210萬桶的協議,將於3月底結束。

大家是不是有個疑問,油價這麼低了,為什麼在產油國內部還達不成統一意見,減產應對呢?

咱們先說下歷史啊,歐佩克,這是一個由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產油國成立的一個維護全球原油供需平衡的組織。成立於1960年,到目前為止主要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14個國家組成。成立的目的,就是協調產油國產量,控制油價的穩定。

此外,非歐佩克國家有俄羅斯,美國,墨西哥以及挪威等國,其中俄羅斯、美國的出口原油量,和沙特阿拉伯在伯仲之間。

最近幾年,監管歐佩克組織一直減產,呼籲控制油價,但俄羅斯不同意,國際油價還是一直再跌。

那俄羅斯為什麼不同意減產,底氣在哪?自己不考慮經濟損失嗎?

首先,有中國強力需求的保證。現在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我國還和俄羅斯成立管道協議,並承諾在未來25年內向俄羅斯進口2500億元的原油。有了中國的需求,俄羅斯根本不愁賣,根本不用減產。

其次,就是打擊美國頁岩油的需要。近幾年,美國頁岩油幾乎每年都在增長,只要OPEC減產,或者俄羅斯減產,美國原油的市場份額就會快速上升,這是俄羅斯不想看到的結局。

因此,綜合各種考慮來看,儘管國際油價一再下跌,但它就是不肯減產。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