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黨,你需要這份“熬夜治癒指南”

@熬夜黨,你需要這份“熬夜治癒指南”


小謝忙碌了一天

像往常一樣

躺在床上刷微博、看朋友圈

在深夜12點10分

終於發了一條“大家晚安!”的狀態

宣告這一天的結束

@熬夜黨,你需要這份“熬夜治癒指南”


現在很多人都像小謝一樣,因為白天的時間被工作應酬佔據,為了彌補被壓縮的個人時間,會“不捨得”睡覺,越拖越晚。而長期晚睡會使人陷入“晚睡強迫症”的怪圈,損害身體健康。

“晚睡強迫症”的症狀有哪些

1、 白天工作繁忙,晚上想一個人靜靜,睡前抱著手機不放;


2、 工作時盯著電腦,閒暇時想著一定要敷個面膜,讓皮膚好好美一下;


3、 沒有娛樂活動的時間,回家只能靠追劇、打遊戲、看比賽來解悶;


4、 白天缺乏情感交流,晚間用各種社交軟件彌補這種匱乏;


5、 對沒有點開的信息感到焦慮,朋友圈、微博、視頻網站刷不停;


6、 對自己說:“馬上就睡”、“看完這個就睡”、“再過五分鐘就睡”、“明天一定早睡”。


如果上述症狀頻繁出現的話

那麼您可能患上了“晚睡強迫症”

@熬夜黨,你需要這份“熬夜治癒指南”


長期晚睡會帶來健康惡果


長期晚睡的人,從表面上看是白天哈欠連天,帶著黑眼圈,精神萎靡不振,一到夜間便精神。然而長期違反生物鐘的人,其新陳代謝機能很有可能出現紊亂,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除此之外,長期晚睡還會帶來以下幾種惡果↓↓↓

1、 耳鳴:睡眠不足會造成內耳供血不足,長此以往會損害聽力,嚴重的可能導致耳聾。


2、 過勞肥:過度勞累和熬夜會使人的植物神經紊亂,一到深夜特別想吃夜宵。但深夜吃太多容易引發消化不良,隔日早晨還會食慾不振,不均衡攝入營養便會形成“過勞肥”。


3、 皮膚粗糙:皮膚在晚10時至11時進入保養狀態,而這段時間熬夜會使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失調,使皮膚乾燥、失去光澤和彈性,出現粉刺和暗瘡。


@熬夜黨,你需要這份“熬夜治癒指南”


4、 記憶力減退:“夜貓子”的交感神經往往會在夜間變得興奮,但這類人到了上班時間就變得萎靡不振、頭暈腦脹、注意力不集中。時間久了,失眠健忘和神經衰弱的症狀就會找上門來。


5、 腸胃不調:胃粘膜的上皮細胞平均2至3天更新一次,且一般在夜間更新。如果胃腸道經常得不到休息的話,那麼細胞就不能完成修復。久而久之,胃粘膜就會發生潰瘍。


@熬夜黨,你需要這份“熬夜治癒指南”


6、 免疫力下降:長期熬夜使身體臟器不得休息,人體的免疫力就會跟著下降。感冒、過敏等小病小災接連不斷。同時,有醫學研究指出,熬夜與乳腺癌和結腸癌風險提升存在緊密聯繫。


7、 其它危害:長期黑白顛倒,女性月經會發生紊亂。青少年兒童長期熬夜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一系列成長問題。


如何改掉晚睡的壞習慣呢?


1.關閉電子產品。如果在睡前一小時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話,能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22%。研究表明,褪黑激素有幫助入眠,輔助睡眠的功效。一旦褪黑激素減少,則會造成生物鐘混亂,引發失眠。


2.睡前泡腳。熱水泡腳會加速足部血液循環,使更多血液流向下肢末梢血管,並使流向大腦的血液減少,緩解緊張焦慮,進而逐漸產生睏意。


3.聽輕音樂。當耳朵接收到有規律的輕柔音樂時,腦電波頻率會隨之產生相互作用,使心情放鬆,促進睡眠。


@熬夜黨,你需要這份“熬夜治癒指南”


4.保持臥室溫度清爽宜人。適宜睡眠的最佳室溫是在15.6℃至22.2℃之間,睡前可以通過電扇或空調降溫助眠。


5.選用舒適的床品。應選用排汗、透氣材料製成的床品,如純棉或亞麻等。同時,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否則會造成脖子痠痛。


睡眠是個技術活

看完這份睡眠指南記得晚上早點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