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發佈《學校春季傳染病的預防》指南

齊齊哈爾新聞網4月10日訊(張鑫)春季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學校是人員比較密集、比較集中的地方,更是比較容易傳播,會對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發佈了《學校春季傳染病的預防》指南,以此增強學校對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能力。

【春季常見傳染疾病】春季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等,尤其是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屬於嚴重的呼吸系統傳染疾病。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因此,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 控制傳染源

——強化聯防聯控機制。明確制度,責任到人,並進行培訓、演練,校長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學校內建立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聯繫網絡。同時,掌握屬地教育行政部門、衛生健康管理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就近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所在社區等疫情防控人員及其聯繫方式,加強溝通,聯防聯控。

——加強對全校師生、家長的知識技能培訓。學校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及時將疫情防控相關知識通過微信、短信、校園網等途徑發送給師生員工和家長,提高防範意識,做好科學防護。開學前教職員工必須熟悉掌握防控工作流程和各項制度,依法、科學、精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加強學校出入管理。把嚴校門關,謝絕一切與學校教學活動、衛生防疫等工作無關的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在校園內部加強不同功能區域或者樓間管理,設置樓門管理制度,避免樓間無關人員流動,減少交叉接觸。

——密切監測教職員工、學生的健康狀況。學校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並向主管部門報告。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做到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強化每日晨(午)檢、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與登記等制度,發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的病例,第一時間向主管部門和當地疾控中心報告。

▇ 切斷傳播途徑

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健康人的機會。

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學生手衛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後、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和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後、接觸動物後、觸摸眼晴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觸汙染物品之後均要冼手。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食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課間儘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

在疾病流行期間停止任何大型聚集性集體活動。加強對學校食堂、學生集體配餐單位的全面檢查,全面清潔消毒,全體人員的衛生安全培訓。要嚴格執行學校食堂和學生集中用餐衛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晨檢工作,防止帶病上崗;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特別是目前為做好新冠肺炎的預防工作食堂實行分時、分區分批錯峰就餐,排隊和就餐時應保持 1 米以上間距,就餐時不交談。

▇ 保護易感者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並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設立臨時隔離室。臨時隔離室應相對獨立,不得設在緊靠教室、食堂以及學生易到達的場所,採光和通風良好,不與其他室內區域有空氣流通,並配備洗手設施,最好有單獨使用的衛生間和洗手設施;要設立醒目的“臨時隔離室”標識,門前有閒人免進等提醒標識,避免其他人員誤入隔離觀察區域。

對易感者本人來說,應該均衡飲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鍊身體,增強抗病能力。學校應採取積極措施,確保學生每天足量的校園體育鍛煉時間,增強學生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