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常常忽略的那個人是誰?

從心懂孩子


生活中我最常常忽略的人就是父母。

小時候,爸爸媽媽在外面上班賺錢,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趟家,住上幾天,我就跟著爺爺奶奶,遠離了父母,做不了貼心的小棉襖,有事情也不會想到去找他們。

慢慢的自己長大了獨立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與判斷,更沒有了遇事要顧及家人的感受,有時候遇事了,反而傷害的都是最親愛的父母家人,因為當我心情不好遇事時,更多的火爆脾氣都是發洩在了他們的身上而不自知。

餘生慢慢,只希望時光能慢點,再慢一點,能多些陪伴多些守候,感恩父母所付出的一切!



大胖燕子生活錄


我最忽略的應該是我的母親。

我的父親54歲,母親46歲,有的我。

記得我 沒有上學的時候,常常和小夥伴玩耍,一天天不在家裡,不餓了不知道回家,天不黑也不知道回家,經常在日落西山聽到母親站在院子裡面喊我的小名,老丫,小老丫,快回家,天黑了,我剛好在回家的路上,就很快回應一聲,回來了,有時候和小夥伴遊戲沒做完,聽到了也不回應,母親一遍一遍的喊,那種焦急的滿含慈愛的聲音,直到遊戲做完才匆匆忙忙跑回家,母親看到了,迎出大門,責備說,以後再玩離家近點,不要跑遠了,喊你回家聽到了答應一聲,我就順嘴:嗯嗯:當年也不理解她為啥那麼著急,為啥她那麼責備我,更不知道她為啥聽不到我回答又著急又生氣。

七歲我上小學一年級了,老師常常表揚100分的同學,站在講臺上眉飛色舞的誇獎這個同學,把這個男生美的,走到哪裡說那裡,這頓炫耀。老師家長都表揚他,同學們前呼後擁的好不神氣,那副得意洋洋的樣子真是記憶猶新。也許是看不慣他驕傲自滿,我奮勇向前,拿起書本整天的學,一改貪玩的毛病,一學期下來,我成績超過了他。

從哪以後,我只是上學,書本,吃飯,睡覺,極少出去玩了,但也很少過問父母的事,所有的心思都在書本上。二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書,痴愛書。長大後,我經商了,所有的精力又用在了做生意上,更是不上心父母的事,他們找我,我才關心關心,不找我,我就經商做買賣,第一年我二十歲。掙到錢了,我第一個給母親花,給母親買奶粉,奶粉二塊五毛一袋,我一天掙了13塊5毛。只知道給母親花錢,不知道關心呵護她。不理解母子連心的感受,更不考慮她的喜怒哀樂。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在天邊,而是他們都在,我卻忙於一個人在生意裡打拼。(做生意一直單身)

年少忙於讀書,年長忙於賺錢。忽略了陪伴母親。

不養兒難知父母養育之恩 現在我也為人母了,孩子在外面的一舉一動,一個電話都牽掛我的心,怕他冷怕他餓,擔心他不會照顧好自己,會不會處理好人際關係,考慮他的現在,籌劃他的未來,明白了什麼叫兒行千里母擔憂,理解了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日暮西陽下聲聲呼喚盼兒回家的心,那一聲聲的小名含著多少期盼,多少親切,多少關心,多少愛護,一聲聲的呼喚,喊出多少疼愛,一句責備飽含多少深情厚愛。

母愛是永遠縈繞在我身邊的一首歌,是寒冷深夜一盞明燈,是困難時的曙光,是人生航程的避風港,是傾訴心語的一輪明月,是永遠照耀我征途不落的朝陽。

母愛是名譽,地位,尊榮無法比擬的愛,是聖潔,崇高,無私忘我的奉獻。

如今,母親在天堂,唯愛依舊,失去的時光再也找不回,沒有陪她說說話,聊聊天成了我一生最遺憾的事。母親是我一生最忽略的人。每當回憶這些,總是淚眼朦朧,回眸往事淚粘巾。

最後,僅以閻維文老師的歌,結束我今日的拙筆,感恩我的母親。

歌名《母親》,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這個就是娘,這個人就是媽,不管你走多遠,不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都離不開咱的媽,不管你多富有,不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王玉輝


芸芸眾生,一輩子我們可以遇見很多人,接觸很多人,但是很多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出現可能只是一段時間。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生活環境的變化,漸漸地,有些人就被我們忽略了,遺忘了。

在我的生活當中,被我常常忽略的那個人就是沒有最終走到一起的初戀。一個人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就開始對異性有了更多的關注,慢慢的,你就會喜歡上一些人,你覺得和他們聊天,相處的那種感覺讓你感到很舒服,不知不覺,你就喜歡上了他們,我和我的初戀就是這樣子開始的,初中的時候,我一直暗戀著他,很幸運,高中的時候,我們在一起了。但是,好景不長,高中結束後,我們就各奔東西了,時間、距離,讓我們產生了隔閡,最終還是沒能走到一起。

從那以後,我心裡就開始去忽略他,忘記他,尋找新的開始。最終,我遇到了走到一起的人,而曾經的初戀,就在我心中慢慢淡化了。不同於一般經常不見面的朋友、親人,因為偶爾我們還會與他們見面,聯繫。但是,像最終沒能走到一起的戀人,我們大多數人可能就不會這麼做了。所以,我的初戀,就成了生活中常常被我忽略的那個人了。





表友小琳


我也覺得那個人應該就是我的父親吧。在我眼中,父親就是一座偉岸的山,沒有什麼能將他打倒,我們有事也可以尋求父親的庇護,因為他堅不可摧。所以平常與他接觸的就很少,交流也不多。直到有一天,母親對我說,父親因為我與母親通話而沒有跟他說話而生氣,我才意識到原來父親也是需要被關愛的。既然知道了,那就趁現在改變吧!


money疃


爸媽

我第一意識想到的就是他們

其實也不是不聯繫他們

就是有時候覺得不知道說些啥

前兩天我母親給我打了電話

突然的某個瞬間我們都安靜了

好像都不知道說啥

然後掛了電話

其實想想啊

自從上班過後真的就沒有那麼多聯繫了

準確的講是上大學之後

其實挺想和他們多聯繫的


青菜學長


我覺得是我的父母。因為父母為我付出了太多,他們不求回報。從我呱呱墜地到出去工作,他們一直在為我操心。上學要給我交學費,管我的衣食住行。出社會要幫我找關係找一個好工作。出門在外,擔心我吃不好睡不好。經常打電話,很多時候還給予我經濟支持。雖然我很感謝他們,但是平時在家時間也少,很少陪伴他們。要麼在家就嫌他們嘮叨。有時候還惹他們生氣,和他們鬥嘴。我真是有些慚愧。當他們給我講道理時,我心裡不樂意聽。還在心裡責怪他們。找對象,他們不同意,還大吵一架,把父母都惹哭了。我還說了傷他們心的話。還在心裡怨恨他們。現在想想真是不應該啊。不管什麼時候,父母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以後我要對他們好點,讓他們過上好生活。多順從他們,對他們多一份理解與包容。


不愛化妝的小姐姐2


生活中你常常忽略的那個人是誰?

生活中有兩種人: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可是我們往往忽略的恰恰是愛我們的人,重視的往往是我們愛的人。

一個你愛的人偶爾噓寒問暖能讓你感動半天;愛你的人偶爾說句實話,也許能讓你煩躁不安。是的,可能人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尤其總是對我們的父母,正是由於他們的疼愛,讓我們對這種特殊的愛習慣成依賴。但是忽略不等於不愛,很多人都關注你飛的高不高,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關心你飛的累不累。

感謝提問者,讓我記住以後常常對著在乎我的人說句:“我愛你”。



徐記生活


生活中可能對不起的都是我們的親人,這幾天,看了一部《重生》的網劇,因為這段時間比較火,口碑也不錯,所以花了一整天刷劇,看完確實被劇中的一些東西觸動,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劇中的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

親人,往往是親人

據說,我們在人群中認識彼此的幾率,只有百萬分之一,但血緣永遠是固定的,從降生的那一刻起,血源,就成為你永遠無法擺脫的羈絆。

你愛也好,恨也罷,都不可能抹去這個世代傳承的烙印。

據說,人混跡一生,平均會認識三千多人,有朋友,有同事,有夥伴,有愛人。

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會使我們更有歸屬感,感覺更安全,但是最終,我們總會希望回到親人身邊,我們會發現,失去親人,一無所有,為了親人,我們會傾盡一切。

我們混跡社會,為了一些追求所以對其他人都笑臉相迎,但是面對親人時,也許一時的不順心就會變得面目猙獰,每次的傷害都是一顆釘子,深深的傷害到了他們。

因此,要說生活中我們最忽略的應該就是我們的親人,所以在親人這個簡單命題前,今生已成註定,無論愛與恨,都不要去傷害,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對彼此好一點!




小神這廂有禮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生活中往往被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人恰恰是和我們最親近的人。

首先“忽略”並不代表疏遠,恰恰意味著這是你最最信賴和依靠的人!不是因為你不愛他們,而是基於一種習慣和信任。習慣了被他們的寵愛,就容易形成一種惰性;信任著你是他們的最愛,就常常麻痺了自己的神經。

然而,情感如同植樹養花一般,需要不斷地予以灌溉、補充、施肥,才會保持著新鮮、嬌豔。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邊,而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卻看不見。因此,請我們都時常地提醒一下自己,經常對著身邊愛你的人說聲:謝謝,我也愛你!


鑫意戴迪


看著這個問題的時候,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一直以來,覺得自己虧欠的根本無法彌補。自打記事以來,總感覺自己付出的比較多。實際在你身後默默付出的人,是你經常忽略的人。

1.最易忽略的排行榜第一名,父親。

印象裡父親是一個不怎麼表達對孩子們的愛的一個人,話不多,比較嚴歷。自己沒有孩子以前覺得什麼事情都有老爹,老媽,自己不會害怕。隨著年齡的增長,無論是男孩,女孩,一般都比較粘老媽子,覺得父親嚴厲,共同話語又不多,覺得交流起來又不是那麼順暢。往往會經常性的忽略老頭子的感受,自己越來越大,越能感覺老爹一輩子為我們操心,費力的收拾各種殘局。而我們確沒有第一時間發現這個問題。

幾年來老爹有一句話,感受是比較深刻的,爺爺去世的早,奶奶去世下葬後。老爹我們倆坐在院子裡說話,老爹說:孩子,你爹我從你奶奶去世的那一刻,我就是孤兒了,爸爸,媽媽都沒有了,在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都走了。聽完老爹的這句話。自己沒有忍住,眼淚不停的掉,這何嘗不是說給幾十年後的自己。提起父親的很少,一直說奶奶怎麼樣,怎麼樣。爺爺去世的時候老爹精神沒有那麼失落過。也並不是爺爺給予的愛少,只是被孩子忽略了。重新審視下自己,參加工作以後,一年到頭跟父親交流的很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經常性的就是你們老兩口在家,別不捨得吃,注意身體。問問地裡有沒有什麼活,是不是要出來做工,農民嘛,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為了什麼?只是想給孩子們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好的環境。自己承受著孤獨,作為孩子來講,父母放一起來說,最容易忽略的應該是父愛。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