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曹操、劉備、孫堅都獲得了怎樣的成就?

作為一名現代人,特別是一個男人,壓力真的很大。不光現實生活給我們壓力,就連老祖宗都會時不時在書中鞭策我們幾句,什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啊等等。今天泛舟客和大家一起扒一扒,和我們現代人比三十歲的曹操、劉備、孫堅獲都得了什麼樣的身份地位……

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曹操、劉備、孫堅都獲得了怎樣的成就?

作為三國的締造者,曹操和孫堅同年出生(公元155年),劉備比他們小六歲(公元161年)。在他們三十歲之前,大漢朝正好發生了一件天大的大事……

那是公元184年,太平道的創始人張角,網羅數十萬信眾,聚眾謀反,史稱“黃巾起義”。歷史上每一次有名的起義都會有一個膾炙人口的口號,比如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黃巾起義的口號則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在口號神威的加持下,一個月內,黃巾軍勢如破竹,大漢朝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漢靈帝急忙傳旨,允許各州官員自行招兵買馬,討賊立功。

於是乎,一大批在三國時代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便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破土而出,開始了刷怪升級的歷程。這個過程持續了大概一年,黃巾起義被剿滅之後曹操和孫堅就到了而立之年,劉備這個大小夥子要小一點,二十四歲。

下面泛舟客就給大家扒一扒他們在而立之年的取得的戰鬥成果吧。

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曹操、劉備、孫堅都獲得了怎樣的成就?

曹操:在剿滅黃巾的戰鬥中,曹操是以援軍的姿態登場。

在剿滅黃巾軍的一開始,官軍並未得利——朱儁軍就黃巾波才所敗而撤退,皇甫嵩被波才率大軍圍城,漢軍士氣低落。這時,曹操被任命為騎都尉,率軍救援皇莆嵩。

不過在援軍趕到前,皇甫嵩便已用火攻大破黃巾軍。正當黃巾軍大亂,四處奔走之時,曹操的援軍從背後殺到。此一戰,黃巾軍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夾擊,斬殺數萬人。事後,曹操因功被任命為濟南國相,相當於現在的廳局級幹部。


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曹操、劉備、孫堅都獲得了怎樣的成就?

孫堅:素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文臺,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功勳卓著。

184年,朝廷派朱儁剿滅黃巾軍。朱儁上表,點名推薦孫堅為佐軍司馬。孫堅臨上任的時候,當地的很多青年都自願隨他從軍。就這樣孫堅招募了一千多人,與朱儁合兵。有一次打仗,孫堅乘勝追擊,孤軍深入,結果受傷墜馬,倒在草叢裡。幸虧孫堅的戰馬跑回營地,將士們跟著馬尋找,在草叢裡找到了他。孫堅回到營地裡養傷,傷勢好轉後又奔赴戰場。還有一次,汝、穎兩地的黃巾軍逃到宛城,固守不出。這時孫堅身先士卒,親冒矢石,率先登上城牆,大破黃巾軍。事後,孫堅被朝廷封為別部司馬,這個職位具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大概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正師級幹部。

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曹操、劉備、孫堅都獲得了怎樣的成就?

劉備:實力較弱,只能在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充當打醬油的角色。

這一年,二十三歲的劉備也拉起一支鄉勇,帶領關羽、張飛投奔涿州校尉鄒靖,加入了鎮壓黃巾軍的行列。至於劉備立了哪些功勞,在史書上沒有記載。《三國演義》內倒是記載三人曾經解救過董卓——除此之外也乏善可陳。戰後劉備當上了安喜縣尉,也就是安喜縣的公安局長,正科級幹部。

從曹操、劉備、孫堅的戰鬥成果看,曹操和孫堅的功勞是實實在在的,而劉備也就是湊熱鬧的。這從他們論功受賞,被授予的官職和待遇上也能看得出來。

結論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如今的和平歲月裡,三十歲的正廳和軍分區司令我們是真的辦不到——到是二十四歲的正科級幹部,難度不是太大。


題外話:

看到這裡,問題就出來了。作為《三國演義》的男一號,在剿滅黃巾的過程中,劉備是打醬油、划水的。這明顯和劉備的主角地位不匹配,沒法彰顯其豐滿、偉大的人物形象嘛!那麼羅貫中老先生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