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唐宋元明清,个个都很行

太极拳,这三个字,名字太恢弘大气了,到底是哪位大侠起的?什么年份起的?说法太多了,玄同老道今儿慢慢捋捋,捋的技术含量不高,各位看倌千万别太当真,因为很多史书记录也不详细,即便有所谓的记载,也有可能是托名,古人喜欢做这事儿。


先从唐朝说起,有位大侠叫许宣平,据说胡子耷拉到肚脐,头发披到脚后跟,每天背一捆柴火去卖,晚上换一壶老酒,悠哉悠哉。李白曾经想来求签名,没有遇到,在安徽歙县,念“射县”,据说还有遗址叫望仙桥,这仙儿就是指的许宣平。


戏说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唐宋元明清,个个都很行


许先生这时的拳,叫三十七,因为套路有三十七势,为什么今天归到太极拳里来说,因为这拳势名字很像太极拳,例如:云手、单鞭、搂膝拗步、高探马、玉女穿梭等。到了宋朝程珌,又出现一拳种叫小九天,其实这些拳种和太极拳的关系都暧昧、都存疑。


再往后,张三丰,张三丰到底是谁,更是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江西龙虎山的,有人说他是辽东懿州的,有人说他是武当山的,有人说张三丰是宋朝的,有人说他是明朝的,依我看,都对,区区一个人名字,中国那么大,肯定会重名,而且叫张三丰的,肯定不止一个会打拳,作为一个道士,有极大的可能性把道号取三丰,因为三就是三个阳爻,丰就是从中间打断,变成三个阴爻,阴阳相济嘛,谁不喜欢。


戏说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唐宋元明清,个个都很行


太极拳论有两人的比较有名,一个是王宗岳的,我最早背下的拳论就是这一篇,再一个就是张三丰的,到底是不是张三丰写的不必深究,写的对就拿,写的不对就扔,拿手指月亮,咱得研究月亮,不能盯着手指头,这才是作者的原意,为什么古人要托名,写自己名字有可能就不行,吃瓜群众不信啊,所以在拳论后面加张三丰三个字,可能会造成围观,仔细想想,这么做也许是个好事。


再往后,清朝民国,那可谓是百花齐放、鞭炮齐鸣了。各门各派都出现很多高手,今儿简单说说陈氏太极拳大架的一支吧,陈长兴拳架坚如磐石,人称牌位先生;儿子陈耕耘常年在山东走镖,弄得一路上鸡犬很宁,莱州人立了一碑纪念他;袁世凯这时候在山东做巡抚,见了这块碑,想请来教自己小孩,陈耕耘的儿子陈延熙去了袁府,陈延熙80多岁的时候,跟人较技两手还爱揣在袖筒里,功夫可窥一斑;如果上面几位您都不熟,陈延熙的儿子应该听说过:陈发科,老爹常年不在家,自幼身体虚弱,肚里还有痞块,就这么一个底子,后来可以做到平举一个200斤的人,打拳时震落房梁灰土,可见苦功。


戏说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唐宋元明清,个个都很行


人都知道太极拳柔、太极拳慢,陈发科前辈刚来北京,大家看了他的拳,都说不是太极拳,他们不知道陈发科前辈是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快但是蕴含缠丝,刚但是柔在其中,劲力强大但是松着发的。所以:自己没见过的不一定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不一定虚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