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陽區:戰“疫”保春耕 無人機飛防上“戰場”

旌陽區:戰“疫”保春耕 無人機飛防上“戰場”

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11日訊(蘇曉磊 譚道義 文/圖)春耕正當時,防疫拒鬆懈。為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田管,德陽市旌陽區多地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作業。為減少田間人員聚集,農業無人機等高效植保器械成為今年病蟲害防治的主力軍。

時下,正值小麥條鏽病、赤麥病高發時節。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如何保護好孝泉鎮3.3萬畝小麥,確保春耕生產順利,一支無人機“飛防特種作戰隊”為統防統治帶來良方。

“今年小麥病蟲害防控形勢複雜,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另一方面氣候的影響因素巨大。”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斌說。“去年秋季多雨、冬季偏暖,田間溼度大,小麥病蟲害更易高發。”為確保糧油全面豐收,孝泉鎮依託本地3支農業專業服務組織,成立一支50餘隻無人機的“飛防特種作戰隊”,充分利用無人機噴藥精準高效、成本低等優勢,全面開展小麥統防統治。

楊斌是農鯉眾鑫種植專合社的負責人,是“飛防特種作戰隊”的成員之一。3月11日,他帶著5個“飛手”操縱著6架無人機飛翔在農鯉村3組一片綠油油的小麥上,僅用了12分鐘就完成了300畝的噴灑。“疫情還沒有結束,最好依然響應號召少出門,無人機植保既避免人群聚集,又高效安全,讓農民宅家也能幹農活。”楊斌對自己的作戰隊伍非常自信。據瞭解,孝泉鎮已集中利用15天時間完成了全鎮小麥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其中飛防佔比高達70%,小麥長勢良好。

在旌陽區優質糧油示範基地,五架植保無人機正對1500餘畝小麥和油菜田進行名蟲害防治,短短十幾分鍾時間就完成了一大片麥田的病蟲害防治作業。

據黃許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廖洪興介紹,今年冬季氣溫過高,小麥條鏽病發病早,由於疫情原因,該鎮建立農業工作微信群,避免人員聚集,先通過在網上排查的方式,確定是小麥條鏽病,再實地查看,最後請植保植保機來飛防打藥。

“在疫情期間,無人機植保設備可以避免田間人員的接觸;而在更多的日子裡,無人機除了幫助農民從耗時耗力的農活中解脫出來,還能提高作業效率。”旌陽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李聽表示,“指尖上的田管,讓農民真正告別‘三彎腰’。”

該區各鎮(街道)、村充分利用廣播、微信等媒介,開展小麥、油菜主要病蟲害防治知識宣傳,一個電話、一條語音,就能讓“飛防特種作戰隊”飛入田間地頭開展上門服務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