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育高情商寶寶,學會認知情緒是第一步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朋友們應該都會被各色萌娃圈粉,裡面的孩子跟我們的孩子一樣有樂觀開朗的、有靦腆害羞的。其中陳小春的兒子Jasper有一段應該讓廣大父母都特別欣慰。


比如:某段回家路上,因為Jasper走得太慢,陳小春突然大聲吼叫:“哎!快點走。”


Jasper一臉懵,小心翼翼的問了句:“你怎麼了…”


陳小春並沒有平靜下來,語氣依然很兇,表情嚴肅的看著兒子。


結果,Jasper並沒有像我們的預想的那樣被吼哭,或者因為害怕爸爸發脾氣而立馬加快腳步。而是拿起自己手中的喇叭,語氣堅定的朝爸爸喊道:“can you stop angry now?”

陳爸爸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語氣過於嚴厲,從他的表現來看,大概自己也沒想到孩子會對他用喇叭喊出這麼一句話吧!

如何養育高情商寶寶,學會認知情緒是第一步

節目裡,Jasper圈粉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按照老一輩的帶娃思路,孩子的品性都是天生的,都來自父母的遺傳。那麼Jasper的父母是如何養育出如此軟萌可愛的小寶貝呢?說到底孩子的成長跟父母的教育分不開,孩子性格的養成跟家庭教育也是息息相關。往往開朗的性格,落落大方的社交,都離不開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而高情商的孩子最擅長的就會恰當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在適當的場合做出適當的行為。

情商通常是指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高情商對孩子的影響:

  • 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
  • 養成陽光積極樂觀的心態;
  • 人際交往更自信;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一、陪孩子一起認可情緒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開心的、沮喪的、傷心的、憤怒的等等;情緒本身沒有錯,各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陪著孩子一起認識各種情緒,分清各種情緒的由來,可以幫助孩子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引導他成為情緒的主人。

如何養育高情商寶寶,學會認知情緒是第一步

二、接納孩子的情緒

不管目前孩子因為什麼事情而有了負面情緒,首先我們得接納他的情緒,然後再去引導他、疏導他去管理情緒。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負面情緒,不喜歡身邊人的負面情緒,覺得情緒會傳染,所以面對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朋友都敬而遠之。可是我們是自己或者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我們不能接納這種負面情緒,又如何掌控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從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管理情緒的行為。

三、對孩子的需求及時反饋

我們經常會無視孩子的需求,孩子要抱抱了、要親親了、要陪伴了等,成年人的我們總是會對各種需求做性價比分析,只會做當下我們認為正確的。對孩子需求做出反饋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傾聽孩子的需求,洞察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從而做出積極響應。

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想要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首要的是父母及主要監護人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一個正面的榜樣。學齡前的孩子主要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實施途徑就是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長不能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就會自主判斷家長的這種行為是正確的,從而在類似的情景下跟著做出相同的行為。


如何養育高情商寶寶,學會認知情緒是第一步

五、接納孩子的差異性成長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孩子的生長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即使同齡的孩子發育也有一定的獨特性。不要過於的對比孩子之間的不同,比如有的家長會很在意孩子的身高,每逢遇到個子高的小朋友就會心裡著急為什麼孩子長不高;比如有的小朋友語言組織能力強一點;有的小朋友動手能力強一點,每個孩子的生長髮育過程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家長學會接納孩子的不足,孩子才會懂得接納自己。

六、平等的對待孩子

孩子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總是用大人的眼光去審視孩子的行為。總是“這不對、那不對”,很少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經常會忽視孩子的需求,或者說誤解孩子的需求。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學會尊重孩子,多多讓孩子參與家庭行為,參與建設家庭。平等的對待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讓他體會到自主做決定的樂趣,體會被尊重的感受。

總結:情商的高低可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不管父母是否具有高情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都是我們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情商不但可以讓孩子生活的更自信,也會讓孩子學會主導自己的情緒,主導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