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民以食為天。在生產技術還不發達的古代,怎麼保證百姓的溫飽還是一大難題。遇上荒年,“路有餓死骨”那也是常有的事。漢代有“九穀”,即稷、黍、麥、菽(豆)、稻、麻、高梁。其中,稷是百穀之長。種植的範圍較廣,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今天不講他們的吃法,先來講講他們在漢代的種法。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漢代陶倉模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恰巧可以用來描述漢代的農業發展。鐵犁牛耕、鐵製土作農耕用具的普及促使了漢代的農業生產力取得了質的飛躍。所以,《鹽鐵論·禁耕》中才會有:“鐵器者,農夫之死生也。”這樣的結論。在此之前,鐵農具只在少數富裕階層使用。而在漢代鐵製農具已經在一般農民中普及。目前所發現的漢代農具基本為鐵製,只在少數邊遠地區發現了青銅製農具,如在雲南滇人墓出土的青銅製犁、鋤、鏟、鐮等。

鐵犁牛耕的推廣普及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牛耕畫像石拓 (tà) 片(局部)

江蘇睢寧雙溝鎮東漢墓出土

秦漢以前耕作主要靠人力,自漢武帝時期才開始推廣牛耕,實行耕戰政策。在東漢崔寔的《政論》中有:

“武帝以趙過為搜慄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


“三犁共一牛”其實就是一牛挽一犁,“一人將之”一人牽著牛。一人播種,一人扶犁。其實景況和上面這幅拓片差不多,只是數量上有區別。在上面這幅漢墓拓片中是由一人駕著耕犁,由2只牛在前牽引著正在進行田間耕作。

在漢代,耕犁多以牛牽引,並且有“二牛抬扛”與“一牛挽(拉)犁”之分。這主要是在牛的數量上有區別,同時還有以馬挽犁的馬耕。《鹽鐵論·未通》有“農夫以馬耕載”。山東藤縣黃家嶺也曾出土過以一牛一馬牽引的耕犁圖,年代是東漢。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山東藤縣黃家嶺東漢畫像石

而一副耕犁由鐵製的犁頭和木製的犁架構成,這些在畫像石上都能看到。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郵票上的牛耕圖

漢代除了牛耕,鐵製的犁頭的普及也是當時農業的一大進步。鐵犁一般由犁鏵、犁冠和犁鏡三部分構成。犁鏵是犁的入土部位,具有發土、擠壓、碎土、翻土的功能。就功能來說,鐵犁三個部件的功能類似,犁冠和犁鏡起到強化深耕的作用。犁冠是套在犁鏵前端的部件,對犁鏵起保護的作用。犁鏡是裝在犁鏵的上部。犁鏡的出現是耕犁史上的一大進步,尤其是其中的一種單側犁鏡的發明,在入土翻土時可以使地面的雜草埋入土中作肥料。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漢代鐵犁

鐵犁牛耕的推廣與普及使農民開始注重對土地的深加工。而且,牛力或馬力的牽引比人更有效率更持久,也釋放了相應的人力。在翻土、播種之後,經過平整田面後,一系列的動作的配合完成,也減少了土地中水分的過快蒸發。其實就是在我小的時候,家鄉也還在用類似的鐵犁耕地。

在播種方面,漢武帝時期還出現了耬車播種。而水稻的栽培,在東漢時期也出現了育秧移栽技術,稱為“別稻”。對此,《四民月令》中有清楚的記載,三月可種稉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五月可別種稻及藍,盡夏至後二十日止。旱地的耬車播種、稻田的“別稻”都是非常先進的播種技術。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耬車模型

精耕細作的田間管理

除了鐵犁與牛耕的普及,在漢代,鐵製土作農耕用具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漢武帝更是把冶鐵收歸官營,在全國各處設立鐵官48處(也有說是49處的)。山地丘陵周邊十二處,沿太行山南北七處,太原至洛陽、潁川、南陽有十一處,從關中到隴西、漢中有五處,蜀地有三處、長江下游四處,桂陽一處,範圍幾乎遍佈全國,這也使鐵質農具的生產得到很好的管理與普及。鐵製土作農耕用具通俗點來說就是田間工作時使用的鐵製農具,並且這些農具都有多種用途。較典型的有鏟、插、鋤、耒及耜。這些出土的鐵器原本都有相應的木柄。鏟與插與木柄在連接時水平,而鐵鋤與木柄有夾角。和現代的鋤頭已經很接近了。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漢代鐵鏟

鏟的稱謂便始於漢代,又稱“錢”、“劃”等。形狀有點像現代的鐵鍬。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漢代的插與江陵鳳凰山167號墓持插男俑

耒與耜非常相似,前頭分兩叉,區別在於耜柄與耜體有一定的夾角。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漢代的耒與耜

這些鐵具非常適合漢代精耕細作的田間管理,如中耕除草、間苗、施肥、灌溉等。在山東泰安大汶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上,一個農夫正在田間進行中耕除草或間苗,清楚的反應了當時農田的中耕情況。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大汶口東漢畫像石

除此之外,目前出土的很多漢代陶屋明器中,房屋的結構多是廁所與豬圈相連,這其實也是在為農田蓄積肥料。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農耕,精耕細作,牛耕的普及也是一大突破

漢代陶屋模型,豬圈與廁所

漢代非常講究精耕細作的田間管理。漢武帝時期還推廣了“代田法”與“區田法”。

代田法由趙過設計。由於漢代時農民分得的田地都很狹長,一畝地僅可以開3條溝,寬約漢代的一尺,深一尺,長240步(大概現在的331米),玉溝相對的就是壟。其實通俗的來講就是一畝地,並列開墾出3條等深的長溝,這個溝是有深度的,所以勢必會在溝周圍的地方有存土,這些存土就是壟,可以參考上圖。播種的時候種子播種在溝裡。在中耕除草時再把壟的土填進溝裡。這樣在仲夏之時,耕地平坦,作物紮根也深,有抗風旱的作用。最關鍵的是在下一次播種時,今年的“壟”變成明年的“溝”,“溝”變成了“壟”,這樣的置換可以保證下一年土壤的肥沃。利於莊稼的生長與代田法相匹配的是一種“二牛三人”的耦犁,只是,對於普通農戶來說,有一頭牛就不錯了,哪裡有兩頭牛來從事生產呢,所以,這種耕作的方法在起初並未得到廣泛應用,直到漢末才興起。

而區田法不用牛耕,但比代田法更加的講究精耕細作,也更耗費人力。區田法,顧名思義,就是將一畝地分成若干個小區間,在區間內播種培育,期間需要農戶精心陪護以及密集的勞動生產。這也是區田法的一大缺點。

但不管怎麼說,漢武帝重農的一系列舉措沒有白費。正是由於漢武帝的大力推廣,推廣鐵製農具、推廣牛耕、推廣更為合理的精耕細作,使得漢武帝時期出現了“天下太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慄斛三十,牛羊被野。”的富足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