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個好婆婆要不要向別人學習?為什麼?

農村人阿東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學習交流,唯獨這件事情學不了,實話實說:兒媳婦必定不是自己親生的,血濃於水的道理我們都懂,現實社會里百分之九十的婆媳關係都處於邊緣地帶,很難能融入到一起來,婆媳關係唯一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自身價值,讓他們想著我們,而不是我們想盡辦法去靠進他們,婆婆首先各方面做出讓步,儘量不要和兒媳住在一起,保持距離,注意自己的身體,不給他們添麻煩?不給他們增加負擔,多存點私房錢,這是我的建議,也是我今後的想法。


陽光人生143366228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很正確。還有幾句話,投桃報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學會感恩。

每一個媳婦嫁到婆家都不是奔著吵架、打架、離婚去的。可是每一家生活環境不同,如果學不會互相謙讓,學不會各退一步,那只有一拍兩散。我剛嫁到婆家那兩年,公公婆婆不識字又不太通情理,在村裡有名的二傻子,別人一挑撥就回來跟我生氣,經常是我莫名其妙就要跟人家道歉,不然人家就不吃飯。我生第一胎在市裡買了房子但是小,他們過來伺候月子,月子裡孩子換洗勤,奶水弄髒衣服我都要換,我就把我住的主臥讓給他們住,主臥有電視他們能解悶,我在次臥放了電腦。後來人家聽說電腦裡有老電影,就讓老公下載了,兩口子天天蹲我床邊看電影,我跟孩子都沒法睡覺,(臺式機,抻網站沒辦法來回搬)。飯也不做。人家說來的時候村裡人說了,人家市裡人跟咱們坐月子不一樣,一天就吃三頓。可是我那時候老餓,這一天三頓飯都沒個點兒,有時候一包方便麵就打發了。就晚上我老公回來我才能吃到一頓正常飯。後來實在餓的不行,自己去陽臺煮了半鍋雞蛋。破腹產第二十天,複查傷口,瘦了二十斤。孩子他們一手指頭沒管過,我爸媽說過來伺候我,他們就賴著不走。我抑鬱了,想著把孩子摔死我自己跳樓一了百了,跟我老公差點離婚。後來孩子四個月,對奶製品過敏,沒辦法上班。老公公就天天逼著我出去工作,說我吃白飯不行,孩子他們管著,天天給孩子用嘴嚼饅頭充飢。我忍到孩子一週兩個月斷奶給我媽帶著,我回到市裡上班。幾年以後又買了一套新房,手裡窮的一分錢都沒了,八月買的,公公婆婆要求十一月住進來,不然村裡人說閒話,我說沒錢,我老公說沒人,婆婆在村裡找了裝修隊入住了我的新房,沒辦法,我老公找同事借了錢,我一邊帶著孩子一邊買沙土水泥瓷磚,把房子簡單裝修了。入住以後我弟弟他們過來給我暖了個房,帶來很多東西,因為孩子在老房子那邊上學,晚上我拿了箱我弟弟送來的奶走了。晚上十一點我老公給我打電話(常年外地出差,很少在家),說老兩口這個點兒非要他從外地趕回來送公婆回老家,也不說啥事。問我怎麼了?我弄名其妙就說把弟弟給孩子的奶帶回來了。別的啥也沒幹。他就問公婆到底啥事?原來就是我拿了奶走,怕我給我爸媽。老公一下子怒了,跟我說,以後再也不許給他們道歉,別理他們,咱們出著暖氣費他們在家想著福還找事兒。因為老公這句話,我終於心安了。過年就三十一起吃了頓餃子,給他們送走了,好多年也就偶爾回去一趟。後來懷了老二快生了身體不好躺著,他們來了一趟,嫌我躺著懶,罵我罵的超難聽,一動氣早產了。後來我心裡就徹底把他兩個人放棄了。就當鄰居處吧!在跟他們交往中,學到太多東西了,學會自立、學會放下、學會堅強。自從我進他們家門,告訴我第一件事就是有多少個仇人。我在我家二十多年沒見我父母跟別人吵過架,遇到這樣的門風只能適應然後改造實在改造不了就徹底放棄,再也不見。

後來,他們老了,說來我家看看,一來就不走了,因為公公腦血栓犯了,天天尿床,婆婆嫌棄。我老公盡心照顧著。婆婆性子也軟了,估計想到沒了老頭以後的日子了。可是,我就是親不起來,在他們挑撥我們打架離婚時,心就冷了。看到他們就煩,又能怎麼樣呢?


大壯是個美少女


你好,你想做個好婆婆不需要向別人學習的,只要做好你自己,把你的兒媳婦當成你自己的孩子一樣,你對兒媳婦的好,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我自己就是一個兒媳婦,我婆婆對我的好我都知道也感受的到,我們結婚8年了,沒有吵過架,紅過臉,有時我心情不好可能說話還會有點衝,但是婆婆都不會說什麼,只是做著她該做的事情,說過之後我也後悔就會覺得內疚,告訴自己以後不能這樣做。真的,現在婆媳就是人心換人心,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你只要是真心的對她好,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生活在水裡的魚


做婆婆不要向別人學習,用真誠心待人。

每個女人都要熬到做婆婆的這一天。

十年媳婦熬成婆,這個意思我不大懂,我用二十幾年熬成婆婆。

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待媳婦,她不會用刁難的心來對我們吧,要遇到這樣的丫頭,我們是過來人不跟她一樣。


手機用戶59490213290


先給你點贊,要是所有婆婆都有你這份心思,何來那麼多兒媳婦的愁怨。婆婆本身就是一個身份轉換,我覺得無需特意學習。只需要記住一點,不要以愛之名道德綁架,不要管了老公管兒子,總之,換位思考,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好婆婆一般是按需付出的婆婆, 不過多幹涉小兩口的生活,眼神不要太好,看不順眼的看見了也當看不見,體力也不要太好,做不動的不做,做了就別抱怨幹多了。好婆婆懂得拒絕,也懂得按需付出。

本身婆婆也是多年的媳婦熬成的婆,見識肯定要比年輕人多,但對待兒子,一定要學會放手,管好自己的老公就行,千萬不要以愛之名管別人的老公。



肥小胖00


不需要跟別人學,自己在當媳婦的時候已經歷了婆婆的約怠,發誓決不讓媳婦受委屈,如果媳婦有不周到的地方,也能諒解,年輕人有超前的意識,有時候說錯了話,你就當女兒撒嬌,結成一家人,就要同心同德,不要讓兒子在中間為難,首先自己先當好婆婆,媳婦咋做是她自己的事,咱們沒生沒養她,所以沒權力說她對於錯,理解萬歲…



老年樂蜜遞


您好,我是段家廣播,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應該給你點個贊,當婆婆的有這種想法非常的好。中國有句古話叫:“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終於熬到婆婆的地步了,本應該揚眉吐氣,趾高氣揚等著兒媳婦規規矩矩、乖乖巧巧地來討好婆婆。可是現在女性的地步越來越高了,有些新時代的兒媳婦比婆婆還要厲害一些!

俗話說:“婆媳之間是天敵!”在有些家庭裡面,婆媳的關係特別緊張、尷尬。婆媳之間的關係沒有處好,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會感到很難受。也有一些家庭的婆媳關係處理的非常融洽,就如同親母女一般。

那麼應該怎麼去處理這個婆媳關係呢?我想需要無論婆婆還是媳婦都應該好好學習這個自己的角色!你的角色轉變為婆婆了,那麼作為一個長輩,應該更有智慧、更有風度!更要妥善地去處理好婆媳關係,多寬容豁達一些。

我呢有以下幾個建議供你參考!

第一:不要擺婆婆的架子,搞家長作風。

要把兒媳婦當成自己的閨女一樣去疼愛,兒媳婦離開生養她的家庭來到你們的家庭,會有一段適應的過程,生活上多照看她,多包容她,多關心她。

有時候習慣性的,不知不覺就把對兒子的那套管理方法使出來。但是兒媳婦不是你生養的,從小到大也不在你的身邊長大,她肯定接受不了婆婆對她的一些管理,時間久了就會產生抱怨了。

第二:如果有條件,最好和兒子分開居住。

我覺得分開居住,可以避免一些矛盾的產生。我不建議婆媳住在一起,老人和年輕人應該各有各的生活,保持一定的空間!俗話也說“遠親近仇嘛!”你看大多數分開居住的婆媳關係還算不錯,但是很多在一起居住的婆媳,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摩擦和分歧。

婆媳之間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他們也自由暢快,你也輕鬆自在!

我曾經看過一位婆婆寫的文章,她說啊,她退休前本來是一個老師,退休以後天天給兒媳一家做飯、帶孩子、料理家務等等。整天累得不行,但是和兒媳的關係卻一天比一天僵硬。於是她轉換了觀念,她告訴兒子,你們的生活你們自己去打理,我要過我的生活去。她搬回了自己家居住,有時候就出去旅旅遊,跳跳舞。生活過得非常的充實和快樂。兒媳婦和她的關係也慢慢變好了,因為兒媳婦很欣賞婆婆的充實和獨立。

這就叫:眼不見心不煩!

第三:婆婆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愛好。

如果沒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愛好的話,把自己的時間全部奉獻給了兒子一家,估計都不會落個好。自己應該有獨立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愛好可以打發時間,支撐思想。自己過得充實灑脫,也給了孩子們空間發展。

如果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全植入到孩子們的生活裡去,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本來辛苦一輩子了,本應該好好享受生活,出去跳舞、唱歌、鍛鍊、寫字等等。你有了愛好,就會很充實,很獨立,兒媳婦也會很尊重你。

第四:不要干涉孩子們的生活

因為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家庭環境、教育程度的不一樣,所以看法、想法、做法也會產生偏差。婆婆即使是看見了兒媳不搞衛生、亂買東西,也不要去嘮叨。生活是他們自己的事,你把你的生活打理好就可以了。如果一再地去管他們,會引起兒媳生起厭煩心。

同事小張的婆婆,一看見小張買了衣服,就會把臉拉得很長。小張說好不容易到了週六日,想睡個懶覺,可是一大清早婆婆就叫起床。為了省水費,讓家裡的水龍頭長期滴水,說這樣不過水錶,還拿一個大桶接著。她老公不在家,她婆婆就充當監視她的角色......

第五:兒子和兒媳鬧矛盾的時候,不要護著兒子

再好的夫妻有時候也會產生一些分歧或者矛盾,在這個時候,當婆婆的要多說說自己家兒子,不要幫著兒子,去訓斥兒媳婦。

有些婆婆一看見兒子和兒媳鬧矛盾了,潛意識裡馬上去護著兒子,這些事會讓兒媳婦心裡留下陰影,他們有了矛盾應該讓自己去解決,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做為母親的,不用去護著孩子,你兒子吃不了虧的。

當兒媳婦在你面前訴苦的時候,要多安慰兒媳婦,教育自己的兒子好好地去愛他媳婦,去讓著他媳婦,你兒媳婦知道了也會很感動!

例:小王和媳婦一鬧矛盾,小王的母親就像老鷹一樣飛過來,幫著兒子訓兒媳婦,兒媳婦氣得不行,從此以後和婆婆的關係非常的僵,平時裡連叫也不叫婆婆一聲。

第六:不要分界線,把兒媳婦當自己閨女看待

可以給兒媳婦做點她喜歡吃的飯菜,多關心她,有時候也可以抱抱兒媳婦,多和兒媳婦聊聊天等等。

前段時間,我回答了一個問題,一個兒媳婦說公婆老給兒子夾菜,而不給她夾菜,就是把她當外人看待。後面一堆的兒媳婦都在抱怨婆婆這,婆婆那的不是。其實有時候生活裡婆婆由於一些細節習慣,但是被兒媳婦敏感地認為是別有用心了。

家裡最講究的是愛和關懷,婆婆就是媽媽,應該多溫暖兒媳婦的心!

第七:在兒媳婦懷孕和生孩子的特殊時候要關心一點

我發現很多的婆媳矛盾都產生於懷孕和生孩子的階段。因為那時候兒媳婦處在人生中特殊時期,心理和身體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因為初為人母,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特別地敏感。

其實婆婆伺候兒媳婦坐月子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但是很多婆婆還是吃力不討好,讓兒媳婦埋怨和記恨。

建議有條件的儘量僱人去照顧,自己抽空多去看看兒媳婦。沒條件的儘量避開直接照顧,看看家裡有沒有其他的人幫忙照顧,自己多去看看,多關心一下就可以了。

有個鄰居阿姨,經常看見她眼淚汪汪的。有一次她和我聊天,說為了兒子在大城市安家,他們老兩口把老家的房子賣掉,加上這麼多年省吃儉用的錢,給兒子在大城市安了家,本以為一家人就這樣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了。
結果等兒媳婦生孩子的時候,她給兒媳婦做飯菜,兒媳婦總是噘嘴挑剔。等兒媳婦坐月子,她又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兒媳婦,連腰累得都直不起來了,兒媳婦還整天給她臉色看。每天想抱抱孫子,兒媳婦也不放心,非要她每一次去消毒手。她逗孫子說話,兒媳婦也不讓,說怕孩子學會濃濃的鄉音。
阿姨怕兒子夾在中間難受,從來不敢和兒子訴苦,心裡難受了,就偷偷跑出來哭一場。說早知道就住在老家,還逍遙自在不受氣呢。

第八:要與時俱進,多學習新的東西,接受一些新的觀念

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和孩子們不會有太多的代溝。更要去接受一些新的東西和新的理念。

中國傳統觀念是養兒防老,如果婆媳之間能相處得好,那一家人真是其樂融融,和睦溫馨。

其實當婆婆也是一門苦差事,一個技術活。因為稍微不好就會落下兒媳婦的埋怨,記恨。辛辛苦苦養兒育女了一輩子,到老了還要辛苦去操持,當兒媳婦的真應該好好體諒老人的不易和辛苦啊,也應該好好地去尊重婆婆。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到你一點點的幫助,這僅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眾口難調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有不合胃口,請多包涵,也祝你生活如意、幸福,謝謝!

我是段家廣播,一個喜歡攝影書畫,音樂,中醫的普通人。歡迎你的關注,點贊,收藏,和你一起長知識!


段家廣播


我還不是婆婆,未來當總有一天會當婆婆[耶]。

首先要做到把媳婦當女兒,跟自己生的一樣,內心不要有排外感。當發生某些矛盾的時候,可以請教家庭和睦的婆婆,問問她們是如何面對一些矛盾時很好的化解。做人也是一門學問,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兒子媳婦成家後,不要想向以前一樣主宰家裡一切,兒媳也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她有權決定家裡屬於她範圍的事。不要在兒子,親戚,外人面前議論媳婦的不好,人無完人,多討論她的優點,這樣有利於家庭和睦。畢竟是兩個不同時代的生長環境,生活習慣難免不同,不要認為跟自己不同的習慣就是壞習慣。

兒媳兒子發生矛盾吵架時,不要參與,更不要護兒子,這是大忌。或許三人同在時站在媳婦那面更妥。家庭不是一個太較真,太較理的地方,是一個講愛的地方。最終的目的,只要兒子媳婦相處融洽,開心,勢必是一個美滿的家庭。


梅子14303


俗話說的好,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想做個好婆婆,一定要遇上一個同情達理的好媳婦,好婆婆與好媳婦缺一不可,如果遇上的媳婦不懂感恩,你付出再多都是得不到回報的!媳婦婆婆是自古以來比較敏感的話題,婆婆和媳婦也是需要磨合的,比如脾氣,性格,做事風格,說話語氣等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媳婦剛來咱傢什麼都不懂,我覺得做婆婆的首先要對媳婦好,給兒子媳婦足夠的自由空間,把媳婦當自家人看待,不插手兒子媳婦的生活,婆媳保持一定的距離,絕對不能生活在一起,當然雙方都要寬容大度,婆婆媳婦的相處跟交朋友是一樣的,千萬不要指望媳婦像女兒一樣,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畢竟媳婦不是我們生養的,脾性都需要磨合。我是媳婦,以後我也當婆婆,這是我的觀點,至於媳婦是否懂得感恩,就要看造化了[捂臉]


紫杉34886971


想做個好婆婆要不要學習?個人見解要學習的。好比第一次做媽媽,要摸索學習如何育兒,讓孩子健康成長。同理,第一次做婆婆,也要摸索學習,讓這個新家如何和睦相處。

不光婆婆要學習,兒子兒媳都要有這個態度,一家人才能和睦。畢竟是重組一個新家,都是第一次有了新的身份。如果光靠一個人肯定不行的。婆婆別總想著兒媳跟你一樣一切以自己兒子為天,兒子兒媳也別總想著還跟在自己媽手裡那樣嬌生慣養,一切以自己為中心。

組建新家後,家裡是春暖花開還是冰天雪地,三個人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