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为非物传承绝响,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唱出炸裂震撼

关于华阴老腔,有两种“起源”叙述颇具代表性。一种以其粗犷豪放、高亢昂扬的“声腔”为代表的老腔,源于西汉,与当时三河口(黄河、渭河、洛河交界处)漕运船工的拉船号子密不可分。另一说法为其“声腔”源于明末清初华阴流行的一人唱多人帮腔,且以木板拍击音节的“说书”,至清乾隆初年始发展为“老腔皮影”,并沿袭传承至今。

华阴老腔为非物传承绝响,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唱出炸裂震撼


作为华阴老腔的主唱,其嗓音天赋就尤为重要,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种在一般人看来土得掉渣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以这样的原生态,被原封不动地请到了大都市剧院那豪华的舞台上,也被请进了央视春晚的演播大厅。

老腔,以这种最原始的风貌出现,却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华阴老腔生于张氏家族。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市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 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这些戏本几乎均为北宋、金、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西周、列国、三分天下、唐宋故事。

陕西地区还存有阿宫腔、弦板腔、碗碗腔等其他板腔体,和这些剧种相比,华阴老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老辣。老腔的语言性很强,声腔紧紧依附和模拟着字声,经常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个唱段,呈现出由说唱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作为民间文化传承的艺术瑰宝,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接领域早已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保留说唱的越多,它就越原始,2004年,金庸先生曾经登临西岳华山,在观看老腔皮影戏后,立即兴奋题词:“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止。”

华阴老腔为非物传承绝响,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唱出炸裂震撼


华阴老腔属于秦派特色剧种,华阴老腔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表演者感情昂扬激越,唱腔豪放洒脱;二是表演中时常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拉坡调(帮唱)的唱法,因此具有“满台吼”之称,正所谓“一声吼得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是表演艺术家用惊堂木击板伴奏使得台上台下的演员和观众群情激昂、遥相呼应,带入感极强。 华阴老腔剧史悠久,发展派络清晰,说唱特点突出,原音保留完整,因而具有戏曲史价值;它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乐化,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因而具有艺术的价值;它取材于历史战争,唱腔亢奋激越,充满阳刚之美,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

双泉村张氏老腔的家戏,以“向来不外传,且传男不传女”的封闭性著称,为防他人偷艺,竟有“地窖里传戏”之说,颇有些口传心授的神秘意味。但是由于传承上的“封闭性”,在保证了唱腔“纯正”的同时,但也客观限制了其广为传播的范围。

华阴老腔为非物传承绝响,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唱出炸裂震撼


华阴老腔曾有多年与其他艺术形式合作的尝试,这无疑走在了全国地方戏曲的前列,,上世纪90年代初,电影《桃花满天红》的插曲《人面桃花》,道尽人世的沧桑、凄然与无奈,闻者无不为之动容,也使影响仅限于华阴一隅的老腔初步为世人所知。老腔“那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其气势磅礴、粗犷豪放、慷慨激昂、雄奇刚健的旋律目前已呈燎原之势在祖国各地传响,老腔的“摇滚”品质被一再强化,也得到了国内摇滚乐鼻祖崔健的盛邀,但因诸多原因未能成行,而陕西本土黑撒乐队与谭维维的合作积累了其推广应用的宝贵经验,央视猴年春晚广受瞩目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既保持老腔自身的艺术特质,也凸显了谭维维的摇滚演唱风格特色,让观众和笔者听了,发自心底只有两个字“震撼”。

华阴老腔为非物传承绝响,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唱出炸裂震撼

一方水土养一方戏,一方戏体现一方人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华阴老腔并不仅有雄奇刚健的一面,“老腔皮影戏”也不仅限于《将令一声震山川》,独显一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格,华阴老腔仍然蕴含着有待进一步丰富挖掘的可能性,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乐乃至古典音乐的融合创新发展,将会为华阴老腔“走出封闭”,发扬光大,让其在中华文艺复兴之路上熠熠生辉!

华阴老腔为非物传承绝响,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唱出炸裂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