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论文篇

对于任何一个需要评职称的老师来说,论文是一个绕不开的门槛,也是拦住大部分老师职称的头条拦路虎。中小学老师对论文的厌恶在很多地方很多学校已经上升为:“老子不评了!”的程度,难度和厌恶程度可见一斑。在网络上也是反对声一篇,一度有传言说教师职称要降低论文要求,然后江南市又增加了一篇德育论文的要求。殚精竭虑的设置门槛,很是辛苦。

代自老师的职称晋升是从中学二级升一级。江南市的要求是要有两篇论文鉴定合格,获奖或者发表更好。所谓鉴定,就是需要评职称的老师把自己撰写的论文(最好是已经获奖或者发表的)上交给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定,评选出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第。论文鉴定的相关信息都是不公布的,比如一共多少论文参评,良好是多少,合格是多少等等,这里面存在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能评到良好和合格等第的数量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至于评选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黑裁,无从可知。

代自老师刚做老师那会,意气风发,志存高远,觉得论文什么的都是小事,就算是破格评职称也不是难事。跟着大伙一起交了两篇论文去鉴定,当然也是抱着试试看,得之我幸,不得继续的心态。鉴定结果下来以后,代自老师破天荒的得到两个良好,极少数老师有一个良好或者合格,部分不合格。满学校同事的惊叹声。代老师觉得评职称这种事真是简单,不是说论文鉴定很难的吗?后来,在上一篇班主任篇里,代自老师在安安静静的等他的班主任,一等就是十年。

其实这两篇良好,很有点运气的成分,事实上论文的难度是很大的。首先是写出来。

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写论文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中小学老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科研规范培训(大部分都是本科生),对于科研和论文撰写多是自己瞎琢磨。就代自老师自身的感受来说,繁重的日常工作,很多时候都让代老师累的都有一种首先得让自己活下去的错觉,哪有心情和精力去做研究。就算是写出来又能有多少含金量,更何况还不一定是写出来的。

在代自老师的世界观里,发表文章这种事情还是很高大上的,我写了文章去投稿,如果你用了我的文章就要发我稿费。后来做了老师发现事情是反过来的。

对论文的硬性要求催生了一个产业链,职称评审养活了多少毫无价值的杂志,浪费了多少纸张;不光买版面,还有抄袭论文,代写论文等等,斯文扫地,折了多少老师的腰。那些曝光的顶级科学家,大学教授都已经数不胜数,见怪不怪了,谁还有心情关心中小学老师所谓的“科研成果”的真假。

收费发表论文几近公开化,哪个老师没有收到类似骚扰电话,公开叫卖版面和各种课题书名数不胜数,估计其他行业有类似需求的也差不多。为害深远,千里之堤之蚁穴。

后来,后来,后来,在代自老师评职称的时候,代自老师慌得不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评职称的条件又新加了一条:论文有时间限制。如果今年评不上,代自老师的两篇良好就没用了,失效了。代自在心里无数次的扔掉师德,说了很多次:我日。这些制定政策的人真会玩,不停的有新玩法,开心就好。

后来,后来,后来,代自老师职称评先过以后没几年,也就是有信息说老师职称论文要降低要求那会,二级升一级的论文从原来的两篇学科论文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篇德育论文的要求。看着正在准备升一级的老师哭丧着脸,代自老师唯有报以叹息,原有的意气风发早已雨打风吹去。

职称虐我千百遍,我待职称如初恋。初恋也意味着早已分手。代自老师身边有很多老师早已不对职称有任何希望了,很多老师工作了15-20年的还是中学二级,其中很多人不光对职称不感兴趣了,对工作也没动力了,混日子为主。

教师职称---论文篇

同志们,你们的论文都是哪里来的?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