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美丽的故事

神话: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美丽的故事


晋代咸宁五年(公元 279 年),汲郡(今河南汲县)境内的战国魏襄王墓中,发掘出一批先秦古书,其中一部是《穆天子传》,又称做《周王游行记》、《周王传》。

此书的作者无从知晓,但文章风格别致,明人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写道:“其述简而法,其谣雅而风,其事侈而核”。书中主人公是周穆王姬满,他一生之中常常出战四方邻郡,《穆天子传》就记载了他西行的故事。



内容:

话说周穆王姬满有心周游天下,于是率领浩浩荡荡的一路人马,带着大量艺术品,造父为向导,驾着八骏从王都出发了。

造父是什么角色?赢姓,伯益的后代,黄帝的后世孙,秦非子、秦始皇和春秋晋国赵氏领袖赵简子的祖先。他是历史上相当著名的善御者,周穆王这次出游所驾的八骏马,传说乃他在桃林一带得到,调教好后献给周穆王的出行工具。


神话: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美丽的故事

八骏马纸本

周穆王西行的座驾八骏马,在历代诗文中多有赞美,将其作为绘画之对象,后世人更将其视为吉祥增福的物品摆设。八匹骏马的名字也极有特点,一则以速度起名,二则以毛色起名。

神话: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美丽的故事

按速度: 1. 绝地,足不践土;2. 翻羽,行越飞禽;3. 奔宵,夜行万里;4. 超影,逐日而行;5. 逾辉,毛色炳耀;6. 超光,一形十影;7. 腾雾,乘云而奔;8. 挟翼,身有肉翅。

按毛色: 赤骥,火红色的马;盗骊,纯黑色的马;白义,纯白色的马;逾轮,青紫色的马;山子,灰白色的马;渠黄,鹅黄色的马;华骝,黑鬃黑尾的红马;绿耳,青黄色的马。

穆天子可谓神采奕奕,有八骏马的衬托,加上本人也英俊万分,所以一行人马沿途都受到热情招待。他先是到达犬戎地区,这里居住着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接着西行,顺黄河而上又登昆仑,游历了名山美景后,便来到了西王母的地盘。


神话: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美丽的故事

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驾着八骏,造父、伯夭作向导,浩浩荡荡

西王母瑶池之上会见周穆王

好客的西王母盛情款待周穆王,特意安排了欢迎宴会。席桌上满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宾主频频举杯,深深感动了周穆王。就这样鼓乐齐鸣,他们随之赋诗作答,推杯换盏之中结下真诚的友谊。

然后,西王母又陪同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四处游览参观。周穆王登上山时,专门立石为碑,亲笔写下“西王母之山”,种下槐树以表到此一游。

分别之时,周穆王赠送西王母许多随行带上的精美礼品,而西王母也回赠奇珍异宝,互道珍重后挥手作别。


神话: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美丽的故事

西王母像



其实《穆天子传》中的内容,八骏马、西王母、异域风情、珍禽怪兽、奇花异草等,通通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追求着自由和浪漫相结合的情感境界,他为什么用周穆王为主人公,或许穆天子的帅气征服了作者,遗憾此人始终是无名氏。

书中西王母的形象焕然一新,告别《山海经》的“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的丑陋怪物形象,变成容貌无双且才气四溢的女神了。

毫无疑问,作者心中的男神和女神早已定好人选,否则为何偏偏是这两个没有交集的人物呢?周穆王毋庸置疑绝对存在的,西王母呢?

所以《穆天子传》就是部神话小说。


神话: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美丽的故事

西王母像


西王母原本是中国远古时期一个西方部落的图腾,传说她住在玉山,长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蓬着头发,唱歌所发的声音如同野兽叫啸。

形象吓人,可她掌管厉灾和残杀之气,所以其信仰影响还是很大。本是图腾的她从战国开始让人们神化为人,汉朝是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后来又变成三十来岁的美妇人,掌管长生不老。

再后来又成为天帝的女儿,一位雍容华贵的天界女仙。而中国素有天地之道,始于夫妇之说,于是人们又给西王母配上一位夫君,玉皇大帝算起来是她最后一位夫君,此时的西王母就是我们熟知的王母娘娘了。

西王母形象的转变,或者与《穆天子传》中的形象描写有关,人们觉得这种相貌比原来的好多了,神仙本来就是由人各种想像出来的,千变万化又何尝不可?


End


果 笑

送摘抄 每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墙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曾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