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不知不觉间,来到武汉一个多月了,参加援助工作的武昌方舱医院也从收治第一个病人到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休舱了,但这一个多月的种种恍若昨日。


紧急征召

2020年2月3日,医院转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玉林市卫生健康委、广西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选派援鄂医疗护理人员的通知,医院党支部发出了动员令,全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员工等纷纷报名。我和丈夫也都报了名,用他的话来说:“我们扛不了枪当不了兵,以身报国的机会一辈子难有一次,错过了,那是一辈子的遗憾!”


当晚11时左右,刚刚准备休息,突然接到院领导打来的电话:“你已入选广西第二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请立即做好准备,明早9点出发。”我兴奋得睡意全无……


光荣出征

2月4日9时左右,医院为我们四位出征的队员举办了简朴的出征仪式。因为疫情管控,仅通知了少许相关人员;但出发时看到众多同事自发的在路两边给我们送行,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几分不舍、几分忐忑、几分压力、几分犹豫、几分莫名,纷至沓来,直至丈夫拥抱着我:“家里有我,不要多想,勇敢面对,不留遗憾!”


农维昌总经理、王冰书记、蒙政初院长等院领导亲自送我们到机场。广西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彭跃钢会长等领导在机场给我们壮行。让我不由得倍感压力,也少了其他想法,一心就想把事情做好。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到达武汉

2月4日19时许,自下了飞机登上大巴,行走在夜晚武汉的街道上,灯光虽然还是很明亮,但是街头没有一丝人气,第一感觉就是“这是哪儿?我出国了?”——虽然国内我去的地方不多,但国内从北到南,还真的没有在大城市见过这样傍晚空无一人的街道。不久前的世界军运会还是那么热闹的武汉,现在冷泠清清的武汉,我不由得感到肩上的压力在增加。


初次进舱

什么是方舱医院?2月5日,带着好奇的心态随队进驻武汉第一家开舱收治病人的武昌方舱医院,先进行培训和适应性训练。当晚,我们广西队负责的C区首先开始收治病人。


培训合格后,我获准进舱工作。依次戴防护口罩、戴一次性帽子、穿内层隔离衣、戴内层的乳胶手套、戴鞋套、穿医用防护服、再戴手套、戴护目镜、戴防护面屏、穿一次性外层隔离衣、戴外层乳胶手套、穿鞋套等等,花了快半小时。


沿着医护通道进入方舱医院病区,看着密密麻麻的床位和病人,莫名有点晕的感觉。因为穿戴了三层防护用品,像个笨拙的大白,感觉手脚都不像自个的,很不习惯。这时候,方舱医院也还不完善,物资也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不时有患者找我们要求解决问题,我们也就努力去处理,忙活着,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交完班,根本就不记得进舱时候的感觉了,就知道自己现在又闷又累,呼吸费力,全身湿透。


回到住处,回想在玉林、在武汉的点点滴滴,更加明白抗“疫”战争的困难,培训时候的榜样例子、长期以来受到的英雄模范教育,让我有了再写一份入党申请书的冲动。当我写完入党申请书从门缝塞给(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临时党支部梁书记后,突然感觉疲劳一扫而空。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艰难开局

经过刚刚进舱工作的新鲜、担心、略带不适后,我很快适应了方舱医院的工作,虽然我不算青春的脸每天下班都在抗议。不知为什么,我感觉刚刚收治病人的方舱医院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很多病人看起来都没有“生气”,要么蒙着被子睡觉、要么发呆、要么坐卧不宁翻来覆去,要么抱着手机不动……有一个床号的阿姨连续咳嗽了一会,然后周围的病人都非常的嫌弃她,做出一系列很无语的举动,比如有人塑料袋整个套住自己头,然后露出戴着口罩的部位,有的拿含氯消毒液对周围喷洒,还有几个人一直在护士站要求我们护士把她迁到别的床位去……咳嗽阿姨的情绪也低落起来,用被子蒙着自己,虽然咳嗽声音轻了,但频率更密了。医师也用了药,我们护士然后也对病人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但收效不大。而因为没有特效药物,我们除了做好护理工作及药品、三餐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发放外,能做的就是常常在安慰病人……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身边老师

“小卢,你们医院小伙伴们最近怎么样了呀?”温暖而又贴心的问候又在耳边响起,这是我所在的广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第四组组长覃启鲜老师的日常问候。生活上,她是我们暖心的大姐姐,她对队员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任何队员身体、心理的变化都得到全面、及时的关怀照顾。


覃老师是我们广西队院感小组成员,在院感防控工作上她更是一丝不苟,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监督组员穿防护用品的情况,她说防护服就像是战士手中的盾牌和武器,我们只有把防护用品都穿戴好,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护理病人,才能漂亮地打赢这一场战斗!


在护理工作上,覃老师更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她经常教育我进舱工作一定要多跟病人聊天,多了解他们的需求,这场疫情时间长,对病人心理上的伤害不亚于身体上的伤害,只有充分了解病人心理动态才能更好地安抚病人,这样才能让他们放下心里负担,重拾信心,战胜病魔。你看,她又利用休息时间来舱内做病人心理问卷调查工作了!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党员老张

或许是适应了方舱医院的生活,或许是身体恢复了,有些病人很快调节过来。他们觉得我们一帮“小”姑娘忙上忙下不容易,在党员带领下,病人们纷纷组织起来,分片分区协助我们分发食品和日用品、打扫卫生、维持秩序等等。老张,就是他们中的带头人之一。老张,大名张兵,共产党员,交警,大家熟悉了都叫他老张、区长。


方舱医院安装的饮水机的时候没有安装排水管,没考虑到大家接水的时候总会有多的水。有的人会随手倒,包括有时候杯子不小心接满了漏出来,于是就会产生积水。有了积水,会导致地面又脏又滑。方舱医院里的老年人多,摔倒了不堪设想。老张他们就用废弃的装消毒水的桶来装废水,由他带着几个志愿者不时倒掉桶里的水,看到地面脏滑就及时拖一遍。


方舱医院里生活每天产生的垃圾属于被污染的,需要进行焚烧,但是这些垃圾主要是每天吃饭的饭盒。如果有饮用水,包括早上的牛奶、豆浆泼进去,它是没有办法完全燃烧的,会耽误清理垃圾的时间。后来老张组织大家倡导干湿分类,组织几个党员加快吃完饭,就提前站在那个垃圾桶旁边提醒大家,先做好垃圾分类,然后再打包。我工作的病区的垃圾整整齐齐,清洁的来了只需要直接装车就行了。刚来的时候我们护理人员清理垃圾要花半个到一个小时。


后面,在下午的时候,老张还组织大家唱起了歌、搞起了各类活动。在老张他们的努力下,方舱医院的气氛和谐起来,之前的压抑逐渐消失,病人的脸上也洋溢起笑容。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2月11日下午的时候,方舱医院响起了嘹亮的合唱。这天我们武昌方舱医院的第一批28位病人治愈出院了,医护人员、病人们都很受鼓舞,明显感觉到多日来压在方舱上空的石头不见了,舱里的气氛一片和谐。


这个时候病人们度过了焦虑期,身体也恢复得不错,在病区临时党组织、医护人员、志愿者的组织下,每天下午三点半,唱一个小时歌,然后晚上七点半,跳健身操、广播操、广场舞,体力好的一个小时,体力不行的就二、三十分钟。每天到那个点,志愿者就拿小喇叭喊一下,“想唱歌的、想跳舞的”,一下子就聚集起来了。我们护理人员也会跟病人一起唱歌跳舞,像我们队的钟美兰等一批善舞的姑娘还主动领起舞来,同时我们也根据医疗队的安排组织病人们练习宣肺通络操、八段锦等。看我们病人这么积极向上阳光的状态,我们也都感觉在方舱医院工作很轻松很难得。


或许,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医护关系:医护人员用心治疗护理病人,不用考虑自费啊报销啊指标啊什么的;病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信任医护人员,共同为抗击疫病而努力;同时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关系是战友,不是对立的双方。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火线”入党

经过公示,2月21日下午,我和廖燕等多位医疗队员获批火线入党。站在党旗前面举起右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看到身边的共产党员总在危急和困难时刻挺身而出,方舱医院启用后,第一批入舱的是党员;方舱气氛压抑的时候,也是党员站了出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着我严格要求自己,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今天,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直至抗“疫”胜利,直至终生。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智能方舱

“祝大家女神节快乐!我的动作灵活,请大家注意安全。”3月8日,武昌方舱医院的机器人认真工作的同时,为医护人员和患者送上节日的祝福。


3月2日下午,突然在方舱内出现了一台会领舞、会跳健康操的5G医疗服务机器人小方,大家都好奇极了,医护、病人纷纷与之共舞、合影。这台机器人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咨询,带领患者进行舞蹈或健康操运动,活跃病房气氛,也分散了患病之后的焦虑。同时还有一台消毒清洁机器人24小时上岗,在工作人员遥控下进行清洁、消毒等工作。后面打听才知道上海市给武昌方舱医院捐赠了一批智能机器人,有医护机器人、巡防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运输机器人和测温机器人等,同时还有用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体能数据监测的智能医护设备,以及实时监测反馈机器人和患者数据、便于医护统筹的医院医情信息管理系统等。


目前,全国首个“智能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实现整体交付。我相信,随着机器人的功能完善,我们的工作可以大部分被替代,以后遇到类似的疫情可能我们无需动员那么多医护人员,极大的减少医护人员暴露、感染的风险。我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骄傲和振奋,感谢中国科技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为你们的奉献致敬!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胜利曙光

10日,我们送走了最后一批出院病人。3月10日17时许,随着领导宣布:“武昌方舱医院休舱!”我们大家都欢呼起来!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祖国虽遇危难,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幸,山河无恙,风雨而立。

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

能者竭力,万民同心,山河犹在,龙魂不死!

总有一种精神,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却能涅槃重生。

武昌方舱战“疫”随记:以身报国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