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弹古琴?

初学者如何学弹古琴?怎样能够弹好古琴?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弹”和怎样“弹好”古琴?

在这里要讲一下,有很多初学者之所以能够稳步成长与进步。正是因为在初学阶段就掌握了正确的弹奏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入门到深造,如此循环渐进。由此可见,只有坚持打好基础与按照其规律,古琴的弹奏技艺才能日渐精进。

如何学弹古琴?

古琴在初学进行开指触琴之时,初学者应当在老师或指导者的帮助下掌握好较为正确的弹奏方法,要懂得运指的基本原理,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则。开指初学之时,非但没有必要去学高难度高知名度的经典乐曲,而且在弹“练习曲”时也不可操之过急、急功求进。因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牢固的基本功,才会有提高和深造的基础保证。可见,初始的“开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除了基本指法“勾、剔、抹、挑”的方法正确外,还需注意三个关键的基本要点。

1.音高音准

音高音准是任何音乐作品及演奏演唱的主体,且必须符合音律体系。要求每一个音高是严格的精确的高音,还需在古琴的演奏中善于多种变化。古琴的音高音位较其他乐器的距离大,音准的可容性也比较大,也很容易使弹奏者忽略其精确严格的音准。尤其在上下走音、“二上二下”走音时,更须注意音准。再如弹奏“掐起”、“掩”、“掐撮三声”、“滚拂”、“进复上下”等技法,就不单是一个过程的完成,而是必须从音乐的角度,根据乐曲特定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处理。

习弹者可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体会认真学习,使之方法正确,运力自如,音色圆润变化得当,姿势舒张大方、美观自然。其实讲究基本指法,运指的正确,是包括古琴在内的所有乐器演奏的同一要求。

如何学弹古琴?

2.节拍节奏

节拍要准确,快慢松紧得当。尤其是大小附点、切分与连切分或较复杂节奏时,尤其须把握准确。即使散板,也必须是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中,在气息规律中进行处理,散板不能理解为“随意”“无所谓规矩”的拍板。一盘皆散决不是音乐中说的散板!其实处理符合气息松紧、情绪变化的散板要比处理固定值的板拍更难。

如《潇湘水云》第五段的“蟹行指法”,第七段的空弦音与高音三到四个八度快速跳跃的乐句,音准已经很难掌握,还要做到音与音之间音响平衡浑然一体、连贯而清晰并要达到应有的速度。如有“要求”,这个圈圈就不是二三十遍能练好的,怕是几百遍也不为多。有如《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半拍的两个音,可弹成透明晶莹的颗粒状,使音色具有生动的活力,也可连续挑五、四两弦时,右手食指顺势推拥而过。这样音色既无力度又欠清晰,无助于梅花朵朵玲珑剔透的形象描绘。所以要求和无要求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

3.技术技巧

技术技巧是完成乐曲内容完美演奏的前提。某一技巧中发出的音,是前后一句旋律中的一个音,这个音应与其他音连接自然无痕,构成一条完整完美的音乐线条。若“剔”的声音干涩虚飘、“掐”现噪音、“掩”出板声、“轮指”不清晰、快速“四连音”不匀称不干净、“滚拂”来去痕迹太显、快速度又快不起来、该连绵不断的音间而断链、音色平直无变化、音响缺乏线条的连绵等等,都是技巧不完善的原故。继而破坏了旋律的完整性,乐曲的内容与乐思情感必然受到影响。

技术技巧是十分重要一项训练内容。技术技巧不完善,要达到乐曲内容的完美表达或“气韵生动”技术技巧就会不完善,也是不可能的。


如何学弹古琴?

平时练习与弹奏时要使自己弹奏出来的并稍纵即逝的音响,在空间产生出一种相对固定的听觉感受效果,并使听众产生共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徐青山说的“音与意合,而和至矣!”它要求演奏者解决了“弦与指合,指与音合”的基本功后,对于乐曲内容和蕴含的思想情感有正确深切的理解与体会,并将其作完美的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