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墓碑顛覆了正史,宋江沒有受招安,和方臘是難兄難弟


一塊墓碑顛覆了正史,宋江沒有受招安,和方臘是難兄難弟

長期以來受演義小說和評書等的影響,人們一直都認為宋江起義軍最後被官軍招降,後來宋江參加了鎮壓方臘起義軍的戰爭,甚至《宋史》中也是這麼記載的。但是,民國時出土的一塊墓碑卻顛覆了這種說法。

講述這件事之前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宋朝武將折可存!折氏家族在北宋一朝是地位顯赫的武將世家,五代時折家就世代佔據府州(今陝西府谷縣一帶),宋太祖建國後特許折家父子兄弟世襲為將守衛府州,這在北宋要算是一個特例。傳到折可存這一代時,他的哥哥折可大、折可求先後繼任府州知州,折可存以恩蔭(功臣子弟做官特權)入朝為將,後屢立戰功,接連升遷。

1939年,陝西省府谷縣楊家溝折氏墓園出土了一塊墓碑,墓碑上刻著的墓誌銘顯示,墓主是北宋將領折可存,這塊墓碑現在保存在陝西西安碑林。"折可存墓誌銘"詳細記載了折可存的身世和生平事蹟,其中一段關於宋江的記載因為和正史完全不同,引起了史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和關注。

這段記載的原文是這樣的:“公(折可存)遂兼率三將兵,奮然先登,士皆用命,臘(方臘)賊就擒,遷武節大夫。班師過國門,奉御筆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繼獲,遷武功大夫。”

從墓誌銘上的這段話可以看到:宋軍將領折可存先是率兵擒獲了方臘,班師途中又接到了皇帝讓他鎮壓宋江起義軍的聖旨,然後他在當月就捕獲了宋江,並因功升職為武功大夫。

這段記載完全顛覆了正史,據《宋史·張叔夜傳》的相關記載,宋江是被宋將張叔夜用計打敗後,被迫投降接受招安,後來參加了鎮壓方臘起義軍的戰爭。而按照“折可存墓誌銘”中的說法,宋江是在方臘起義軍遭到鎮壓之後才被折可存捕獲的。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宋江受招安、打方臘就都是胡扯了,應該說宋江和方臘是難兄難弟才對,因為他倆竟然都是被同一個人捕獲的。那麼,“折可存墓誌銘”的記載和《宋史》的記載究竟哪個更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