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一批扬州白衣天使逆行,奋不顾身投入抗疫最前线。我们用“武汉日记”记载高光时刻:“战地故事”讲述一线动态;“暖心连线”真情沟通前后方;邀请领队徐道亮“徐徐道来”,复盘每日工作。这一群扬州精英“故人直奔黄鹤楼、不破疫情誓不还”,我们真诚期盼他们“相约胜利还扬州”,等花开之日,邀桃李春风,敬一杯庆功之酒。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近期绝大多数患者就能康复出院


■出镜人:徐道亮(第七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扬州医疗队领队、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根据昨天的要求,从今天开始把病人梳理后,能出院的就出院。对于不能出院的病人,调整治疗方案,尽可能让他们早一点康复出院。预计在20日前后,我们的病人如果不能出院的话,将转给武汉市第一医院自己管理的病区。

今天又出院了一部分病人。目前病人数不到30个,我们争取绝大数的病人能治愈出院。

今天,我代表市卫健委来到了江夏区人民医院,看望这里的扬州队员。他们已在这里持续奋战了 45天了,展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我们给队员们带来了扬州大厨精心准备的家乡菜,为他们鼓劲加油。越到最后越不能出差错,治疗上不能松懈,个人防护上同样不能放松。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一个月来,总是拒绝与父亲视频

“援湖北一个月了,武汉已经樱花盛开。此时是凌晨时分,街头空旷寂寥,我却毫无睡意。”昨天,仪征市人民医院护士王莎这样说。

当初,她接到出征命令时,没来得及告诉远在湖南的父母。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其实,我也怕他们知道后担心,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告诉了弟弟,并再三嘱咐不要告诉父母。”王莎说,“我和往常一样按时给父母打电话唠家常,但是每次都不视频,因为视频后他们就会知道我不在家。”

昨晚,王莎接到父亲的视频,她又拒绝了,却感觉心里慌得很,赶紧回电话过去。没想到,父亲第一句话就问:“你在哪?”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在家呢。”

父亲沉默了,她也不敢出声。

过了半分钟,父亲和王莎说了些家常话,并嘱咐她注意身体,就挂了电话。

正在庆幸父亲没有发现她的秘密时,弟弟跟着来电了:“姐,我今天不小心说漏了嘴。”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想起父亲的沉默,原来父亲已经知道了,但他不忍告诉身体不佳的母亲,我顿时潸然泪下。父爱如山,像岩浆一样炙热,在日常生活中又是那样平淡。我独自坐在窗前,两眼凝视着远方。眼,已哭得红肿;泪,还在流着,我没有擦,就放任地哭一次吧。”王莎说,“爸妈!先有国,才有家,我一定不辱使命,坚持到底,待圆满完成任务,一定回家看望二老!”

满脸压痕,此生最美的时刻

苏北人民医院护士熊一婷说,支援武汉期间,发生了太多足以镌刻入她生命的美好记忆。

伙伴们为了病人安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爱心便利店”“呼吸操”“自制水袋预防压力性损伤”等创新举措,一封又一封真挚的感谢信,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让她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爱的光芒。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患者刘奶奶,高龄的她总是收拾好自己的小包想回家。”老人一口武汉的话,她们交流起来略显困难。于是,闲暇时间,熊一婷学习武汉话,跟她谈谈心,给她捶捶背揉揉肩,希望能慰藉一个老人思念家人的心情,更希望她早日康复,早日见到自己的儿女。

因在重症病房工作,熊一婷满脸都是压痕,双手早已蜕皮,但她说:“如今的脸蛋和手,是我觉得此生最美的时刻。”以前拍照,总是爱美颜一下,现在的她反而更敢于面对相机,直视那个更真实的自己。

3月13日是在武汉抗疫“满月”的日子,熊一婷想对坚强的武汉人说:“谢谢,谢谢你们的坚持和配合,我相信所有可爱的病人都能一天天的好转。待疫情结束,愿我们身边都有亲人相伴。你们的勇敢不放弃,始终是我心中最美的一束光!”

后方寄来明信片

温暖了前方“战士”

后方寄来明信片,熟悉的字体,见字如面,让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护师汤志敏瞬间懂得“家书抵万金”。

“在这个春天里,早樱开放,鸟儿南归,但因为疫情,与往常不同。今天,收到一份来自家乡的温暖。”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护师汤志敏说,收到医院领导亲笔写的明信片,当时就感受到了一份温暖和感动。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这张明信片将前后方的紧紧联系在一起。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我们不在一起工作,但都在抗疫,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为战胜疫情奉献自己的力量。收到意外的温暖与感动,真的如沐春风。”汤志敏让后方同事们放心,他们会为祖国尽力。“手捧明信片,看着熟悉的字体,仿佛看见你们在我的面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家书抵万金!”

写“月记”

纪录在武汉收获的感动

3月13日是扬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主管护师张金花作为扬州医疗队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市第一医院“满月”的日子。她特意写了一则“月记”,记录在武汉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从容面对,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环境。”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张金花说,记得到武汉的第二个班,是下午5点到9点的班,她3点40分就从宾馆出发,穿戴好所有装备进舱。给病人发晚餐时,有一位叔叔关切地问她,有没有吃过。怕叔叔担心,张金花说自己吃过面包了。“我因为肠胃不好,午饭后就不敢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张金花说,那位叔叔向她比了一个加油的动作。

在危重病房,每4个小时就要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张金花所在的责任班都是相互协作,有人量体温、测脉搏、指脉氧,有人量血压。有一天,她拿着血压计正给病人一个个量,一个大姐突然说:“我们血压都很好,不需要量了。”原来,大姐是怕张金花在房间待的时间太长了,被传染。张金花鼻子一酸,眼泪水直打转。张金花对大姐说,如果有近距离的操作,可以把头转过去,不对着她们就行。没想到,隔壁的几个病人,齐刷刷把头偏向另一方。

“真的,如果没有穿防护服、戴防护镜,我会好好地大哭一场。”张金花说,隔离病房不隔离爱。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感动。这里见到的,不仅有中国的速度,更有中国的温度。


“换个地方,继续做我该做的事”

江都人民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付星转说,到武汉的这段时间,有惊喜,有感动。到武汉后,家人曾非常担心,她父亲发来的视频声音也有些哽咽。付星转笑着说:“爸,我没事,我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继续做我该做的事,继续履行我该履行的职责而已。”父亲简单地说了句:“保护好自己,我们都支持你,早点睡!”这让她更坚定了战必胜的信念。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只用一周的时间,付星转已经基本适应了在重症病区的环境,再加上她在呼吸科工作八年,所以在护理重症患者时得心应手。她深知这些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与心理上的煎熬。工作之余,她尽可能地跟患者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为患者做治疗时,付星转会主动介绍自己,跟他们聊聊家常,让他们放松情绪。等他们病情平稳,付星转就教他们做呼吸功能锻炼。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

有位患者说:“姑娘,来年请你们来武汉看樱花!”付星转点了点头:“这是我们的约定!”

一天下班,走出医院大门,付星转遇到了一对夫妻。他们都是教师,也是武汉的志愿者,专门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付星转上车后,和他们闲聊起来。他们问付星转“怕不怕”,她笑着摇了摇头。下车前,他们互相留了号码,并发出邀请:“今年不能带你们看樱花,来年一定要来。”

付星转告诉记者,当时她很想说:“此刻的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这些可敬可爱的武汉人。”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些患者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和患者爷爷成了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位患者老爷爷输液时,不停地用武汉话跟高邮市人民医院护师嵇静交流。意识到护士可能听不懂,他便改用“汉普话”(武汉话+普通话)。原来,老爷爷比较焦虑,对治疗有些疑惑。嵇静耐心安慰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增强免疫力,保持好的心情,这样对病情有帮助的。“有我们这么多医生护士在,您放心,一定会早日康复的!”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发午饭时,嵇静见爷爷还有近一半的水没输完,便对他说:“爷爷,输着液不方便吃饭,我来喂您吧?”爷爷直摇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没有老到那种程度,暂时不饿,等输完液再吃。”

接近下午1点时,爷爷输液结束了,嵇静拔完针,爷爷拿起冷掉的饭准备吃。嵇静担心冷饭伤胃,三步并两步,赶紧将爷爷的饭菜热好。爷爷对她挥挥手,示意她赶紧出去,因为他要拿掉口罩吃饭。嵇静笑着说:“没事的,我武装得好呢!”爷爷说,武装再好,也要避免增加危险,让她赶紧出去。

后来,跟爷爷同病房的叔叔告诉嵇静,其实爷爷早就饿了,因为输着液,只要手一动就输液不畅,又怕给护士们添麻烦,就一直忍着。

事后,嵇静很严肃地“批评”了爷爷,告诉他:“有事情直接找我们,不要怕我们麻烦,我们也不怕麻烦!”

想到事事都为她们着想的爷爷,嵇静内心也倍感温暖。“我们帮着武汉人民,武汉人民想着我们,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武汉正在“苏醒”


3月13日,第七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扬州支援队来到武汉刚好一个月。这段时间里,他们用辛勤和努力换来了如今“床等人”的局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冷峻岭写下散文《苏醒》。他说:“不觉之间,我们已经奋战了整整一个月。在大家的努力下,武汉变得越来越好,一切都将苏醒过来。”

苏醒

随着重病人转轻,轻病人康复陆续出院,我们的工作节奏也慢了下来。午后,病人多平稳休息,我也有了些闲暇时光。视线透过模糊的护目镜,穿过玻璃窗,我也细细品味一下春日暖阳下的武汉。

马路上的车较我们刚来时明显增多了,虽算不上车水马龙,却也少了些静寂的凄凉,多了些生气,仿佛血管里血液缓缓流动起来。马路上忙碌的当属快递小哥,他们一手扶着电动车车把,一手拿手机靠在嘴边说着什么,从我的视野里穿梭而过,给这座午后春日里懒洋洋的城市增添了些许动感的节奏。

一只猫静静地蜷缩在隔壁阳台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间或睁下眼,告诉我它还活着。不远处,两位戴着口罩的环卫工人,手里攥着扫帚,窸窸窣窣聊着什么,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引得猫儿撇过头去瞄一眼,又转过头来动动耳朵,满不在乎地闭上眼。

突然,远处传来救护车的声音打破这个宁静。楼下,医院门口渐渐人头攒动,热闹起来。我俯下身子低头望去,四辆救护车停在门口,鸣笛声戛然而止。

后车门刚刚被打开,一名手提数个大小包裹、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年轻人,就迫不及待地跳上车去。同样着装的两名妇人手拉着手说着什么,另有两三人手里也是拎着大小行李跟在后面,走出医院来到车旁。两名妇人这才松开手,接过同行人手里的行李,笑着向他们挥挥手,也分别上了车。

最后走出医院的是一名老者。他在一位年轻人的搀扶下,缓缓走到车边,停下了脚步。老者转过身来,面对着那位身材瘦弱的年轻人,缓缓地弯下腰去。年轻人迅捷地也弯腰附身下去,扶起老者的双肩,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不知道说些什么。老者慢慢地转过身去,左手擦拭了一下双眼,右手扶着年轻人有力的臂膀,颤颤巍巍地上了最后一辆车。

发动机声起,车里车外人们都挥起手来,直到四辆车渐渐消失在远方,一行人才缓缓放下手。转过身来,那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回医院。

经过这一阵骚动,外面的一切很快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只是那只猫早已醒来,它弓起身子,俯下前身,伸直前爪,咧牙张嘴地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缓缓地转了两圈,突然灵动地跳上栏杆,蹿出我的视线。

寒冬已过,万物复苏。暖阳下曾经冬眠的武汉已经苏醒,城市的脉动已渐渐恢复。回过神来,转身看到病区里护士在给患者指导呼吸操锻炼。

想到这些患者也快出院,我会心一笑,也融入到他们当中去了。


【武汉日记㉚·视频】武汉正在“苏醒”


取得阶段性胜利 要坚持再坚持


“爸爸早上好,今天是你去支援武汉第29天了,好好照顾自己,I love you……”黄钰言每天早上都会给爸爸发一条这样的语音。她的爸爸是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扬州医疗队队员、仪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新奎。

“爸爸把这些病毒全部消灭完就回来。”黄新奎答应女儿,“回来给你举高高,好不好?”他还叮嘱女儿,在家要听外公外婆和妈妈的话。黄新奎说,女儿现在长大了懂事了,之前错过了女儿的生日,等他回去要给女儿再过一次生日,补一个生日蛋糕。

“在那边情况怎么样了?”黄新奎的妻子、仪征市人民医院护士长严利娟问道。

“现在都挺好的,比来的时候要好得多,吃的喝的各个都有保障,都挺好。”黄新奎说,现在来这边一个月了,工作流程都比较熟悉,而且现在也取得了一定阶段的胜利,坚持再坚持就会夺取全胜。“我想很快就可以回去跟你们团聚了。”


通讯员 苏宣 傅轩 海霞 红芳 兆敏 尤艳

记者 丁云 王诗韵 张庆萍 束露清

视频制作 徐勇 张岳 冯庭如 孙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