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王”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最終的結局如何


“寧夏王”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最終的結局如何

馬鴻逵,被稱為"寧夏王",當了17年的寧夏省主席,是西北軍閥“四馬”之一,可以說寧夏的軍政大權都在他的手裡。馬鴻逵,先後當過袁世凱、黎元洪的侍從武官,後來投靠了段祺瑞,當上了第五混成旅的旅長,他依附過馮玉祥,中原大戰的時候又投靠了蔣介石,被任命為討逆軍第15陸軍的總司令,後來,馬鴻逵被蔣介石任命為寧夏省主席,又加了陸軍上將軍銜。

作為西北軍閥“四馬”之一,在愛國人士為了救國救民不惜獻出生命之時,他卻趁機瘋狂斂財,不顧百姓死活。他一共摟了多少錢呢?後來逃亡美國時,帶走了7.5噸黃金。

“寧夏王”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最終的結局如何

1933年初,老蔣讓馬鴻逵當上寧夏主席,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他逃往臺灣,對寧夏統治了十幾年。上任伊始,他提出口號,推行新政,貌似要好好治理寧夏一番,提出的三民主義、消滅煙毒土匪等目標既高大上又接地氣。可是他說一套做一套,馬鴻逵對寧夏統治的手段,先是通過大規模徵兵穩固政權,然後重要職位都安排心腹,最後實施雁過拔毛式地收稅。因為寧夏位置偏僻,天高皇帝遠,馬鴻逵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大肆搜刮錢財,在老蔣睜隻眼閉隻眼下,他成了當地最有錢的“大土豪”。

“寧夏王”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9年10月14日,馬鴻逵帶著家人逃到了臺灣,本想在那度過餘生。可是剛到臺灣就受到老對頭馬步芳父子等人的指控,要他承擔西北敗局的責任,不久就被“撤職查辦”。對此,馬鴻逵很沮喪,覺得臺灣不宜久留,決定出走,並想出一條金蟬脫殼之計:讓姨太太裝病,姨太太以治病的名義先行一步到了香港,這給馬鴻逵去香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到香港後,馬鴻逵發現香港也不適合長住,這裡有很多臺灣方面的特務,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做了”,於是決定去美國。隨後,另兩個姨太也飛到香港,馬鴻逵去美國一行共6個人,其中3個人是他的姨太太,他請朋友幫忙,辦簽證時為了過關,姨太太有的變身秘書,有的假扮表妹。和他一同赴美的,除了三個姨太太,還有7.5噸黃金。

按理說馬鴻逵到美國後應該過得不錯,有錢供揮霍,有姨太太相伴不寂寞。可是馬鴻逵剛到異國雖然不缺錢,但家庭不和,妻妾整天吵個不停,子孫還不孝順,很是苦惱。

“寧夏王”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最終的結局如何

家裡財政大權掌握在姨太太劉慕俠手裡,劉慕俠看不上姨太太鄒德一,藉機報復鄒德一,尤其是在經濟上卡鄒的脖子。鄒德一挨欺負後老馬也不敢為她做主,他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土皇帝”了,絕望的鄒姨太“紅杏出牆了”。馬鴻逵得知真相後心痛不已,他不甘心被拋棄,又留不住年輕貌美的姨太太,只好由她去了,最後不得已給了鄒姨太一筆錢。

隨著鄒德一的離開,馬鴻逵的人生變得更加的孤獨,常常一個人偷偷哭泣。在異國生活了10年後,他突然決定要辦一個小農場。也許是帶去的黃金所剩不多,他擔心坐吃山空;也許是太無聊了,想通過養馬來打發時光;或許自幼習武,馴馬能讓他回到塞外生活的舊日時光。但還有一個說法是,姨太太劉慕俠把他的大部分財產捲走了。

在他從舊金山來到洛杉磯過上農場主生活的10年後,在他那個有些簡陋的小農場內,馬鴻逵走完了人生歷程。彌留之際,他一直唸叨著“我要回去”這句話。馬鴻逵口中的“回去”指的是中國大陸。

一代“寧夏王”就這樣在異國度過了自己孤獨淒涼的暮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